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1504.1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无人机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包括,起降组件,其包括起降台,所述起降台的顶部设置有起降区;以及,充电组件,其包括设置于起降区内的电能发射模块,以及设置于无人机起落架上的电能接收模块;其中,所述起降台的顶部起降区处设置有对中组件,所述对中组件用于防止无人机降落偏移。通过设置归中组件,对无人机进行归中调整,无人机降落时,通过圆筒腔上端的喇叭状结构,使无人机归中降落至起降区中央,无人机降落后,再通过驱动导向筒转动的方式,使发射极板和接收极板正对,提高无人机的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79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17947.6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肖静 , 陈绍南 , 黄杰坤 , 冯河清 , 吴剑豪 , 陈千懿 , 俞小勇 , 莫宇鸿 , 吴晓锐 , 吴宁 , 奉斌 , 刘泉 , 况成忠 , 李克文 , 欧世锋 , 龚文兰 , 欧发斌 , 李宇程 , 鹿可可 , 陈昕 , 马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腔体式耦合机构,包括机身部件,包括无人机身,以及与所述无人机身固定连接的支撑腿;耦合部件,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端部固定连接的放置箱;所述支撑腿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腿侧壁安装有接收极板,所述放置箱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安装有发射极板,通过设置两个上端开口的放置箱,能够更好的适用无人机的特异性外形,且降落时通过两个放置箱的内腔对无人机的降落位置进行限位,使其具有较高的能量传输效率和抗偏移能力,对于解决无人机续航能力有限的问题、推广无人机向远距离长时间应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9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17956.5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陈绍南 , 冯河清 , 肖静 , 黄杰坤 , 陈千懿 , 俞小勇 , 莫宇鸿 , 吴晓锐 , 吴宁 , 吴剑豪 , 奉斌 , 刘泉 , 况成忠 , 李克文 , 欧世锋 , 龚文兰 , 欧发斌 , 李宇程 , 鹿可可 , 陈昕 , 马明
IPC: B64U80/25 , B64U50/38 , B60L5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耦合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凹凸式耦合机构及无线传能系统,包括,触发部件,其包括按压组件,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按压组件两侧的支撑组件,还包括滑移设于所述支撑组件内的接触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按压组件和接触组件上的传动组件;机巢部件,本发明通过在无人机主体降落时带动按压组件抵触活动组件触发,以此按压组件带动传动组件下降,此过程中由延迟组件和限位组件影响传动组件延迟触发接触组件,使其支撑组件在停稳后接触组件接触传输组件,从而无线充电模块在机巢部件上才可触发,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是由支撑组件进行支撑,提高了无线充电模块的使用时的保护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7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3256.9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能量收集系统的模块化切换电路,包括采样电路和逻辑处理电路,所述采样电路与逻辑处理电路串联,所述逻辑处理电路包括差分部分和处理部分,所述差分部分与处理部分串联,所述采样电路用于接收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电压的电场感应信号。本发明通过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了能量收集系统的模块化电路迅速、准确的切换,减小了系统体积的同时,也减小了切换过程中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684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82091.6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的转换方法:当馈线发生故障时,检测本级开关上下级开关间的通信状态;检测本级开关是否到过电流信号;依据检测的通信状态和电流信号的结果来进行自动化故障处理的转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的转换方法,通过本级开关依据与上下级开关间的通信状态和本级开关是否检测到过电流信号来进行两种故障处理模式的转换。本发明将不依赖通信的就地重合式馈线自动化与完全依赖通信的缓动型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实现融合,能充分利用好各自的优点,适应性更强,特别适用于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馈线自动化线路的建设和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68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794949.3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就地重合式馈线自动化线路接地故障区间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接地故障发生后,将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合闸,记录合闸的时间点TA;检测出线母线零序电压越限时间点TB并记录,计算TB与TA的时间差Δt;根据每个配电自动化开关的得电延时合闸时限Xn计算得到从第一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得电至第n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合闸的总时间Tn;n表示线路上以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得电延时合闸的配电自动化开关的编号;确定Δt落入的区间[Tn,Tn+1],则判断接地故障点在第n个配电自动化开关与第n+1个配电自动化开关之间。本发明对线路上配电终端上送信息有无或上送信息正确与否没有要求。与现有方法相比较更简单,适应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8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95277.8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就地重合式馈线自动化线路短路故障区间检测系统,包括配电主站、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设置在输电线路上的若干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和配电终端;变电站出线断路器通过光纤与所述配电主站连接;配电经所述变电站断路器、若干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后为配电终端供电;短路故障发生后,将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合闸,配电自动化主站计算所述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跳闸与合闸的时间差Δt;配电主站根据配电终端设置的每个配电自动化开关的得电延时合闸时限,计算从第一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得电至第n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合闸的总时间Tn,并根据Δt落入的区间确定短路故障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更简单,适应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220190529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1022409.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无线通监测重启装置及方法,包括配电自动化主站前置服务器、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电自动化终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通信数据监控模块、配电自动化核心单元;通信数据监测模块包括通信数据串行通信接口芯片、主控模块和继电器;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电源接口、继电器驱动电路、以太网接口和存储芯片,通信数据监测模块可监听配电自动化主站前置服务器和配电自动化终端核心单元之间的通信信息并传送至主控芯片并存储至存储芯片,当出现通信异常时主控模块按逻辑设定,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继电器切断并接通无线通信模块的工作电源,完成无线通信模块的重启。
-
公开(公告)号:CN207283268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283608.5
申请日:2017-10-0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控制器,包括交流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转化模块、电源切换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蓄电模块、低电压保护模块、主控模块、开关控制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遥信量采集模块、直流量采集模块、操作面板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控制输出模块、线圈和输出驱动接口模块,所述的开关控制模块采用双稳态组合式自保持继电器,继电器的驱动方式为双稳态反向脉冲驱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保持式继电器,能够确保控制器内部出现异常时,不发出分闸动作,保证开关保持原有运行状态;发生内部故障后,依然能够保持开关的合闸状态;低电压保护模块失效时,控制模块闭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281229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283250.6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自动化快速馈线故障定位及隔离系统,包括智能化开关设备、控制器、主站和硬加密模块;所述的智能化开关设备包括开关、PT和馈线终端;控制器分别采集开关、PT和馈线终端的信息后将信息传递给硬加密模块,硬加密模块与主站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主站对信息进行分析后,通过控制器向智能化开关设备输出命令。本实用新型让配电线路具有集中控制处理故障的功能,同时也具备不依赖通信就可以自动判别、处理故障的强大能力,而且具有投资经济、建设快捷、使用和维护方便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区域的配电自动化建设。(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