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8095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10947.1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9C1/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曝气的新型隔层井管、隔层曝气井及其施工方法,隔层井管包括:管道,管道的管壁上间隔分布多个筛孔,筛孔的孔径自管道顶端至底端逐渐增加;环形挡板固定在管道的管壁上;隔层曝气井包括:多根隔层井管,每个隔层井管的端部依次可拆卸地连接且连通形成井管,位于下部的用于土壤曝气的新型隔层井管的筛孔直径大于其上部的用于土壤曝气的新型隔层井管的筛孔直径;施工步骤包括:将隔层曝气井置在待成孔地面上;垂直置于井孔内;对环形挡板交错回填低透气滤料和高透气滤料,环形挡板的下方依次回填低透气滤料和高透气滤料,上方依次回填低透气滤料和高透气滤料;安装且回填完毕,采用混凝土对新型隔层曝气井进行封井。
-
公开(公告)号:CN104129877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359364.9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8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有机物的装置,主要由地下水提升系统以及高级氧化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装置去除地下水中有机物的方法。本发明实现了高级氧化处理系统内曝气,有效的解决了臭氧一旦曝气迅速散逸的问题,原位将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质有效去除,并迅速降低高浓度有机物毒性,适用于所有地下水有机污染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94913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49193.6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F23G5/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5/50 , F23G2208/10
Abstract: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的双层水封防爆预警系统:气化热解层的下方设有中空的灰盘钢柱;一灰盘,通过滑轮可转动地连接在灰盘钢柱上,灰盘钢柱的上端插入灰盘中,灰盘的内壁设有内刮刀,外壁设有外刮刀,当灰盘转动时,由内刮刀和外刮刀将灰渣带出灰盘,该灰盘钢柱的下端固定在水封槽中,水封槽上设有水位预警系统;一主导气管,其上端穿过水封槽插设在灰盘钢柱的中空部,主导气管的下端固定在水封池内;主导气管位于水封池和水封槽之间设有一通气管和蒸汽管,主导气管、通气管和蒸汽管均分别采用单向通气阀控制;气化热解层的外壁设有起保温作用水夹套,水夹套与蒸汽管相连接,以将水夹套中的热水经过蒸汽管进入炉体,为热解气化提供水蒸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91331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49468.6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F23G5/44
Abstract: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的排渣装置,包括:一破碎输送刀,固定在呈三角形的灰盘凸起上;该破碎输送刀上的刀片为对称的螺旋式分布;一圆盘形的螺旋挡渣输送板,置于灰盘内,并固定在垃圾热解气化炉的炉壁上,该螺旋挡渣输送板具有灰渣入口和灰渣出口,灰渣入口位于灰盘的底部,灰渣出口高于灰盘的上边缘;灰盘连接一可调速的电机,使灰盘相对于垃圾热解气化炉进行旋转,使灰渣先进入灰渣入口,并随着灰盘的转动将灰渣输送至灰渣出口排出垃圾热解气化炉。本发明结构简单,破碎均匀,破碎效果好,同时排出灰渣效果良好,有助于垃圾热解气化炉的正常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848544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108096.3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多介质地下渗滤回用于景观环境用水的处理装置,由埋设在地下的布水装置和集水装置组成,布水装置位于集水装置的上方,高度差为4m;布水装置的结构是:多个平行排列的布水槽,每个布水槽内的周边铺设土工布,土工布内填充有砾石,砾石内包裹有一个布水管,布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水孔;布水槽具有一坡度,坡向出水口方向;集水装置的结构是:多个平行排列的集水槽,集水槽内填充有砾石;一收水管与集水槽垂直铺设,该收水管与布水槽呈平行铺设,并位于两个布水槽之间的中垂线上,收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水孔;收水管具有一坡度,坡向出水口方向;布水装置中布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集水装置中收水管相应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227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10107937.9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微创开挖多介质地下渗滤回用于养殖用水的处理装置:辅助装置和布水装置连接位于集水装置的上方,高度差为3m;辅助装置的结构是两层铁丝网中间填充复方碳酸钙颗粒;布水装置是多个平行排列的布水槽,每个布水槽内的周边铺设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内填充有砾石,砾石内包裹有一个布水管,布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水孔;布水槽具有一坡度;集水装置是多个平行排列的集水槽,集水槽内填充有砾石;一收水管与布水槽呈平行铺设,收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水孔;收水管具有一坡度;布水装置中布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集水装置中收水管相应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出水管连接集水池,集水池的污水潜污泵连接回流管,回流管连接至辅助装置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23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397119.2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Y02P20/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固废处理与生物能源技术领域的一种采用餐前垃圾与餐厨垃圾耦合厌氧发酵联产氢气与甲烷的绿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对餐前垃圾进行浸泡预处理,同时餐厨垃圾采用湿热闪蒸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餐前垃圾和餐厨垃圾混合,以产甲烷阶段后系统排出的沼渣作为接种物,通过厌氧发酵工艺制备氢气与甲烷。本发明适用于多种高有机质、高含水率、高纤维素的有机固体废弃物以氢气与甲烷的形式回收固体有机质中所含有的生物质能源。本发明集节能减排、可再生资源利用与污染治理于一身,是一套无污染、低能耗、产能高的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62205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490644.4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7B15/00
Abstract: 一种生活垃圾可资源化利用产品分选装置,包括磁分选装置和多级分离装置。生活垃圾经进料皮带机输送至磁分选装置后,垃圾中的铁磁性物质在电磁分离器和磁选皮带的共同作用下回收利用,剩余垃圾被换向反弹机分离为高有机质物料和惰性物料。惰性物料经废料皮带进入多级分离装置,根据物料弹性、比重、体积的不同,以不同角度掉落到指定区域内,从而实现玻璃、塑料、橡胶等可资源化利用产品的高效回收。本发明将电磁分离、物料换向反弹、重力分选技术有机结合,在分离铁磁性物质的同时对不同可资源化产品进行分离分选,垃圾分选效率显著提高,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295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489458.9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9
Abstract: 一种两室生物反应一体化臭气处理装置,生物滤池分为上下两室分别对臭气进行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生物滤池上下两室内部均设有喷淋装置,并填有提供微生物生长空间的微生物填料层、以及布气层和吸附层。布气层设置有若干布气管,上方开设有出气口与布气板相连。在布气板上方设有吸附层。生物滤池下室的吸附层由沸石和木屑填料层组成,微生物填料层由精制堆肥成品和酒糟混合而成进行一级过滤,生物滤池上室的吸附层由秸秆和椰壳填料层组成,微生物填料层由精制堆肥成品和废弃菌糠混合而成。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恶臭气体的去除效率,实用性强,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等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22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08116.7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微创开挖多介质地下渗滤原位回灌地下水处理装置,由埋设在地下的布水装置和集水装置组成,布水装置位于集水装置的上方,两者高度差为5m;布水装置的结构是:多个平行排列的布水槽,每个布水槽内的周边铺设土工布,土工布内填充有砾石,砾石内包裹有一个布水管,布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水孔;布水槽具有一坡度,坡向出水口方向;集水装置的结构是:多个平行排列的集水槽,集水槽内填充有砾石;一收水管与集水槽垂直铺设,该收水管与布水槽呈平行铺设,并位于两个布水槽之间的中垂线上,收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水孔;收水管具有一坡度,坡向出水口方向;布水装置中布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集水装置中收水管相应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