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14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37313.9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nventor: 强倩 , 朱天 , 黄亮 , 李高超 , 涂登彪 , 周立 , 王博 , 黄恬 , 熊颖 , 程冕 , 戴光耀 , 周炎龙 , 陈万祺 , 戚艳红 , 张阳 , 张明远 , 郝劭辰 , 龙欣健 , 于天鹤
IPC: H04L67/1074 , H04W8/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其中所述的方法包括:将传输数据生成为多个数据块;根据传输顺序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块及其他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对应的差异信息,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基于第一数据块及其他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对应的差异信息获取所述传输数据;本公开的方法,能够通过所述差异信息的方式传输构成传输数据的数据块,减少了数据的传输量,降低了端到端的带宽需求,进而节约了数据传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54410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315093.X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Q30/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社交用户的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关注对象组信息以及第二用户的第二关注对象组信息之后,可以基于第一关注对象组信息与第二关注对象组信息的匹配关系,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先收集的各用户的各自关注对象,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在后续获取到针对关注对象的数据信息时,可以针对性的推送给有对应关系的用户。
-
公开(公告)号:CN114756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958374.4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29 , G06F16/21 , G06F16/22 , G06F40/126 , G06F2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量轨迹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粒度对二维空间进行分割,得到若干离散化的区块;选择若干字符与所述区块对应,得到相应字符集;对运动体的轨迹以相同时间序列进行采样,得到轨迹信息字符串。该系统包括空间分割模块、区块符号化模块、轨迹信息采集与生成模块。该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处理器和存储器。采用本本发明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能够对海量运动体的轨迹进行字符串化、数据压缩和脱敏、存储优化和分析,实现高效存储和分析海量轨迹信息,具有存储开销低、能够对轨迹进行查询与分析的优势,同时具有一定的隐私保护功能,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555081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314444.5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社交互动的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组中,各用户的互动对象信息,并在当检测到存在相同的互动对象信息时,根据各互动对象信息的信誉度评级,筛选相同的互动对象,生成第一对象组。再基于第一对象组,生成第二用户组后,建立第二用户组中,各用户的对应关系,以将各对应关系添加至用户数据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先收集的各用户的对参与互动内容信息的信誉度评级,获取同一互动对象以及同一评级下的多个用户信息,并建立该各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在后续检测到互动对象生成数据信息时,根据该互动对象对应的用户关系,将其推送至对应的用户。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483554.1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40/242 , G06F40/284 , G06F40/2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限定领域的分词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限定领域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中的命名实体进行识别,并抽取出数据中的实体词汇,得到命名实体识别结果;基于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计算限定领域语料中的特征信息,并根据得到的特征信息构建新词发现模型,利用新词发现模型对语料库中的新词进行识别,以获取新词数据组;利用所述命名实体识别结果及常用词词典对获取的新词数据组进行过滤,排除掉常用词汇和实体词汇,以获取并确认敏感词,并基于确认后的敏感词建立敏感词库;结合敏感词库中获取的敏感词信息和命名实体识别结果进行分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限定领域中分词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8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958370.6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青海省公安厅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21 , G06F16/22 , G06F16/2457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迁移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模型,假定时间和空间均离散且不可无限分割,得到长安离散时空模型;编码,选择一定数量Unicode字符,逐一关联所述位区,得到位图;运算,对所述位串进行运算,返回相应结果。该系统包括模型构建模块、编码模块、运算模块。该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处理器和存储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能够对海量用户的行程轨迹进行数学描述、数据脱敏、存储优化和计算加速,实现高效提取空间模式特征,具有存储开销低、计算速度快的优势,同时具有一定的隐私保护功能,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21626.X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安全动态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包括采集装置、校准装置、核验装置、处理装置、预警装置和处理器,采集装置对知识图谱的元素进行安全网络的搭建;校准装置基于采集装置搭建的安全网络,并对各个组件的元素进行操作数地址的校准;核验装置对安全网络进行模拟核验;处理装置对采集装置、校准装置和核验装置的数据进行处理;预警装置从防护设备或路由设备的安全应用接收接入公共网络的请求,基于所接收的请求参数和针对无线网络的安全策略,向防护设备或路由设备的安全应用发送安全动作。通过校验机构还对用户指令的步长进行核验并带入异常值评估函数中,并基于不同的异常值进行监控,提升系统的防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4207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321883.1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G网络环境下的信令面与用户面关联数据维护方法。本方法为:1)设置上行关联数据表和下行关联数据表;2)判断收到的s11数据包对应的关联数据的操作类型,如果是新增或更新操作,则转3);3)判断关联数据的数据类型,如果是F‑TEID和eNodeB隧道IP地址,则转4);如果是F‑TEID和PGW隧道IP地址,则转5);4)在上行关联数据表中查找到与当前关联数据的F‑TEID和eNodeB隧道IP地址匹配的信令面数据则转5),否则执行6);5)根据该s11数据包的信令面数据从下行关联数据表中找到与其对应的下行数据并更新;6)新建信令关联存储节点,将上行关联数据插入到上行关联数据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9321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84889.2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Q10/06 , G06F16/735 , G06F16/951 ,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移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影响力评价系统,属于数据挖掘技术领域。本方法充分考虑了移动短视频应用域内数据和多元化的域外新媒体平台数据,分别采集移动短视频应用域内的用户基本信息、短视频信息以及域外平台关联账号的粉丝数信息等,设计评估算法分别计算基于短视频质量的域内影响力值和基于传播潜力的域外影响力值,通过一定的权重合成最终的用户影响力值。所述方法对已有的单一平台数据来源的评价方法作出改进,考虑用户的跨平台传播潜力,以适应新媒体平台“矩阵式”传播的新形势,提高对移动短视频用户影响力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实现评价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实时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05441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315093.X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Q30/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社交用户的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本申请中,在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关注对象组信息以及第二用户的第二关注对象组信息之后,可以基于第一关注对象组信息与第二关注对象组信息的匹配关系,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先收集的各用户的各自关注对象,建立各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在后续获取到针对关注对象的数据信息时,可以针对性的推送给有对应关系的用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