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腈水解酶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及其高密度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74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80770.1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腈水解酶组成型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烟酸合成中的应用,属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腈水解酶组成型表达载体是通过在pET-3b质粒导入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腈水解酶基因编码序列构建而成,得到重组质粒pET-3b-NIT,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得到无需进行体外诱导的组成型重组腈水解酶表达菌株,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NIT-1,现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54。进一步采用pH-stat补料策略进行精确调控以提升菌体密度和腈水解酶产量,并以大肠埃希氏菌游离细胞为催化剂,以3-氰基吡啶为底物,通过批次投料的方式进行连续转化生产烟酸。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体外诱导的组成型重组腈水解酶产生菌,该重组菌可高效表达腈水解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发酵过程无需添加诱导剂,最终获得的菌体密度大,可有效催化3-氰基吡啶生产烟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磷脂酶D的基因挖掘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439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92991.9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6 C12P13/06 C12Y301/04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因挖掘方法获得的磷脂酶D及其基因编码序列与应用方法。该磷脂酶D基因全长1,614bp,编码538个氨基酸,以质粒pET28a(+)为表达载体,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为表达宿主,实现了磷脂酶D的高效表达。该磷脂酶D基因的基因挖掘方法简易便捷,经挖掘获得的目标基因所构建的重组菌株经发酵诱导可以分泌磷脂酶D,该磷脂酶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7.5,且Ca2+对其酶活具有较好的激活促进作用。该酶能对磷脂进行改性,催化底物磷脂酰胆碱和L‑丝氨酸合成磷脂酰丝氨酸,在食品、医药和保健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株产角蛋白酶的副短短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1234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39836.0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角蛋白产生菌株及其培养条件和酶学性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经鉴定,该菌株为副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parabrevis),命名为副短短芽孢杆菌R-7,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0798。经初步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为:羊毛1%,可溶性淀粉1%,玉米粉1%,NaCl 0.15%,NH4Cl 0.05%,K2HPO4 0.03%,KH2PO4 0.04%,MgCl2·6H2O 0.01%。摇床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8.0,接种量2%,培养温度40℃,转速220r/min,装液量30mL/250mL,发酵周期16h,产角蛋白酶活力达到412U/mL。该角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为40℃,最适pH为7.0。该酶在制革及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一种由海洋细菌分泌的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5341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681404.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废料样品中筛选得到的一株海洋细菌Cobetia sp. WG-007及其分泌的褐藻胶裂解酶和该酶的制备方法。结合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该菌株属于Cobetia属,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7964。该菌株分泌褐藻胶裂解酶,通过超滤浓缩、Q-Sepharose强阴离子交换层析、Phenyl Sepharose6 Fast Flow疏水层析和Superdex-G100凝胶过滤技术对其纯化,获得电泳纯度的褐藻胶裂解酶,经SDS-PAGE确定该菌株产生的褐藻胶裂解酶的分子量为35.0KDa。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文蛤多糖的提取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436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694648.9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文蛤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涉及生物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采用文蛤软体匀浆,加酶辅助热水浸提,悬蒸浓缩,乙醇沉淀获得文蛤多糖粗品,然后sevage法脱蛋白,再采用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uperdex 200凝胶过滤柱层析对文蛤多糖逐级分离纯化,纯化获得的文蛤多糖为两种单一多糖,纯度达90%以上。使获得的文蛤多糖精品能用于药品、化工、保健营养品及化妆品的原料或添加剂。也为文蛤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一种虾味调味汤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228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15483.3

    申请日:2014-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虾味营养调味汤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是为了增加调味品的营养成分及特色口味,让调味品成为食品中的一个营养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做法是:选用新鲜的青虾或白虾,剥出虾仁,煮熟,打成虾浆。取少量浆液冷冻干燥,再将剩余虾浆进行生物酶解,静置沉淀固液分离,酶解上清液进行浓缩冻干;沉淀部分进行美拉德反应,然后离心得上清,上清液进行浓缩冻干,两者成为制作虾味调味料的主要基底料。由于采用生物酶解和美拉德结合的方法,既能使虾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被保留下来,又能提升产品的风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