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空气过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5534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01373.2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空气过滤系统,包括:液滴发生单元,被配置成产生不同粒径分布范围的液滴;混合单元,与所述液滴发生单元连接,被配置成将所述液滴发生单元产生的液滴与引入的空气混合均匀并生成含液气流;液滴分离与过滤单元,与所述混合单元连接,被配置成对含液气流进行气液分离和过滤净化以生成洁净的干燥气流,并将干燥气流引入燃气轮机。本发明能够减少进入空气过滤系统之前气体中的液相颗粒物,降低空气过滤系统的滤芯失效风险,延长滤芯使用寿命,保证燃气轮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能够达到降低整套空气过滤系统负荷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减少所需的滤芯数量,进而降低空气过滤系统的运维成本。

    一种LNG低温输送系统的快速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03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09374.6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低温输送系统的快速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本体、对接连锁执行机构和保冷防护结构;连接装置本体包括:内筒体,其流体入口和出口端分别连接上游和下游管路连接件;外筒体,与内筒体同轴间隔设置二者间形成密闭的环形腔室;对接连锁执行机构包括:多个卡爪执行机构,沿周向设置于外筒体上,用于将下游管路连接件夹紧在内筒体的流体出口端以实现二者的密封连接;驱动机构,其输出端与各卡爪执行机构互锁连接,用于驱动各卡爪执行机构同步完成夹紧工作或返回脱离待机;保冷防护结构设置在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环形腔室内。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对于LNG低温输送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优化和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一种燃气轮机进气过滤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8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51803.5

    申请日:2020-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进气过滤装置及方法,其包括预分离装置、滤芯以及集气和引射装置;所述预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滤芯的底部,所述集气和引射装置设置在所述滤芯的顶部;所述滤芯包括滤芯筒体和设置在该滤芯筒体内的一套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呈环状布设在所述滤芯筒体内,且所述滤芯筒体内若干所述过滤管构成的截面呈三角波形状,三角形的底端为进气口或出气口;与所述预分离装置连接的所述滤芯筒体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为出气口,进气口区域的三角形形成含液气体区,出气口区域的三角形形成洁净气体区,所述含液气体区与所述洁净气体区交替设置。本发明使用寿命长,能保证燃气轮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过滤系统的运维成本。

    一种模拟浮式晃动条件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5443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086782.X

    申请日:2015-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浮式晃动条件的装置和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它包括一液体缓冲罐,液体缓冲罐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冷却器的一端相连,出口通过两条并联管路分别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出口通过管路和调节阀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出口通过管路和流量计与换热器的冷源进口相连;换热器的冷源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相连;第二气液分离器的顶部出口通过管路和调节阀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的顶部出口的管路汇合后与气体压缩机的一端相连;气体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冷却器的另一端相连。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装置的连接方式,因此本发明装置能够模拟气液分离器液位波动下液体分离的流速变化以及流速变化对换热器的影响。

    LNG接收站终端蒸发气体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9588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58532.7

    申请日:2014-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接收站终端蒸发气体回收系统。所述LNG接收站终端包括一LNG储罐;一BOG低压压缩机或鼓风机与所述LNG储罐相连通,用于对所述LNG储罐内产生的蒸发气进行压缩;所述BOG低压压缩机或所述鼓风机与BOG/LNG换热器相连通;所述BOG/LNG换热器的高压LNG输出管线与LNG气化器相连通,所述BOG/LNG换热器的低压LNG输出管线与所述LNG储罐相连通;所述LNG储罐与一LNG输送管线相连通,所述LNG输送管线上设有低压泵和/或高压泵,所述LNG输送管线的输出端与所述BOG/LNG换热器相连通。本发明利用高压液化天然气(通常为7MPaG~10MPaG)的冷量与接收站产生的蒸发气在换热器中进行换热,将蒸发气冷凝成液化天然气,最终回收至液化天然气储罐中。

    管式固体蓄冷装置及设计方法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13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3574.1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式固体蓄冷装置及设计方法,本发明属于固相显热蓄冷领域,包括罐体、多个翅片管和多个肋片,多个翅片管均设置于罐体内,每个翅片管的外周均呈圆周阵列的形式设置有多个肋片,罐体内及每个翅片管内均设置有蓄冷材料。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式固体蓄冷装置保温和换热效果较差的问题。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翅片管表面加装多个肋片,对扩展换热面积和促进湍流有显著作用,其结构紧凑,传热性能优异,进而使得本装置斜温层更高,温差更小,分布更均匀;进而保温效果更好。

    LNG卸料臂吹扫置换系统及其动态性能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23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1548667.7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卸料臂吹扫置换系统及其动态性能模型的建立方法,该吹扫置换系统采用一次扩压段‑环形过流段‑导流锥‑叶片‑二次扩压段‑稳流器组成的特殊结构,以旋转气流的方式实现对卸料臂输送管路的吹扫置换,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卸料臂输送管路内部的吹扫置换效果不均匀的缺陷,进而保证卸料臂投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方法基于气体动力学理论推导建立与吹扫置换系统相适配的动态性能模型,并对动态性能模型精度进行实验验证,进而指导吹扫置换系统的操作参数优化设置,解决现有技术的置换气体耗量大、能耗高等问题,提高吹扫置换效率,对于大型LNG卸料臂的总体结构设计优化和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