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8951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018037.X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地震同相轴追踪技术获取不同地层对应的同相轴,然后基于该同相轴实现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提取;对于地震记录中的每一个同相轴,分别利用期望子波谱与所提取同相轴的子波谱生成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并将同一地震道上不同同相轴的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组合得到整个地震道的反褶积因子,最终基于反褶积因子实现反褶积计算过程。本发明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取不同地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子波谱,并结合不同地层的特征实现有针对性的反褶积处理,使地震记录分辨率更高,更能适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需要,为后续地震勘探的处理及反演解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7253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14597.8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刚性连接的海底地震仪投放支撑装置,属于海底地震监测领域。它包括主体支架、底盘、侧面支撑杆、侧面罩、防卡竖管、海底地震仪、金属丝熔断装置、金属丝、绳索;主体支架以焊接方式连接而成,底盘位于主体支架底部中央位置,侧面支撑杆均布于主体支架四周,与主体支架底面呈60°夹角,防卡竖管垂直安放在海底地震仪四周,侧面罩呈锥形与侧面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海底地震仪立于底盘上方,通过绳索固定,金属丝熔断装置安装在海底地震仪上方,作为海底地震仪的释放装置,绳索用来把海底地震仪固定在底盘上。主要用于海底地震仪的布放与回收,能够有效提高海底地震仪抗撞击、抗冲刷、抗拖网等能力,具备维持海底地震仪正常工作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5185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11327056.8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拟空间域声波方程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其主要思想是将常规声波方程变换为拟空间域声波方程,从而使空间域的等间隔的“距离”网格步长转化为可非等间隔的“传播时间”步长,由此人们可在严格定义速度模型的基础上精确计算速度界面两侧的“传播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该方程及其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的2N(N为正整数)阶精度有限差分表达式,基于此可实现逆时偏移过程中地震波的有限差分波场延拓。本发明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常规声波方程在逆时偏移剖面中速度界面形态畸变的问题;此外,基于拟空间域声波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可明显弱化界面假散射和层间反射波,从而进一步提高偏移成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05185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27056.8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5 , G01V1/302 , G01V2210/51 , G01V2210/6222
Abstract: 一种基于拟空间域声波方程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其主要思想是将常规声波方程变换为拟空间域声波方程,从而使空间域的等间隔的“距离”网格步长转化为可非等间隔的“传播时间”步长,由此人们可在严格定义速度模型的基础上精确计算速度界面两侧的“传播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该方程及其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的2N(N为正整数)阶精度有限差分表达式,基于此可实现逆时偏移过程中地震波的有限差分波场延拓。本发明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常规声波方程在逆时偏移剖面中速度界面形态畸变的问题;此外,基于拟空间域声波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可明显弱化界面假散射和层间反射波,从而进一步提高偏移成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53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445422.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水下移动平台的水声阵列装置,所述水声阵列装置与所述水下移动平台连接;所述水声阵列装置包括:外挂自容式采集舱、多通道水听器线列阵以及挂载机构;所述外挂自容式采集舱通过所述挂载机构外挂固定在所述水下移动平台上;所述外挂自容式采集舱与所述水下移动平台连接,所述外挂自容式采集舱还与所述多通道水听器线列阵连接。本发明所述装置在深海海域进行地震探测作业时,避免了大深度海水对声波的大幅度衰减,提高了地震探测分辨率,增加地层穿透深度。本发明所述装置应用于水声学调查时,方便的控制水下移动平台航行并移动到另外位置的海底再次静止,节省了水声阵列回收与再次布放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445428.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852 , G01V1/3861 , G01V2210/1297 , G01V2210/6161 , H02J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移动平台的声源装置,所述声源装置包括外挂式声源舱、挂载机构以及多电极发射阵列机构;所述外挂式声源舱通过所述挂载机构外挂固定在所述水下移动平台上;所述外挂式声源舱还与所述多电极发射阵列机构连接;通过将所述外挂式声源舱中的电能传输到所述多电极发射阵列机构后快速释放转化为声能,激发声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声源装置,在深海海域进行地震探测作业时,由于声源近海底拖曳,相比于海面声源,避免了大深度海水对声波(特别是高频声波)的大幅度衰减,提高了地震探测分辨率,增加了地层穿透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6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84096.3
申请日:2016-02-06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22 , G01N29/04 , G01N29/223
Abstract: 压载贯入式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包括外支撑机构、贯入驱动机构和监控测量机构三部分;外支撑机构包括由螺栓紧固的多边形支撑架和导向管;贯入驱动机构包括起吊头、导向杆、活动压盘、安装法兰、压载铅块和探杆等组件;监控测量机构包括状态监测传感器组件、声学传感器组件、监控测量电路组件;根据本测量装置与甲板控制平台之间是否有通讯缆连接,分别采用实时监控模式和自容模式完成测量过程。显然外支撑机构保证了测量装置在海底坐底时的稳定性,导向管和导向杆的配置使得探杆带动声学换能器更平稳地贯入沉积物中;基于测量装置在海底状态参数的采集来自动判断和控制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过程;监控测量机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4995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02196.7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B63G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片式载重块及其装载机构,其载重块由载重片堆叠而成,载重片上、下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销与定位槽,中间设置有U形通道,U形通道内部设置带有螺纹的圆形通孔,可选择与柱塞锁紧机构啮合,对载重片进行限位;装载机构包括底座、导柱、支撑框架、上盖、挂钩,底座、支撑框架、上盖固定与支撑载重块,导柱贯通于载重片的U形通道中间,将载重片串接成一体,导柱与最上层载重片结合处设置锁紧螺母,限制载重片位置的偏移。本发明解决了原有压载机构安装复杂、效率低下且危险性高的问题,具有制造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简便、效率高效、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41213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0822.8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青岛科技大学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热液抽吸采样和热液培养分析设备的一种深海热液转移储存装置,用于较长时间保温、保压储存热液样品,为后续分析提供真实的热液样品,根据需要分时、分批转移样品。本发明采取双层筒体,内层筒体缠绕加热电阻丝,外层筒体涂覆保温层材料;储存腔活塞和蓄能保压腔活塞之间充满纯净水;手动取样阀连通储存腔,与热液采样器的样品出口、热液培养分析设备的样品入口配合;氮气增压泵连通蓄能保压腔,储存腔内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电阻丝连接控制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在转移热液样品存在的不保温,不适于较长时间保真储存,不能对一次采样进行较长时间间隔的多次、多种分析处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102255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1198748.7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B63B9/00
Abstract: 一种海底深拖拖体,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资源勘探装备领域,它包括顶盘、底盘、信号源、拖体骨架、平衡尾翼、拖曳连接件、电气枢纽接驳盒及防松卡扣;顶盘位于骨架上端;底盘、信号源位于拖体骨架下端,底盘与骨拖体架以嵌入式方式通过防松卡扣连接,信号源与底盘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平衡尾翼采以模块化的方式安装于骨架尾部;所述拖曳连接件与拖体骨架的连接位置具备可调节性;所述电气枢纽接驳盒置于骨架前端,与骨架通过卡扣连接。主要调查设备搭载沿拖体航行方向中心线布置、优化迎流面设计、添加模块化尾翼,使拖体在受船舶颠簸影响时的拖曳稳定性有所提升,使深海勘查质量大幅度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