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5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88499.5
申请日:2018-05-23
申请人: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8B25/10 , G08B3/10 , H04L67/1396 , H04L67/54 , H04L67/55 , H04L67/306 , H04W4/02 , H04W4/029 , H04W4/33 , H04W4/38 , H04W4/70 , H04W4/80
摘要: 本发明提供用于将通知提供给家庭网络中的用户的技术。根据本公开的实例方法包含接收针对所述用户的警报;确定所述用户的方位;基于所述用户的所述方位确定一或多个附近装置;基于所述附近装置确定一或多个附近不感兴趣的用户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的活动;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用户的所述方位、一或多个附近不感兴趣的用户的所述方位和所述用户的所述活动,确定偏好通知装置;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偏好通知装置产生通知消息;和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到所述偏好通知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23351.9
申请日:2024-06-05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一种基于复用式结构的自取能式无线振动传感器,包括:拾振单元、换能单元、储能单元、无线信号传输单元;拾振单元采用双拾振梁和异形磁铁的结构俘获振动能量,并通过具有双线圈的换能单元将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同时输出反映振动速度的电压信号,即双梁双线圈结构既作为测量元件又复用为取能元件;转换来的电能由储能单元负责倍压整流、存储,并通过电源管理电路为信号传输供电;无线信号传输单元承担电压信号的采集、解算和发送功能,通过无线通信模组将测量数据上传至监测平台;本发明通过双梁结构提高了横向稳定性,从而提升了器件灵敏度和取能效率;双线圈的复用结构为振动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振动检测和振动能量采集一体化的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97012.X
申请日:2024-07-24
申请人: 河南兴坤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道T型螺栓防漏拆智能检测方法,采用智能的检测螺母将螺栓固定在台车面板上,检测螺母在拧紧后其开关被压在台车面板上,从而触发开关,无线传感器向外部监控终端如智能控制柜发送无线信号,并在智能控制柜的触控屏上显示各个检测螺母的开关状态,在拆除T型螺栓时,先将检测螺母拧下,再将螺栓转动90°后取出,检测螺母被拧下时开关被关闭,无线传感器停止向智能控制柜发送无线信号,智能控制柜的触控屏上相应的检测螺母的状态改变为“已拆除”,工作人员通过触控屏即可了解所有检测螺母的状态,从而判断螺栓是否拆除完毕,避免螺栓漏拆的情况下台车脱模而导致的槽道损坏,提高了脱模工作的稳定性,保证了工程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14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910034514.1
申请日:2019-01-15
申请人: 南京菲迪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4L67/12 , H04L67/125 , H04B3/54 , H04W4/38 , H04W4/80 , G16Y10/75 , G16Y40/30 , G16Y40/10 , G16Y20/20 , G16Y20/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全分布式电力线的宽带楼宇自控系统,包括有线互联网和无线物联网及电力线宽带以太网,所述有线互联网和无线物联网及电力线宽带以太网组成三网合一系统构架,还包括云服务器,还包括物联网终端设备,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通过电力线宽带或无线的方式与云服务器相连接。本发明的特点为,第一,系统通过物联网构架进行通讯;第二,每个物联网终端设备都有一套相同结构的数据库,在某个物联网终端设备中经合法修改的参数所有经分组中的终端设备中的参数自动同步并保存,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及其APP软件对现场设备进行简单配置,不需调试人员具有很强的编程能力,应用上容易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18660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55240.6
申请日:2024-06-12
申请人: 集美大学
IPC分类号: H04Q9/00 , C02F1/04 , G01D21/02 , G01N33/18 , G01K13/00 , G01M3/02 , G01R31/00 , G01R31/52 , H04W4/38 , H04L67/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体净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带检测功能的空气能水体净化器,包括温度检测仪、水流检测仪、压力检测仪、水质检测仪、制冷剂泄漏检测仪、电气安全检测仪、运行状态检测仪、环境检测仪、远程控制和监控设备、智能诊断与自修复设备、能效监测仪、水温调节仪和水体净化组件;本发明能够增加应用灵活性,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如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满足不同用户的加热需求,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和模块化设计,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5151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0629941.1
