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95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039513.4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导致绝缘劣化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电极模块,其包括相对设置在试验样品两侧的铝电极和铜电极;试验样品,其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缓冲层、第一半导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和第二半导半导电屏蔽层;加湿模块,其与铝电极连接,用于为铝电极和缓冲层之间提供水分;紧固模块,其内置试验样品,用于固定试验样品;压力模块,其通过紧固模块为试验样品提供额外的压力;加热模块,其内置紧固模块,用于为试验样品加热;电源模块,其连接铝电极和铜电极,为试验样品检测提供电压;照相模块,用于获取加热模块内部绝缘层的图像。本发明实现了高压电缆烧蚀缺陷导致主绝缘劣化的过程可视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688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021315.4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平衡的覆冰环境风速风向测量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装置;还包括主控系统,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所述主控系统,所述加热装置还连接有温控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环境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温度,并反馈给主控系统;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的装置表面恒定温度时,主控系统控制加热装置开始加热;主控系统测量各加热装置使局部外壳恒温的功率,并通过比较环境温度与加热功率计算当下平均风速;主控系统通过对比不同朝向的加热装置功率推算来流方向,获得风向。
-
公开(公告)号:CN118675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7012.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断路器机械特性参数修正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图像提取模块提取断路器运动连杆的运动图像序列中关键帧;对关键帧中的运动连杆和固定部件追踪,分别得到运动连杆和固定部件的行程轨迹;基于运动连杆和固定部件的行程轨迹,得到修正后的运动连杆的行程轨迹;通过断路器分合闸测试加速度法对断路器动触头行程曲线求解,继而获得动触头速度曲线,即断路器速度特性曲线;根据分合闸运动连杆运动行程曲线与断路器速度特性曲线,得到断路器机械特性参数;将机械特性参数传输至预警子系统,预警子系统对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参数进行评估。本发明能够准确有效修正断路器机械特性参数并及时发出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513817.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01B25/165 , C01B25/40 , C09D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次磷酸铝改性聚磷酸铵核壳的方法,主要涉及阻燃剂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磷酸铵倒入在反应釜中加热并保温0.6‑2.5小时;S2.加入磷酸钠水溶液并升温,再加入分散剂,待分散剂加热后搅拌均匀;S3.再将反应釜的内部滴加水溶性铝盐,滴加完毕后,加热并保持温度,此过程次磷酸铝在逐渐生成;S4.将步骤S3中反应后物料快速降温,再对快速降温后的物料进行离心操作,最后经清洗得到次磷酸铝改性聚磷酸铵。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18279.6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博太赫兹信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角度旋转式光学延迟线结构,包括光路输入/输出耦合器、转盘、Z型直角反射镜和平面反射镜,入射激光从光路输入/输出耦合器的第一端口入射,从第二端口出射形成自由空间的准直光路,通过转盘的中心入射到Z型直角反射镜,经过两次反射平行于入射光出射,打在平面反射镜上原路返回,进入光路输入/输出耦合器的第二端口最后从第三端口输出。本专利通过对转盘的旋转,实现光路的延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简单、延迟范围广、可长时间连续稳定的工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5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413983.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监测开关动触头位置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属于变电站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开关,所述开关内壁均匀设有触头工位,所述开关外壁安装有激光光源、光信号收发装置、光强度测试模块、处理器和显示装置,所述开关侧壁上端安装有光纤密封装置,所述开关内壁内安装有分光器;本发明利用不受电磁场影响的光纤,伸进密闭的GIS设备腔体内,通过外部光源经光纤对接地开关内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断口进行照射,通过对反射光的采集及判别,进而反映触头的状态进行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31649.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输送容量柔性调节系统及架设方法,属于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领域;包括:一安全接入平台,接收动态增容监测设备对输电线路进行采集得到的输电线路信号;一物管平台,连接所述安全接入平台,接收所述安全接入平台转发的所述输电线路信号;一输电线路全景监控平台,连接所述物管平台,所述输电线路全景监控平台内通过一动态增容应用,获取所述输电线路信号;输送容量调度单元,连接所述输电线路全景监控平台,基于微调参数对所述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进行柔性调节。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受限、不满足负荷增长需求的难题,提升了线路运行水平和输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57718.3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邵苠峰 , 陈江波 , 陈尚 , 李辉 , 尹晶 , 陈正宇 , 秦威 , 余欣玺 , 李勇 , 刘熊 , 鲍明晖 , 彭华东 , 张媛 , 杜砚 , 邱进 , 毛安澜 , 陈程 , 何妍 , 朱丝丝
Abstract: 一种电抗器现场交流耐压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变频电源,用于调节电源频率;中间变压器,用于升高电源电压;空间电晕耦合天线,用于监测空间耦合信号;电容分压器,用于测量高压侧电压是否满足试验要求;无功补偿区域电容器组,用于提供电容补偿;检测阻抗,用于从待测油浸式并联电抗器高压套管获得第一局部放电信号;局部放电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待测油浸式并联电抗器高压套管的第一局部放电信号,并根据空间耦合信号对测量得到的第一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并输出第二局部放电信号。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抗器现场交流耐压试验装置及方法,提高了试验效率且降低了线路构架电晕导致的干扰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7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37437.7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张线夹,所述耐张线夹包括本体和散热装置;所述本体的圆管为铝合金圆管;所述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3wt.%~0.8wt.%的Fe、0.20wt.%~0.75wt.%的Cu、0.01wt.%~0.05wt.%的B、0.01wt.%~0.10wt.%的Zr、0.02wt.%~0.06wt.%的Sr以及0.01wt.%~0.1wt.%的Re,余量为Al和杂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高强高导高耐热铝合金的散热耐张线夹,材料新颖,设计独特,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生产成本较低,能够提供应力补偿,提高接触压力,解决应力松弛和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散热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8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54420.0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力线路监测方法,涉及电力线路监测领域,用于监测电力线路状态,针对目前对于电力线路监测实施困难且成本高昂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线路监测方法,利用搭载有线路状态检测模块的无人机实现对电力线路状态的检测;使相关人员无需前往现场即可获知各段电力线路的当前状态,并在电力线路出现异常时得到告警、定位异常电力线路段。本方案无需人工参与电力线路现场的状态检测,也无需在分布广泛、基数庞大的电力线路中固定设置相应的传感器等检测设备,仅需搭载有相应检测设备的无人机,即可机动、灵活地实现对任意范围内电力线路的监测,更好地适应于偏远山区、森林、沙漠等环境恶劣地区的电力线路监测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