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87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422092.3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8/20 , G06F17/11 , G06F111/08 , G06F119/1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贝叶斯的水工结构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方法,包括S1、开展不同结构损伤程度监测试验,获取振动响应数据;S2、根据不同结构损伤程度监测试验,提取试验数据的模态参数;S3、根据试验结构的参数,构建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得到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参数;S4、根据试验数据的模态参数和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参数,构建误差方程;S5、进行改进的贝叶斯模型不确定性更新,输出更新后的最优建模参数以及建模参数的概率分布;S6、提取模型模态参数,进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更新,更新模型对于结构参数的敏感性,验证模型精度。本发明采用潜在的联合概率分布对结构构件的特性进行建模,使有限元模型可以真实的反映实际结构的变化,实现数字孪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64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121013.9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拱坝相邻坝段坝块高差的确定方法,即:首先,根据混凝土拱坝设计要求确定连接浇筑的相邻坝段之间的最小横缝开度时,所在高程相邻坝段的两个相邻坝块浇筑后内部最高温度之和与接缝灌浆时刻混凝土温度的温差值ΔTs;然后,确定当后浇筑坝块内部达到最高温度时,先浇筑坝块的临界温度TOR;最后,根据先浇筑坝块的临界温度TOR,计算为满足混凝土拱坝相邻坝段之间的横缝为允许的最小开度时,连接浇筑的相邻坝段坝块高差Hb,即其中,t为先浇筑坝块达到临界温度TOR时的龄期;t0为施工间歇期;d为分仓分块的层厚。
-
公开(公告)号:CN1148214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436023.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微振动放大校准和实时提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微振动信息;选取敏感点并布置振动传感器;同时获取振动传感器的时程数据和敏感点的视频时程数据;对视频时程数据进行校准并获取校准后的相位信息放大参数;通过校准后的相位信息放大参数对被监测结构的视频时程数据中未设置振动传感器的测点的相位信息进行放大;通过完成基于机器学习的视频微振动放大校准的视频时程数据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目标对象的视频时程数据进行振动信息实时提取。本发明通过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直接对视频的振动信息进行实时提取,便于水工结构运行状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76164.0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恒 , 刘毅 , 李智 , 周秋景 , 俞歌 , 柴东 , 耿俊 , 顾艳玲 , 杨波 , 江晨芳 , 徐秀鸣 , 雷峥琦 , 金鑫鑫 , 吴龙珅 , 贾凡 , 黄涛 , 高宇欣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升船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200米级齿爬式升船机塔柱及关键设备变形协调分析与控制技术,包括升船机塔柱信息模型构建,升船机塔柱及关键设备设计、施工、设备调试运行阶段和升船机塔柱及关键设备变形控制措施优化,本发明通过BIM建立了高精度仿真模型,进行有限元剖分用于后续仿真与工作评估,通过对塔柱结构分析组合与设计,进行变形结构的预测与适应性调整,通过对施工阶段调试阶段的热力学参数、边界条件及仿真计算,确认结构变形适应性大小,最后通过对整体模型建立,设计、施工、调试的整体评估和优化,实现200米及以上级齿爬式升船机塔柱及关键设备变形的设计及施工的科学参考效果,为高坝通航起到了实质性的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2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46691.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灌区温差和混凝土弹模发展的坝体温度应力控制方法,即在混凝土二期冷却前,根据已有的温度数据资料以及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预测二期冷却通水结束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通过应力的计算判断下层灌区通水冷却前是否应该对上层灌区混凝土进行补充通水冷却并得到补充通水冷却的温度降低幅度,最终实现在下层灌区二期冷却前通过调节灌区上层混凝土温度优化下层灌区混凝土的应力。本发明的优点:有效的应用温度监测数据,更加灵活调控混凝土温度使得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控制更精准,温控防裂措施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86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0134251.