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4606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21140.2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山东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角钢补强耗能的输电塔加固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装置定位杆和加固角钢;所述装置定位杆两端对称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所述装置定位杆两端的每组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用于夹持所述加固角钢和待加固主材的两个直角边;所述加固角钢的内侧和所述待加固主材的内侧相对设置;本公开无需现场对输电塔的原材料打孔,有效避免了待加固的输电塔位于地处偏远时,因施工用电的获取存在很大的困难,而导致的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本公开无需对原有的受力构件进行临时拆卸,避免局部区域产生复杂的应力重分布后,导致输电铁塔在加固过程中处于危险状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34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85528.6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膨胀土遇水过程中不同深度处膨胀量的量测方法,属于基础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在待测场地范围内,选择不同点,钻出不同深度的孔;(2)在每个所述孔内埋设单点沉降仪,将所述单点沉降仪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3)采集每个所述单点沉降仪的初始读数h2,并量测每个所述单点沉降仪的顶部高程初值h1i;(4)进行浸水,采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浸水过程中膨胀土的膨胀量;(5)浸水稳定后,采集每个所述单点沉降仪的终点读数h3,并量测每个所述单点沉降仪的顶部高程终值h1t;(6)试验结束。本发明方法能够更好地指导输电线路膨胀土地基上基础建设的工程实践,简单易行,量测准确,经济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990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59820.3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变权的变电站中新技术的适用性分析方法,包括:构建变电站中新技术的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每一新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赋权方法为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评价指标赋权,来获取该新技术中各评价指标的多个权重;根据各新技术中各评价指标的多个权重,利用博弈论获取各新技术中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利用变权理论对各新技术中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进行动态修正,得到各新技术中各评价指标的修正权重;根据各新技术的各评价指标值和各新技术中各评价指标的修正权重,利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和TOPSIS法,获取各新技术的适用性值。本发明可为变电站扩展方案的比选提供更精准、有效的决策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0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58855.8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大连优冠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河南四达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 G01H17/00 , G01D21/02 , G06F18/2321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铁塔灾变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应力分析的输电铁塔灾变动态监测方法,包括:获取输电铁塔顶部的振动数据以及与输电铁塔相连的每个导线的第一振动数据,获取输电铁塔若干环境参数数据;获取每个环境参数数据对振动数据的第一影响程度;根据振动数据、第一影响程度及环境参数值变化量,获取输电铁塔顶部在未来时刻的预测应变值;根据预测应变值对输电铁塔进行灾变动态监测。本发明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灾害预警,提高了输电铁塔灾变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32129.9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天地云地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牛凯 , 陈晨 , 张亮 , 闫向阳 , 徐尉豪 , 郭飞 , 殷毅 , 翟孟琪 , 谭磊 , 孟鹏燕 , 钱小将 , 肖加强 , 李元熙 , 郭文峰 , 王子叶 , 肖龙 , 喻萌萌
IPC: G06F16/29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地理数据的地形地貌信息模型构建方法,通过设计一种新的数据整合框架,使得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地理数据能够高效、便捷地进行整合与处理。该框架将允许算法自动识别数据类型,实时转换数据格式,从而降低人工参与,提高数据整合的效率和准确性,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该基于多源地理数据的地形地貌信息模型构建方法,通过设计一种新的数据整合框架,使得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地理数据能够高效、便捷地进行整合与处理。该框架将允许算法自动识别数据类型,实时转换数据格式,从而降低人工参与,提高数据整合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52264.7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大连优冠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南四达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8 , G06F18/2113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铁塔结构时变可靠性的高精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参数类型和其对应的参数值;根据输电铁塔每次维修时,维修前的稳定度和维修后的稳定度以及维修前后相同天数参数值的变化得到每个参数类型在每次铁塔维修时的异常表现度;以此确定每个参数类型的异常参数;根据异常参数之间的时间差异和异常表现度获取参数类型的时变关联度;基于当前时刻的月份,通过上一年相同月份的维修次数占比以及与相邻月份的维修次数差异获取当前时期环境因素对于铁塔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异常表现度和时变关联度确定重点参数类型;基于重点参数类型获取可靠性程度,完成可靠性分析。本申请提高了精度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636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36048.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风车式复合防鸟装置,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与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竖杆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中部通过主动齿轮与外套管相连,所述外套管与U型底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顶部连接转动杆。所述外套管可以绕轴线自身转动,所述外套管中部连接转动反光部件,所述外套管顶部连接盒型结构,所述盒型结构与转动部件相连,所述盒型结构内部设有装载驱鸟剂的容纳盒和装载盒,所述容纳盒外侧设有盖板控制装置,所述盒型结构内部设有控制器,盒型结构的尾端连接尾翼,盒型结构上方连接防鸟的倒刺,倒刺呈放射状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51740.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变电站交流电源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该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变电站交流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搭建模块、站用变容量选择模块、回路负荷电流计算模块、交流电缆空开选型模块及校验模块;系统搭建模块,用于搭建变电站交流电源系统及数据库;站用变容量选择模块,用于基于变电站负荷总容量选取站用变容量;回路负荷电流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变电站回路负荷电流筛选断路器型号;交流电缆空开选型模块,用于基于短路电流筛选电缆型号。本发明通过构建完整的交流系统结构和数据库,实现了各类电力设备和数据的全面集成与信息共享,解决了传统系统中信息孤岛和数据割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098074.7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碳排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的智能碳排放降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变电站参数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和预测优化设备,所述变电站参数收集包括:变电站的电力负荷和电网数据的收集,所述电力负荷为变电站的所有变压器、开关、母线、电容器等设备在通电状态下的运转状态、运转过程中的具体功率以及运转所需要的具体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该一种基于变电站的智能碳排放降低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利用变电站的数据和智能算法,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变电站的碳排放量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这意味着在变电站运行时,系统能够不断监测碳排放情况,并自动采取措施来减少排放,从而降低环境影响和改善空气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07943.3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Inventor: 闫向阳 , 齐桓若 , 康祎龙 , 陈晨 , 郭飞 , 张亮 , 宋景博 , 宋晓帆 , 郭放 , 郭夫然 , 刁旭 , 王顺然 , 李凯 , 裴浩威 , 牛凯 , 张金凤 , 韩云昊 , 杨梓帅 , 米阳 , 李春煦
IPC: H02J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126 , H02J3/46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分布式光储参与配电网改进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遗传算法改进的BP网络光伏功率预测模型,通过BP神经网络自适应确定遗传算法的变异率,获取光伏出力功率预测结果;考虑线路损耗最低、节点电压偏差最低和光伏利用率最高设定目标函数,并基于设定的目标函数,考虑负荷和储能接入配电网中,同时设定模型约束条件,建立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求解算法求解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最优控制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配电网灵活性、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