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镍铝青铜耐腐蚀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2111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005372.8

    申请日:2015-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镍铝青铜耐腐蚀能力的方法;首先,将镍铝青铜表面打磨抛光、除油、酸洗活化后,置于温度为30~40℃,pH值为2.0~3.5的镍铬镀液中,将处理后的镍铝青铜作为阴极进行电镀,在其表面得到无裂纹的、表面光洁的Ni‑Cr合金涂层。镀液中所用铬离子为三价;采用脉冲电镀工艺来释放涂层应力,消除表面裂纹;镀层表面平整光洁,无裂纹、无针孔等缺陷;涂层与基体结合力良好,表面硬度可达440~630HV,是基体材料的2~3倍;镀层有着优异的耐蚀性能,作为防护性镀层将镍铝青铜与腐蚀介质隔绝,大大提高了耐腐蚀能力。本发明还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无毒等特点,是一种集经济、高效、优质于一体的制备方法。

    提高镍铝青铜耐腐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649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35967.7

    申请日:2017-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48 C22C9/01 C23C1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镍铝青铜耐腐蚀性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镍铝青铜进行表面抛光后,清洗干净,在30~40kV的电压、1~2mA的电流下进行离子注入,在所述镍铝青铜的表面形成耐腐蚀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改性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抑制镍铝青铜选相腐蚀的发生;2、直接对镍铝青铜表面材料进行改性,表面耐蚀层与基体合金间为化学键结合,无需考虑结合力问题;3、能够精确控制注入金属离子的种类和含量,实现对耐蚀层成分与厚度的调控;4、离子注入过程中无需高温,不会引起镍铝青铜内部组织的相变,提高耐蚀性能的同时不牺牲其机械性能;5、不会导致工件的变形和尺寸的改变。

    优化温度场分布的电镀装置及其电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5077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203254.3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温度场分布的电镀装置及其电镀方法,该电镀装置包括电镀电源等元件,施镀工件、不溶性阳极都与电镀电源输出端相连,施镀工件和不溶性阳极都位于工作槽内部,出液泵连接在出液管上,溢液槽位于工作槽的外侧,底部进液装置位于工作槽的下方,溢液口位于工作槽壁面的顶部,储液槽位于溢液槽的一侧,电镀电源用于在上述不溶性阳极和施镀工件之间通电进行电镀过程,工作槽存有电解液且是电镀实施的主要场所,不溶性阳极浸没在电解液中且通电时发生阳极反应,底部进液装置是电解液进入工作槽的入口,溢液槽是完成电镀过程的电解液从溢液口流出后集中的场所。本发明结构简单,有建设成本低、优化温度场的特点。

    凸包状仿生织构化铬镀层的电沉积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952731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177520.X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包状仿生织构化铬镀层的电沉积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待沉积基体材料表面经打磨抛光、除油、酸洗活化、预沉积处理后,置于温度为35~70℃的酸性镀铬电解液中进行电沉积,制备凸包状织构化金属铬镀层;所述电沉积程采用阶梯上升和脉冲方波组合电流;最后在200~400℃的温度下热处理0.5~2.0小时,即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构件表面制备织构化铬镀层,镀层表面呈现凸包状突起,分布均匀;峰值密度Pc可控,在50~200/cm范围内可调;表面粗糙度Ra范围宽,在0.5~6.0微米范围内可调;织构化铬镀层与基体结合力良好,表面硬度可达700~1100Hv;织构化镀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一种耐磨网纹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21022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28975.4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磨网纹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电沉积方法在辊面上生成自生网纹形貌的金属层,由所述金属层的金属晶体形核长大后形成凸包,所述凸包周围的低洼区域形成封闭的或者开放的墨槽,凸包结构形成的壁面从底面到凸包顶部呈圆弧过渡。这些微米级的墨槽通过毛细管作用力吸附油墨,以达到传墨的目的。该方法可在较宽范围内调整网穴体积来调节传墨量以适应不同印刷的需要。电沉积方法制备网纹辊工艺简单,沉积速度快,无需复杂的机械加工设备;同时利用金属镀层硬度高摩擦系数低耐磨性好的特点,可延长网纹辊的使用寿命,降低换辊率,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优化温度场分布的电镀装置及其电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507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03254.3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温度场分布的电镀装置及其电镀方法,该电镀装置包括电镀电源等元件,施镀工件、不溶性阳极都与电镀电源输出端相连,施镀工件和不溶性阳极都位于工作槽内部,出液泵连接在出液管上,溢液槽位于工作槽的外侧,底部进液装置位于工作槽的下方,溢液口位于工作槽壁面的顶部,储液槽位于溢液槽的一侧,电镀电源用于在上述不溶性阳极和施镀工件之间通电进行电镀过程,工作槽存有电解液且是电镀实施的主要场所,不溶性阳极浸没在电解液中且通电时发生阳极反应,底部进液装置是电解液进入工作槽的入口,溢液槽是完成电镀过程的电解液从溢液口流出后集中的场所。本发明结构简单,有建设成本低、优化温度场的特点。

    镍或镍合金纳米穿孔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2845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8826.0

    申请日:201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或合金粉末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镍或镍合金纳米穿孔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镍或镍合金纳米穿孔球,其呈粉末状,所述纳米穿孔球内包含有水、氢氧化镍、氧化镍、氢气和水蒸气,所述纳米穿孔球的孔径为20-100nm,所述纳米穿孔球的直径为60-300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镍或镍合金纳米穿孔球的直径达到纳米级,且其中有纳米穿孔,进一步提高了颗粒的比表面,大大提高了镍或镍合金粉末的电磁性能。

    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36993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02980.9

    申请日:2014-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称取所述五水合硫酸铜、硫酸镍、柠檬酸、硼酸配制成混合溶液A,搅拌;步骤二:将混合溶液A放置于磁力搅拌水浴锅中加热,再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搅拌,制成混合溶液B;步骤三:向溶液B中加入次亚磷酸钠溶液,搅拌,进行加速反应,超声分散处理,即可获得均匀分散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溶液;步骤五:用微孔过滤膜对溶液进行反复抽滤,多次洗涤至pH呈中性,真空干燥,还原,即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工况模拟导电辊材料损伤失效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06729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187231.9

    申请日:2012-06-08

    Abstract: 一种工况模拟导电辊材料损伤失效的实验装置,包括:镀液槽,设置在镀液槽两侧的轴承支架和设置在镀液槽内两侧分别与轴承支架连接的上、下辊筒,下辊筒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传动调速电机;上、下辊筒通过上、下传动齿轮连接,轴承支架内设置有与上、下辊筒连接的滚动轴承;镀液槽和轴承支架之间设置有与上辊筒连接的集电环;上辊筒两端连接有水冷却旋转接头,上辊筒还连接一上辊打磨块,上辊打磨块通过滚珠丝杆与可逆电机连接;镀液槽内设置有阳极板和导电上辊;镀液槽的一侧还设置有预热补给槽。本发明能够多方面模拟导电辊实际工况,开展多种导电辊材料的损伤失效的模拟实验,为开发新材料和工艺提供了便捷的实验方法,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