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7/8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断丝检测设备及方法,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断丝检测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激励线圈、检测线圈以及处理器;处理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检测线圈连接;激励线圈与检测线圈分别位于待测管道内壁的纵剖面两侧,其中,待测管道逐环向形成有导电闭合结构激励线圈的轴线与待测管道的轴线行,检测线圈的轴线与待测管道的轴线垂直;激励线圈,用于根据交变电磁信号产生交变磁场,其中,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待测管道产生感应电流以及感应电流的电磁场;待测管道中设置的检测线圈能够接收到强度较高的检查信号,有利于提高信噪比,从而对于待测管道断丝区域较多的情况,能够更有效的识别断丝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13861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0359582.2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大古水电分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辛建达 , 蒋晓明 , 刘毅 , 陈忠勇 , 张国新 , 晏国顺 , 张磊 , 何定全 , 王振红 , 杨映 , 汪娟 , 田德智 , 侯文倩 , 陈立成 , 马晓芳 , 蒋理 , 李金桃 , 王世奎 , 粘智光 , 朱蒙恩 , 訾进甲 , 王亮 , 井德刚 , 张春雨
IPC: G05D23/19 , G05D23/185 , G01N33/38
-
公开(公告)号:CN1140373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69351.6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梯级水电站耦联风险动态辨识方法,所述辨识方法包括:按照风险影响水电站枢纽的重要关注区域和功能,划分风险评价单元;根据所述风险划分单元进行风险普查和识别工作,获得风险识别结果;根据所述风险识别结果,采用因果链法,梳理多种风险事件之间的偶联关系,绘制多种风险耦联拓扑图;根据所述风险耦联拓扑图和所述风险识别结果建立梯级水电站的风险台账;根据所述风险台账计算风险事件耦联失效概率动态;根据所述风险事件耦联失效概率动态建立风险实时评价体系。依据风险耦联失效概率动态计算的结果,实时评价各潜在风险事件的动态风险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96355.9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金山 , 辛建达 , 张磊 , 曾伟 , 张国新 , 刘毅 , 徐聪云 , 李志 , 王振红 , 张天伟 , 庞博慧 , 朱振泱 , 汪娟 , 魏大晗 , 余记远 , 周少波 , 马晓芳 , 侯文倩 , 朱小敏 , 李金桃 , 粘智光 , 何金龙
IPC: G01N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混凝土终凝时间点的方法,即通过聚集混凝土动弹性模量发展情况确定混凝土终凝时间点。本发明选取不同养护龄期的混凝土试件;计算不同养护龄期混凝土试件的混凝土动弹性模量Ed(tn);根据测量的不同龄期下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散点,进行多项式拟合求混凝土动弹性模量Ed和龄期t的函数f(t);求函数f(t)二阶导数f″(t),并计算f″(t)=0的时刻t即为混凝土的终凝时间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5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526816.8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永善溪洛渡电厂
Inventor: 程恒 , 刘毅 , 周秋景 , 张敬 , 张国新 , 薛利军 , 毛延翩 , 杨宁 , 黄海龙 , 刘顶明 , 乔雨 , 姚孟迪 , 杨波 , 雷峥琦 , 顾艳玲 , 江晨芳 , 吴龙珅 , 徐秀鸣 , 张家豪 , 高宇欣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拱坝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变形控制方法,模拟拱坝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膨胀变形:预测拱坝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可能引起的膨胀变形值,采用坝体整体升温的方式模拟拱坝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膨胀变形;分析碱‑骨料反应膨胀变形对拱坝长期安全影响。本发明针对高拱坝碱‑骨料反应问题,建立考虑碱‑骨料反应膨胀变形对拱坝长期安全影响的分析方法,提出大坝混凝土允许碱‑骨料反应膨胀变形控制指标,以及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对大坝不利影响的工程措施,进而建立一整套高拱坝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变形控制技术,实现了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学科与拱坝结构设计结合的技术突破,对保障高拱坝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