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降低噪音的送风组件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784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010718461.8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噪音的送风组件及空调系统。送风组件包括:导流圈;风叶,设置于导流圈内,风叶的叶顶边沿与导流圈的内表面之间具有叶顶间隙;多个扰流齿结构,均设置于与叶顶间隙相对应的导流圈的内表面上,且所有扰流齿结构的齿顶指向风叶。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低噪音的送风组件及空调系统,在导流圈内部设置齿形的扰流齿结构,利用齿顶部分抑制涡流的产生,并且能够对产生的涡流进行分裂,从而减小了叶顶间隙的涡流产生的噪音,并且还能够利用扰流齿结构减小叶顶间隙的回流,增大了送风组件的风量,三个导流段能够减小气流的高速流动损失,增加了风叶进口处的进气量,减小了送风组件出口处的噪音。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59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08991.5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组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泵部件、室内机组、蓄热水箱和分支管路;第一换热器和第一介质通道间连接有节流管路,蓄热水箱设在节流管路的管路蒸发段处并位于节流部件的上游侧;第一介质通道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介质进管和第一介质出管,节流管路的上游端与第一介质出管的下游端连接,节流管路的下游端与第一换热器连接;分支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节流管路的上游端和第一介质进管;在制热模式下,分支管路截止,第一介质进管和第一介质出管均导通;在化霜模式下,分支管路导通,第一介质进管和第一介质出管均截止。该空调系统解决了制热季节化霜时,室内温度波动大的问题。

    流路组合的仿真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445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14177.X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路组合的仿真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风机盘管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工况参数以及进出水管安装要求信息;基于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确定流路数取值范围;根据流路数取值范围和进出水管安装要求信息确定流路数组合信息;计算不同流路数组合信息下风机盘管换热器的换热量和水侧压降值;基于换热量和水侧压降值,从流路数组合信息中确定目标流路数组合。本发明通过确定流路数取值范围,并根据流路数取值范围和进出水管安装要求信息确定流路数组合信息,实现缩小流路组合的设计范围,减少仿真计算量,有利于提高风机盘管换热器中流路组合的确定效率。

    分配结构及应用该分配结构的板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6007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04441.8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配结构及应用该分配结构的板式换热器,分配结构包括进液集管以及设置于进液集管内的螺旋扰流板;进液集管的一端设有进液孔;螺旋扰流板的外缘与进液集管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且螺旋扰流板对进液集管内部的空腔进行分割形成螺旋层叠形流道;螺旋扰流板与进液集管相接触的一侧边设有过液孔;进液集管的侧壁设有多个进液孔,进液孔均与螺旋层叠形流道相连通。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法,流体流入螺旋层叠形流道呈螺旋状流动,并通过离心力作用由进液孔向外均匀排出,同时设置过液孔避免相应位置聚集过多流体而导致分配不均,大幅降低了流体的压力损失并提高了流体分配的均匀性,从而能够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多电机矢量控制信号调制方法、装置和设备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765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6209.5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电机矢量控制信号调制方法、装置和设备及控制系统,属于电机控制领域;首先获取作用于电机每一相的PWM波的有效矢量占空比,然后根据所有电机的有效矢量占空比将每台电机的三个有效矢量占空比调制为两个目标矢量占空比和一个公共占空比;由于公共矢量占空比作用于所有电机的一相,这样在n台电机原本需要3n个控制信号变为2n+1个控制信号,这样采用该调制方法的控制系统需要的逆变桥数量减少,所需元器件降低,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的优点。

    离心风机蜗壳及空调器
    7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055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1101888.7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蜗壳及空调器,离心风机蜗壳包括:两端设有开口的风机壳体、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开口上的集流器,所述集流器上设有至少一个向所述风机壳体轴线伸出的导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离心风机蜗壳,由于在集流器上设有导叶,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向,提高了叶轮进口处的径向风速,降低了气流的折弯损失,风机的风量较大,离心风机的效率较高。

    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器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4234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05139.X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片、发热体及电暖器,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10),散热片本体(10)具有油道(11),散热片本体(10)还具有位于油道(11)外侧的空腔(12),空腔(12)的至少部分中设有蓄热结构(20),以减少向散热片本体(10)的边缘传递热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蓄热结构储存大量热量,蓄热结构作为热量缓冲和存储区域,能够使温度保持恒定,散热片的边缘的温度均匀性更好,同时有效地防止散热片的边缘温升超过85K,可以更大程度提高散热片的表面温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取暖效果。

    电热油汀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4233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03626.2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油汀。所述电热油汀包括油汀主体,油汀主体包括:若干散热片,用于对环境供热;若干连接柱,每一连接柱连接并设置在相邻两散热片之间;其中,连接柱具有供散热片中热油通过的通道,至少一个连接柱具有可伸缩结构,以延长或缩短散热片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电热油汀在正常工作时可通过增加连接柱的长度,延长两散热片之间的距离,进而提供额外的散热面积,提升室内取暖效果,还可提供用于烘干毛巾或小件衣物的额外空间,实用性强。

    旋转式大巴电池舱散热格栅和自动防雨增风散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191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949850.9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旋转式大巴电池舱散热格栅,包括电池舱门;所述电池舱具有一散热通口;所述旋转式大巴电池舱散热格栅还包括格栅面板和旋转驱动装置。其中,格栅面板相配合设置于所述散热通口内且与所述散热通口相连通,并可以相对所述电池舱门水平360度旋转;旋转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格栅面板的中心且与所述格栅面板连接,并驱动所述格栅面板相对所述电池舱门水平360度旋转。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大巴电池舱散热格栅利用旋转驱动装置控制格栅面板相对电池舱门的旋转调节,改变格栅面板的开口方向,进而控制电池舱内的进风量,提高散热效果,并达到防水的效果;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旋转式大巴电池舱散热格栅的自动防雨增风散热控制方法。

    一种电池舱散热与冷能利用系统和新能源大巴车

    公开(公告)号:CN11077485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45118.4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电池舱散热与冷能利用系统,包括电池舱、蓄冷式换热器和冷凝排水管路。其中,蓄冷式换热器包括位于所述电池舱内的换热器;冷凝排水管路与所述蓄冷式换热器相连通且用于收集大巴空调排放的冷凝水。本发明提供的电池舱散热与冷能利用系统便于电池舱散热,降低电池舱温度,实现大巴空调冷凝水的存储、废弃冷能的再利用和电池模组安全性能的提升,进而延长电池模组使用寿命、提升大巴车能量利用效率;还提供一种具有该电池舱散热与冷能利用系统的新能源大巴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