申请日:2021-06-07
申请人: 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方进行无线感知进程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发起设备发送第一动作帧,第一动作帧用于请求多个候选响应设备参与无线感知进程;第一动作帧包括表示接收第一动作帧的设备地址参数RA和表示每个候选响应设备信息元的参数responder info;发起设备接收第二动作帧,将第二动作帧中Status code值表示同意执行无线感知进程的候选响应设备作为响应设备;第二动作帧中包括表示候选响应设备对第一动作帧的响应结果的参数Status code;发起设备与响应设备根据参数responder info中参数Common info和参数Role进行无线感知测量。本申请提供的一对多的协商流程和协商信令的设计,减少了感知协商过程中的信令开销,有效节省了无线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539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0613964.3
申请日:2021-06-02
申请人: 陈昊
发明人: 陈昊
IPC分类号: G16H40/67 , G06F17/10 , A61B5/00 , A61B5/107 , A61B5/11 , G01G19/50 , G01G19/52 , H04W4/38 , H04W4/8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测量身高体重的智能手环及其测量方法,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手环主体,智能手环主体内部设置有嵌入式计算单元,智能手环主体上固定安装有微型测距传感器、激光雷达传感器、单轴陀螺仪传感器以及交互单元,智能手环主体内部还设置有电池单元。该一种可测量身高体重的智能手环及其测量方法,用户通过佩戴智能手环可随时随地的对自己的身高体重进行实时测量,方便用户实时了解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测量方法科学,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48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80012966.4
申请日:2023-02-09
申请人: 罗博思科技公司
发明人: 努热特埃米尔·库布克库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农业和畜牧业中、在食品生产领域中特别是在生乳收集中心的冷却和储存罐中使用的罐内生乳监测系统和方法,所述罐内生乳监测系统和方法允许对例如温度和pH以及乳量等奶质量决定值进行远程和数字测量、将这些测量值存储并发送到远程计算机、对罐进行远程和实时的24/7监测,并且所有这些操作都将在几乎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罐内生乳监测系统和方法与工业计算机系统和云端系统兼容,发送移动短信和电子邮件通知,由于其含有的软件而可由人工智能进行管理,为数据挖掘和报告创造合适的基础,并且相应地节省了劳动力、能量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473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09774.X
申请日:2024-07-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通信方式结合的海洋环境探测系统,涉及海洋探测领域,系统包括:水下传感器节点、海面探测船、通信模块及岸基基站;水下传感器节点及海面探测船均部署在待探测海域中;通信模块设置在岸基基站与水下传感器节点和海面探测船之间;水下传感器节点采集水下环境数据,并采用水声通信方式传输至通信模块;海面探测船采集海面环境数据,并采用电磁通信方式传输至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将水下环境数据及海面环境数据传输至岸基基站;岸基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水下环境数据及海面环境数据确定待探测海域的海洋环境状态。本发明结合水声通信及电磁通信方式,实现海洋数据的全面、实时收集与传输,提高了海洋环境探测数据的全面性及探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2575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432864.7
申请日:2021-11-29
申请人: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无线传感网络分簇方法,包括步骤:S1: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进行初始化设置,构建节点组,选择能量;S2:利用改进的PSO算法进行簇头节点的选择;S3:将普通节点通过计算距离加入最近的簇结构中,进入通信阶段,开始进行数据的传输工作。首先对粒子群方法进行改进,然后引入邻近节点组的休眠机制,使得部分节点在网络运行时不参与工作,之后在加入邻近节点组的情况下重新分析网络的最优簇头数,利用适应度函数判断簇头节点是否选择合适,进行簇头节点的选取。有效的解决了簇头节点过于随机和数据冗余的情况,在仿真分析时,与经典分簇方法作比较,该方法在网络平均能量、存活节点数等指标都有明显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