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3257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436240.2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油磷脂酰乙醇胺(L-alpha glycerylphosphorylethanolamine,L-α-GPE)的制备方法,属于脂质开发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在水相中,用脂肪酶水解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生产L-α-GPE;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色谱分别去除阳离子和阴离子,硅胶柱色谱纯化,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得到无色透明的L-α-GPE。HPLC-ELSD分析,化学纯度99.6%,回收率66.5%;旋光仪分析,光学纯度ee:99%,(H2O含量15.7%)。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462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73560.0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 A62D3/02 , C12R1/01 , A62D101/26
Abstract: 一株红球菌及应用该菌株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进行降解脱色的方法,属于微生物与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菌株,命名为红球菌(Rhodococcussp.)JB30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2064。应用该菌株可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进行降解脱色,步骤为:1、斜面培养;2、种子培养;3、降解脱色:将培养好的种子离心收集菌体,将收集的菌体全部转移到脱色培养基中,在温度25~37℃、pH值6.0~9.0的条件下对三苯甲烷类染料(以结晶紫和孔雀石绿为典型代表)进行降解脱色。本发明首次将红球菌(Rhodococcussp.)JB301成功应用于三苯甲烷类染料的降解脱色当中,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对于染料污染的治理以及人类健康的保障都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5784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84766.3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猪油基通用起酥油/人造奶油的制备方法,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猪油和部分氢化油、极度氢化油或高熔点棕榈油分提物为原料,采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IM-20、Lipozyme IM-60、Chirazyme L2)催化进行酶法酯交换反应,以反应前后体系在20℃、25℃下的固体脂肪含量(SFC)和熔点变化的为指标,考察温度、酶添加量、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并获得理想的技术参数:反应温度50℃~80℃,Lipozyme IM-20添加量3%~11%或Lipozyme IM-60添加量3%~11%或Chirazyme L2添加量5%~11%,反应时间1h~6h。分析了混合体系经酯交换后SFC曲线,晶体形态,脂肪酸和甘三酯组成以及酪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酯交换后,混合油产品SFC曲线更加平滑,结晶更加细腻,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甘油三脂分布更加均匀,酪化性显著增强,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所制备的起酥油/人造奶油在面包烘焙应用方面优于市售起酥油。本发明拓展了猪油的应用范围,可以使我国猪油过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1834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10031954.8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有机改性凹凸棒土负载杂多酸的制备方法,属于凹凸棒土的利用以及杂多酸固定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以有机改性凹凸棒土为载体,对杂多酸进行负载,得到负载型的杂多酸催化剂。本发明一方面提高了杂多酸的性能,实现了杂多酸的重复利用,提高了杂多酸的利用率和应用范围,为杂多酸的固定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扩大了凹凸棒土的应用范围,增加了凹凸棒土的附加值,为凹凸棒土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190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6224.3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7F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层析法制备高纯甘油磷脂酰乙醇胺(L-alpha glycerylphosphorylethanolamine,L-α-GPE)的方法,属于磷脂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甲醇钠催化大豆粉末磷脂在无水甲醇体系中反应制备出含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的混合液,调节pH后,先后经过可在非水介质中使用的强阳离子交换树脂(无水醇相平衡)层析柱和强阴离子交换树脂(水平衡)层析柱,采用特定的解吸液解吸,最终将解吸液减压蒸馏,所得浅黄色透明黏稠状液体即为甘油磷脂酰乙醇胺产品。柱层析法所得产品纯度很高,成本较低,并可以同时分离出纯度较高的甘油磷脂酰胆碱,工艺简单,可以适用于工业生产。本发明拓展了磷脂深加工产品的应用范围,可以为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的工业生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616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22039.X
申请日:2011-01-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磷脂酶C的方法。属于酶催化反应的技术领域。其用于解决在生产磷脂酶C所用菌株和工艺复杂的的问题。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磷脂酶C的方法,是将蜡状芽孢杆菌接种到LB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到由牛肉膏、蛋白胨、NaCl、水、ZnSO4·7H2O或ZnCl2和卵磷脂或磷脂混合物(PC、PE、PI、PS等的混合)组成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发酵液,对发酵液进行分离即得到磷脂酶C。采用这种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磷脂酶C的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植物油脱胶的磷脂酶C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51561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91474.0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1C3/10 , C11C3/08 , C10L1/02 , C07D311/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油脂脱臭馏出物联产生物柴油、植物甾醇和生育酚的方法的方法。针对油脂脱臭馏出物酸价高、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对甲基苯磺酸作为催化剂,使脱臭馏出物中的脂肪酸和甘油酯与甲醇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在甲酯化反应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甾醇粉末作为晶种,然后依次通过三个步骤组成的温度程序促使反应体系中的甾醇形成结晶,再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初次分离甾醇。初次分离甾醇后的反应混合物采用一级分子蒸馏分离脂肪酸甲酯(轻相),回收的重相再次通过分子蒸馏脱除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甘油(重相),回收的轻相再次如上所述进行甾醇结晶、分离,再次分离甾醇后的混合物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后回收生育酚。本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条件温和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64064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27267.9
申请日:2009-05-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23D9/04
Abstract: 控制色拉油返色及反式脂肪酸形成的预蒸馏-复脱色油脂精炼方法,属于油脂精炼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预蒸馏-复脱色法对植物油进行二步脱色和二步高温处理,其操作程序为:一次脱色、预蒸馏脱酸、复脱色、脱臭。本发明在传统脱臭工艺和设备基础上改进了植物油的精炼工艺,通过两次脱色和预蒸馏脱酸、常规脱臭处理,缩短了油脂在精炼过程中受高温处理的时间,降低了白土活性对油品氧化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由此降低了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生成,同时使色拉油的色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并使其在货架期内的返色程度得到控制,解决了大豆、菜籽、玉米色拉油精炼中普遍存在的返色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200738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710135515.2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P7/62
Abstract: 一种水溶性的阿魏酰基甘油酯的酶法合成方法,属于农副产品阿魏酸的综合利用领域。本发明采用减压旋转生物反应器在Novozym 435脂肪酶的作用下通过阿魏酸乙酯和甘油反应合成具有抗氧化和紫外吸收的水溶性的阿魏酰基甘油酯;实现阿魏酸乙酯的转化率达到100%和阿魏酰基甘油酯的产率达到96%,反应时间比一般方法缩短了60小时以上,从70-144小时缩短为10小时以内,产率提高了1.5倍,成功地解决了酶催化合成水溶性的阿魏酰基甘油酯难的问题。减压旋转生物反应器能消除外传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副产物乙醇在减压下能够很好的去除,反应中的搅拌来自反应器的自旋,避免了直接接触对固定化酶带来的破坏作用,延长了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361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22739.2
申请日:2007-05-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7D209/14
Abstract: 一种红花籽粕活性物质5-羟色胺衍生物的提取方法,属于红花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本发明以红花籽粕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然后经过甲醇和异辛烷分液萃取,取甲醇相;蒸干后加入80%甲醇和正己烷分液萃取,蒸去甲醇后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分液萃取,采用以上多步溶剂萃取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27μmol/g粕。本发明从红花籽粕中提取5-羟色胺衍生物属于开创性研究,确定了一系列萃取溶剂,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5-羟色胺衍生物的含量,提取方法合理,定量检测简便适用,为5-羟色胺衍生物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红花籽的综合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