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08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080033346.1

    申请日:2010-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H01L51/0072 H01L51/0087 H01L51/5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按顺序相继形成一个电极、至少一个有机沉积层和另一个电极。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特征在于:有机沉积层的在所述另一个电极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与有机沉积层的厚度(t)满足以下关系:0.093<Ra/t<0.34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方法,其中按顺序相继形成一个电极、包括发光层的至少一个有机沉积层和另一个电极。进行有机沉积层的沉积以使得有机沉积层的在所述另一个电极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与有机沉积层的厚度(t)满足以下关系:0.093<Ra/t<0.340。

    发光元件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8773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80141128.7

    申请日:2009-10-15

    Inventor: 纳谷昌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8 H01L51/5275 H01L2933/00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通过透明电极输出发射光,具有高效率的光输出,能够在不损害电极层或者发光层的情况下制备。构造:发光元件(1)配备有形成于基板(10)表面上的阳极(21),透光性阴极(22),和被夹在阳极(21)和阴极(22)之间的发光层(30)。光从朝向透光性电极(22)一侧的表面(1s)输出,所述光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由发光层(30)发射。光散射层(40)被设置在透光性电极(22)的表面(1s)上,用于散射在表面(1s)所产生的瞬逝光(Le)。光散射层(40)具有:第一散射部(41),其具有凹凸结构和比发光层(30)的折射率更低的折射率;和第二散射部(42),其至少填充第一散射部(41)的凹凸结构中的凹部(41a)的底部,且具有与第一散射部(41)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凹部(41a)的底部和透光性电极(22)表面之间的距离(D)小于或者等于瞬逝光(Le)的穿透深度(d)。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