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端电感选频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662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329349.5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副端电感选频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属于无线能量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固定结构只能选择性的给指定需要充电的负载充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发射装置的电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N个能量接收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N个负载的电信号输入端,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通过耦合方式无线连接;能量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端变换器和无线能量发射电路,每个能量接收装置包括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和接收端变换器,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包括电容装置和电感装置,电感装置包括支路选择器和电感控制电路,电感控制电路包括N条电感支路。本发明用于单能量发射端和多能量接收端的负载充电系统。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无线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903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35369.4

    申请日:2014-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05 H02J7/025 H02J7/045

    Abstract: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无线充电方法,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充电方法不安全、易老化、不便捷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充电方法具体过程为:根据初始工作频率采用初始充电电流对负载进行充电;控制器根据负载获取系统的谐振频率,根据该谐振频率获取参考充电电流;根据参考充电电流控制能量接收装置为负载进行恒流充电;判断充电电压是否小于参考充电电压上限,如果否则通过能量接收装置中的BUCK电路降低输入直流电压后对负载进行恒压充电;判断输入直流电压是否大于阈值,如果否则调节谐振频率为负载进行涓流充电。本发明用于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自动计费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89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4046.3

    申请日:2014-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169 Y04S30/14

    Abstract: 无线充电自动计费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无线充电缴费系统不够智能化和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无线充电自动计费系统,包括多个铺设于无线充电区域的能量发射装置,能量发射装置同时与电网和充电监控装置相连接,电动汽车上安装有能量接收装置和ID遥控器;能量发射装置包括LC谐振电路、电能变换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控制器。电能变换模块包括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整流电路通过电源线与电网相连接,整流电路将电网提供的电能整流为直流电,逆变电路接收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并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LC谐振电路。本发明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

    便携式无线照明装置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0288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94050.X

    申请日:2014-09-24

    Abstract: 便携式无线照明装置,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LED照明装置触点裸露引起触电危险,并且灯座固定导致便携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照明装置和能量发射装置,能量发射装置安装于屋顶或墙体上,能量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电路和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安装于能量发射装置的表面;照明装置包括第二磁性元件、能量接收电路、调光电路、调光控制电路和LED灯,调光控制电路包括天线,第二磁性元件安装于照明装置的灯头上,调光电路根据调光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将直流电转换为电能提供给LED灯,调光控制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外部遥控器的控制信号,照明装置通过第二磁性元件吸附于第一磁性元件的表面。本发明用于无线照明技术中。

    空载时屏蔽电磁辐射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67830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24721.5

    申请日:2014-08-26

    Abstract: 空载时屏蔽电磁辐射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无线能量传输装置不能在空载时屏蔽电磁辐射的问题。本发明的发射电感模块包括发射平板磁芯和发射电感线圈,发射平板磁芯围绕在发射电感线圈的周围,接收电感模块包括接收平板磁芯和接收电感线圈,接收平板磁芯围绕在接收电感线圈的周围;当负载侧无负载时,发射谐振装置发出的电磁能屏蔽于发射平板磁芯内,当负载侧有负载时,发射平板磁芯进入完全饱和状态,接收谐振装置能够接收发射谐振装置发出的电磁能。本发明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

    能量和信息双向无线传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299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28189.X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能量和信息双向无线传输的方法,属于无线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无线传输技术无法在实现能量双向传输的同时实现信息双向传输的问题。本发明基于无线传输系统实现,该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网侧无线能量装置和负载侧无线能量装置,网侧无线能量装置的电信号输入端与电网的电信号输出端耦合连接,网侧无线能量装置与负载侧无线能量装置通过磁耦合方式无线连接,负载侧无线能量装置连接负载;所述网侧无线能量装置包括第一DC/DC变换电路、第一变换器、第一谐振电路、第一控制器和第一传感器;负载侧无线能量装置包括第二DC/DC变换电路、第二变换器、第二谐振电路、第二控制器和第二传感器。本发明用于无线传输中。

    副端电容选频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662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29350.8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副端电容选频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属于无线能量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固定结构只能选择性的给指定需要充电的负载充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能量发射装置的电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N个能量接收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N个负载的电信号输入端,能量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通过耦合方式无线连接;能量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端变换器和无线能量发射电路,每个能量接收装置包括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和接收端变换器,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包括电容装置和电感装置,电容装置包括支路选择器和电容控制电路,电容控制电路包括N条电容支路。本发明用于单能量发射端和多能量接收端的负载充电系统。

    副端电感选频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662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29349.5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副端电感选频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属于无线能量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固定结构只能选择性的给指定需要充电的负载充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发射装置的电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N个能量接收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N个负载的电信号输入端,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通过耦合方式无线连接;能量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端变换器和无线能量发射电路,每个能量接收装置包括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和接收端变换器,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包括电容装置和电感装置,电感装置包括支路选择器和电感控制电路,电感控制电路包括N条电感支路。本发明用于单能量发射端和多能量接收端的负载充电系统。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3632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310003541.5

    申请日:2013-01-06

    Abstract: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属于能量传输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无线供电技术存在供电不稳定、不能长时间可靠运行,以及难以利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同时给多个不同电气设备供电的问题。它的变频电路用于将该电源装置提供的电能转换为发射端交流电提供给能量发射端装置,能量发射端装置用于将发射端交流电以无线方式传输给能量接收模块。能量接收模块至少包括一个负载单元,负载单元包括能量接收单元和与能量接收单元相连接的负载装置,能量接收端装置用于给控制电路和能量变换电路提供电能,控制电路用于给能量变换电路提供控制信号,能量变换电路用于给负载装置提供电能。本发明适用于需要无线能量传输的场合。

    一种偏移增强型动态无线充电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682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010448158.0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移增强型动态无线充电结构。所述电网与功率因数校正PFC/主动式功率因素校正APFC相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PFC/主动式功率因素校正APFC与高频逆变器相连接,所述高频逆变器与补偿拓扑Ⅰ相连接,所述补偿拓扑Ⅰ与耦合机构相连接,所述耦合机构与补偿拓扑Ⅱ相连接,所述补偿拓扑Ⅱ与高频整流器相连接,所述高频整流器与电池相连接。本发明用以提高接收线圈偏移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