一种基于金属基平面纳尖簇电极的电调透光率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5938259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388269.0

    申请日:2016-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基平面纳尖簇电极的电调透光率薄膜,其包括:由金属平面纳尖簇线密集排布构成的一层图案化阳极和一层平面金属纳膜阴极/阳极,它们被分别制作在透光的纳米厚度的基膜/光学介质层的两个外表面上;在加电态下,图案化阳极中的金属平面纳尖与金属纳膜阴极/阳极间形成局域弯曲的锐化电场阵,阴极/阳极上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被阴阳电极间所激励的阵列化纳电场驱控,向各纳电场中电场强度最强部位聚集。本发明基于金属基平面纳尖簇电极的电调透光率薄膜可对宽谱域内的强功率入射波束的光透过率执行电控调变,具有偏振不敏感、驱控灵活及调光响应快的特点。

    一种可寻址电调光反射率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573913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47940.2

    申请日:2016-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寻址电调光反射率薄膜。包括阴极,阳极阵列,以及设置在阴极和阳极阵列间的介电层;阳极阵列由M×N元阵列分布的阳极单元构成,阳极单元由规则排列且相互连通的多个子电极构成,可寻址电调光反射率薄膜被划分为M×N元阵列分布的电调光反射率单元,阳极单元与电调光反射率单元一一对应,构成电调光反射率单元的阳极,所有电调光反射率单元共用阴极;通过阳极单元和阴极对电调光反射率单元执行独立加电操作,进而通过调变加载在电调光反射率单元上的电压信号,实现可寻址电调光反射率的控光操作。本发明具有偏振不敏感、驱控灵活、调光响应快以及反射光强变动范围大的特点。

    基于超材料的肖特基型远红外多谱信号探测器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4143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455227.5

    申请日:2014-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肖特基型远红外多谱信号探测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衬底层、N型砷化镓层、二氧化硅层与超材料层、欧姆电极和肖特基电极;其中超材料层为具有周期性微纳米结构的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包含了多种图形及其特征尺寸参数,每个图形对于特定电磁波具有完全吸收特性,通过改变金属开环共振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参数可以调控对应的电磁波吸收频段,通过改变N型砷化镓的耗尽层宽度可以调控超材料层中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的电磁波吸收强度。本发明具有多谱、高灵敏度和高速特性,通过选择不同金属开环共振单元结构并进行单片集成可以将探测器工作于远红外的多个波段。

    基于超材料的太赫兹单谱信号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4143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455234.5

    申请日:2014-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太赫兹单谱信号探测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衬底层、N型砷化镓层、二氧化硅层与超材料层、欧姆电极和肖特基电极;其中超材料层为具有周期性微纳米结构的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包含了一种图形及其特征尺寸参数,该图形对于太赫兹电磁波具有完全吸收特性,通过改变金属开环共振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参数可以调控对应的电磁波吸收频段,通过改变N型砷化镓的耗尽层宽度可以调控超材料层中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的电磁波吸收强度。本发明超材料层中金属开环共振单元的波长选择性和完美吸收特性,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速特性,通过选择特定金属开环共振单元结构可以将探测器工作于太赫兹的一个特定波段。

    一种红外立体成像探测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351266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408366.8

    申请日:2013-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立体成像探测芯片,包括陶瓷外壳、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驱控和红外图像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驱控和红外图像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同轴顺序设置于陶瓷外壳内,陶瓷外壳后部设置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顶部,驱控和红外图像预处理模块设置于陶瓷外壳后部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连接处,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设置于驱控和红外图像预处理模块顶部,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设置于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顶部,并通过陶瓷外壳面部开孔将其光入射面裸露出来。本发明具有通过单光敏芯片并行探测目标的立体图像信息、易与常规红外光学系统兼容、目标和环境适应性好的特点。

    一种红外透视成像探测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3512667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418144.4

    申请日:201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透视成像探测芯片,包括:陶瓷外壳、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驱控和透视图像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驱控和透视图像预处理模块、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以及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同轴顺序设置于陶瓷外壳内,陶瓷外壳后部设置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顶部,驱控和透视图像预处理模块设置于陶瓷外壳后部与金属支撑与散热板连接处,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设置于驱控和透视图像预处理模块顶部,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设置于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顶部。本发明结构紧凑,且具有基于红外波束方向辨识对红外目标进行单芯片透视成像探测、测量精度高、易与常规红外光学系统兼容或耦合、目标和环境适应性好的特点。

    一种电扫描焦点可摆动液晶微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4960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450938.4

    申请日:2012-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扫描焦点可摆动液晶微透镜,包括上玻璃衬底、PI定向层、ITO透明下电极、液晶层、玻璃间隔子、ITO透明上电极以及下玻璃衬底,ITO透明下电极和ITO透明上电极分别镀在下玻璃衬底和上玻璃衬底的一面上,且均与外界电源相连,ITO透明上电极具有四个呈十字形对称排列的子电极,子电极的形状为近似条形,ITO透明下电极的圆心与四个子电极所围成的圆形的圆心对齐,PI定向层是镀在ITO透明下电极和ITO透明上电极上,液晶层灌注在上玻璃衬底和下玻璃衬底之间。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作工艺难度大、三层电极结构需要较大驱动电压、驱动电压必须保持同相位从而给应用带来不便、焦点摆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基于超材料的远红外单谱信号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811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54835.4

    申请日:2014-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H01L31/02161 H01L31/108 H01L31/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远红外单谱信号探测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衬底层、N型砷化镓层、二氧化硅层与超材料层、欧姆电极和肖特基电极。超材料层为具有周期性微纳米结构的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所述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包含了一种图形及其特征尺寸参数,该图形对于远红外电磁波具有完全吸收特性,通过改变金属开环共振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参数可以调控对应的电磁波吸收频段,通过改变N型砷化镓的耗尽层宽度可以调控超材料层中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的电磁波吸收强度。本发明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速特性,通过选择特定金属开环共振单元结构可以将探测器工作于远红外的一个特定波段。

    一种SIFT特征向量梯度直方图多通道更新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3955919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41691.7

    申请日:2014-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FT特征向量梯度直方图多通道更新电路,使用16个八维四更新的直方图组来取代1个128维16更新的直方图,每一个八维四更新的直方图代表同一空间位置的NBO方向维度的子特征值向量。所述电路包括:第一三线性插值模块、第二三线性插值模块、方向地址仲裁模块、第一至第十六四通道更新仲裁模块、第一至第十六八维四通道更新直方图模块。本发明的电路硬件面积开销仅占传统128维16更新的直方图电路面积开销的28%。从硬件开销方面,本电路优势明显;并且在SMIC0.18um的工艺下,本发明的最高工作频率为130MHz,传统128维16更新的直方图电路最高工作频率为100MHz。

    一种电扫描焦点可摆动液晶微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4960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50938.4

    申请日:2012-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扫描焦点可摆动液晶微透镜,包括上玻璃衬底、PI定向层、ITO透明下电极、液晶层、玻璃间隔子、ITO透明上电极以及下玻璃衬底,ITO透明下电极和ITO透明上电极分别镀在下玻璃衬底和上玻璃衬底的一面上,且均与外界电源相连,ITO透明上电极具有四个呈十字形对称排列的子电极,子电极的形状为近似条形,ITO透明下电极的圆心与四个子电极所围成的圆形的圆心对齐,PI定向层是镀在ITO透明下电极和ITO透明上电极上,液晶层灌注在上玻璃衬底和下玻璃衬底之间。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作工艺难度大、三层电极结构需要较大驱动电压、驱动电压必须保持同相位从而给应用带来不便、焦点摆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