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4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87498.1
申请日:2023-11-27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8/23213 , G06N5/04 , G06F113/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台风累积影响的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多目标规划方法、装置及介质,针对多次台风天气对设备故障率的累积影响,采用Gumbel极值I型分布及台风累积影响时间,提出构建多次台风累积影响下的线路故障率模型;针对考虑韧性提升的风电接入经济性最优问题,构建考虑韧性提升的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双层多目标规划模型;考虑台风与规划人员之间的博弈关系,将二者视作零和博弈,分别以台风累积影响下系统韧性提升最大和海上风电接入系统规划总成本最低为上下层目标,实现台风累计影响下风电接入规划的经济性和科学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体现台风累积影响、提升系统韧性和规划方案经济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904117.7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系统限制风险供电恢复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中心云获得各微电网的状态信息;步骤S2:当需要供电恢复时,中心云将供电恢复信号发送给边缘云;步骤S3:当边缘云接收到供电恢复信号后,转发至自身区域内的微电网;步骤S4:为电网接收到供电恢复信号后,将边缘云传输任务数据包,其中,任务数据包至少包括风光数据、负载数据、微电网参数;步骤S5:边缘云收到任务数据包后,处理得到区域可恢复量,并发送至中心云;步骤S6:中心云收到各边缘云发送的区域可恢复量后,基于优化模型进行全局优化后,下发恢复指令到各边缘云完成供电恢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以较小的风险指数有效地恢复供电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5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57762.X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参考转速修正的风电机组叶尖速比控制及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风电机组的实时风速以及最佳叶尖速比,获取发电机理论最优转速参考值;将所述发电机理论最优转速参考值输入低通滤波器中,经滤波并限幅后获取发电机实际转速参考值,基于所述发电机实际转速参考值以及发电机的实际转速,构造转速闭环控制并计算发电机转矩参考值,基于所述发电机转矩参考值施加发电机转矩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能在风能捕获效率、机组并网有功波动、机组轴系扭振载荷这三大控制目标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又能适应机组性能退化和环境空气密度变化而不至于在这些情况发生时损失发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08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020191.4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分位数区间预测的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非线性分位数回归预测模型,预测得到电动汽车接入、离开时间的区间预测结果;2)通过Stacking融合框架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并集成多个非线性预测函数以选择最佳预测结果,并转化为基于分位点的区间预测;3)考虑多种分布式电源以及精细化电池运行相关约束构建鲁棒经济调度模型;4)采用C&CG方法对鲁棒经济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调度统计信息,包括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及荷电状态、风电光伏出力情况、园区购电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快速可靠、可行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0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037270.9
申请日:2023-01-10
IPC: G06Q10/04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能量交互的综合能源微网群协同优化运行方法,所述优化运行方法应用于对于多个分布式的综合能源微网互联组成的综合能源微网群,其步骤包括:构建综合能源微网群内设备单元模型;定义综合能源微网群能量交互方式;在考虑综合能源微网交互的同时,以微网群总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并基于多种约束条件,建立综合能源微网群协同优化模型;综合能源微网群基于综合能源微网协同优化模型结果协同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考虑微网之间通过能量交互的微网群协同优化,能够改变微网设备的出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微网及微网群的总运行成本,实现能源间的协调互补和微网间的能量互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就地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8901.X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集中频率调整和风电机群变桨的集中变频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在集中变频风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综合性能较优的有功指令调度控制。该方案包括集中频率调整模块、风电机群功率指令分配模块和单台机组桨距角调节模块,利用频率调整模块优先采用主动变速的方式控制有功输出,有如下优点:1)风电场可以储存更高的转动动能,为电网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提供更好的保障;2)减少变桨机械频繁动作;3)提高响应速度;4)使功率输出更为平滑。风电机群的桨距角调整模块与频率调整模块协同作用,通过算法分配给每个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指令进而通过变桨动作调节功率,使风电场具备较大范围控制有功功率输出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2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75677.1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拓扑重构可观的配电网μPMU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μPMU配置成本数据、配电网节点数据和配电系统网络拓扑数据;考虑零注入节点对系统节点可观性和冗余度的影响,以系统完全可观为约束,建立以最小化量测通道和最大化多拓扑完全可观下的配电系统μPMU优化配置模型,所述模型的综合目标函数为最小化配电系统平均量测冗余度;基于MSEBGW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优化,得到配电网μPMU优化配置方案,其中,所述MSEBGWO算法为通过增加顶层狼数量、采用新型的Sigmoid转换函数、非线性自适应收敛因子和随机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GWO算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得到的μPMU优化配置方案对网络拓扑适应性强、算法收敛速度快、寻优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5262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336968.3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分布式变频的动态分频风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分布式变频风电场、长距离输电线路和集中变频器,分布式变频风电场包括多台双馈机组,所有双馈机组通过风电场集电子系统汇集连接至风电场公共连接点后与长距离输电线路的一端相连接,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另一端与集中变频器的交流端口2相连接,集中变频器的交流端口1与工频电网相连接,此外,本发明与动态分频风电系统配套的集中变频器以及双馈机组的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1)以较少的电力电子容量解决了机组快速精确控制、独立变速和大规模风电远距离送出的技术难题;2)获得更宽的变速范围;3)有效降低风电机组齿轮箱的转速变比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10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95839.4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可变惯性响应的风火电机组备用协调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风电机组预留调频备用的可行性,提出不同风速区间风机组的动态减载策略;2)根据风机通过超速控制实现可变虚拟惯量,获取考虑系统惯性需求的风机减载水平约束;3)将火电机组备用容量按响应时长细分为分钟级和秒级,提出对不同时间尺度备用间进行升、降级的调度策略;4)以电力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建立考虑多时间尺度风火电资源的日前‑日内联合调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调度方案,包括火电机组的启停、出力、备用以及减载水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兼顾风电调频力度与经济性、增强备用灵活性、减少备用冗余、平滑调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0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001034.8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惯量虚拟配置装置及对拖实验平台,属于电气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惯量虚拟配置装置,包括:惯量模拟电机;惯量模拟电机驱动器;以及储能元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拖实验平台,转动惯量虚拟配置装置;原动力模拟装置;发电机或负荷模拟装置;以及连轴机构。本发明可以更逼真的模拟物理转动惯量的性质,除了实验平台的加速/减速动态性能达到预期,可以避免常规惯量模拟方法对并网点功率的不必要影响、及与原有控制产生交互的问题,且本发明方案在储能元件容量容许的情况下可实现对拖平台停机过程中的能量回馈式电磁制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