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大位阻脂肪多胺溶液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26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69108.3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类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大位阻脂肪多胺溶液及应用,属于碳中和技术领域。大位阻脂肪多胺溶液按重量份计,包括20~40份作为吸收剂的大位阻脂肪多胺和60~80份水。本发明通过向脂肪多胺吸收剂分子骨架中嵌入位阻基团,一方面强化其抗热降解和氧化降解能力;另一方面又利用位阻基团调控胺基与二氧化碳的作用强度,在保证吸收容量和吸收速率的前提下,提高吸收剂的再生效率并降低再生能耗。本发明通过分子层面的针对性功能化设计,实现脂肪胺类二氧化碳化学吸收剂在稳定性和能耗两方面的性能强化。

    一类用于捕集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新型氟功能化醇胺基吸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56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30188.1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类用于捕集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新型氟功能化醇胺基吸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脱硫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吸收体系无需添加有机溶剂或水,可在20℃条件下30min内达到二氧化硫吸收平衡,并在80℃加热条件下30min内实现完全再生;通过向醇胺分子键联特定结构的含氟烷基,利用其拉电子诱导效应调控胺基的碱性,进而优化吸收剂与二氧化硫的作用强度,实现吸收剂的完全可逆再生并削减再生能耗;同时引入具有亲二氧化硫特性的柔性烷氧基团,通过增加吸收剂分子自由体积的方式,降低其在二氧化硫吸收饱和状态下的粘度,从而强化体系内部的传质和传热能力,提高二氧化硫吸收和解吸性能。

    一种水相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在外环路反应工艺中制备二元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4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168693.4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相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在外环路反应工艺中制备二元醇的方法,属于二元醇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一种水相双功能催化剂在外环路反应工艺中制备二元醇的方法,采用外环路反应器,利用水相双功能催化剂,在0.3~3.0MPa的反应压力和50~150℃的反应温度下,二氧化碳、环氧烷烃、水为原料进行反应制备。本发明外环路反应工艺能有效强化气液传质,提升反应效率。该水相异核双金属催化剂水溶性更好,催化环氧烷烃水合反应效率更高,可实现低环氧烷烃浓度下的高效反应。反应可在较低的二氧化碳压力、温和的反应温度下进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活性不足、选择性差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二氧化硫基聚亚硫酸酯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680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1324936.0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硫基聚亚硫酸酯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二氧化硫与环氧烷烃在起始剂与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开环共聚合,形成具有精确亚硫酸酯结构单元的不同分子量的低聚物多元醇,即聚亚硫酸酯多元醇。以该多元醇为软段,市售常用二异氰酸酯与扩链剂为硬段,在有机金属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预聚法或一步法通过溶液聚合或本体聚合合成二氧化硫基聚亚硫酸酯型聚氨酯。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二氧化硫为常见工业排放污染物,环氧烷烃、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结构多样,廉价易得且来源广泛。本发明得到的聚氨酯结构多样性能可调,可合成线形或交联型聚氨酯,与同样使用本方法合成的聚醚型聚氨酯相比,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储能模量。

    一种固载化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在外环路反应工艺中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3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3650.3

    申请日:2023-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载化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在外环路反应工艺中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属于碳酸酯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为高分子负载的异核双金属配合物,该催化剂应用于外环路反应工艺能有效强化气液固多相混合传质,提升反应效率。在保证高活性催化下避免了催化剂与反应产品的分离,减少蒸馏能耗。反应可在较低的二氧化碳压力、温和的反应温度下进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稳定连续化运行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程度低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芳香族-脂肪族聚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799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90172.2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芳香族‑脂肪族聚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可生物降解的芳香族‑脂肪族聚酯共聚物兼具芳香族聚酯材料良好的硬度、聚醚材料良好的韧性、脂肪族聚酯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共聚物中脂肪族聚酯、芳香族聚酯和聚醚的比例可调,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30.0~200.0kg/mol,分子量分布为1.1~2.5,同时此类聚合物可生物降解,所释放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够被再利用,对环境无污染。制备路线线高效、低能耗且无排废,是一种原子经济性路线,同时所用催化剂和原料均廉价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二氧化硫基聚亚硫酸酯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680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24936.0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硫基聚亚硫酸酯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二氧化硫与环氧烷烃在起始剂与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开环共聚合,形成具有精确亚硫酸酯结构单元的不同分子量的低聚物多元醇,即聚亚硫酸酯多元醇。以该多元醇为软段,市售常用二异氰酸酯与扩链剂为硬段,在有机金属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预聚法或一步法通过溶液聚合或本体聚合合成二氧化硫基聚亚硫酸酯型聚氨酯。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二氧化硫为常见工业排放污染物,环氧烷烃、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结构多样,廉价易得且来源广泛。本发明得到的聚氨酯结构多样性能可调,可合成线形或交联型聚氨酯,与同样使用本方法合成的聚醚型聚氨酯相比,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储能模量。

    一种聚硫代酯及其立构复合物基热塑性弹性体

    公开(公告)号:CN11541799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16938.3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硫代酯及其立构复合物基热塑性弹性体。本发明的聚硫代酯及其立构复合物基热塑性弹性体,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或者结晶性的聚硫代酯或者聚硫代酯立构复合物作为硬段;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醚或聚硫醚作为软段,二者通过链转移法或者扩链法形成的“硬”“软”呈交替连接的三嵌段或者多嵌段结构。其中,三嵌段或多嵌段聚合物中软硬段的比例可调。通过此法制备的聚硫代酯基热塑性弹性体的使用温度窗口为–60~160℃,断裂拉伸强度为10~60MPa、断裂伸长率为200~750%。此类聚硫代酯基热塑性弹性体的开发拓宽了聚硫代酯应用的范围,也具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一种同时合成手性聚酯和保留手性端位环氧烷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647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1234481.7

    申请日:2018-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聚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同时合成手性聚酯和保留手性端位环氧烷烃的方法。所使用手性催化剂单独或在亲核性共催化剂作用下,可在较温和条件和较低催化剂浓度下高效率催化外消旋端位环氧烷烃的一种构型与环状酸酐聚合反应制备手性聚酯,催化效率在102~107克聚合物/摩尔催化剂,聚合物分子量在103~105范围内可调,其分子量分布小于2,立构规整度在60~100%之间可调,交替结构超过98%,并可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降解之后得到的二醇的对映体过量值高达99%,剩余端位环氧烷烃对映体过量值可高达99%,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