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法的单相电力变压器的漏磁场及绕组振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6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77753.6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公开了基于镜像法的单相电力变压器的漏磁场及绕组振动处理方法,方法中,单相电力变压器的变压器铁心窗等效为开有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孔的均匀铁磁材料。铁心窗内部的载流导体来回反射形成多组镜像电流,变压器铁心窗内的磁场转变为实际载流导体和这多组镜像电流共同产生的磁场;基于右手螺旋关系的直角坐标系生成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基于变压器绕组自身参数建立变压器铁心窗二维等效模型,通过计算方格中各个点的漏磁场得到变压器铁心窗中整体的漏磁场分布以及绕组径向与轴向的漏磁场分布规律;计算位于漏磁场中电流元的电磁力,根据绕组结构等效为集中等效质量块,建立表征绕组轴向振动的离散动力学模型,得到包含上下压板和n个线圈的动力学方程。

    基于倏逝波法的气体绝缘设备气体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4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74924.2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倏逝波法的气体绝缘设备气体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气室,与所述气体绝缘设备之间形成气体循环;光纤环路,由光纤、传感光纤、两个耦合器连接构成,所述传感光纤被剥掉涂覆层的部分密封在所述气室内;激光器,其设定频率和占空比的脉冲激光信号经过所述隔离器耦合进所述两个耦合器中的一个,所述两个耦合器中的另一个将所述传感光纤射出的光信号部分耦合进探测器;网络分析仪,调制所述激光器发出的连续激光信号,得到所述设定频率和占空比的脉冲激光信号,同时接收所述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以及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计算出气体浓度。本发明可以用于气体绝缘设备运行状态的评估时的气体检测。

    一种500kV串补系统火花间隙的自触发电压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991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511349.7

    申请日:2013-10-2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500kV串补系统火花间隙的自触发电压整定方法。串补系统火花间隙的结构包括有自触发型主间隙设备G1、G2,密封间隙设备TRIG1、TRIG2,限流电阻器R1、R2,脉冲变压器T1、T3;高绝缘脉冲变压器T2 、T4;均压电容器C1、C2、C3和C4,本发明串补系统火花间隙的自触发电压整定方法是:依据串补额定电压的1.8p.u.调整每个主间隙设备G1、G2的单个闪络间隙距离,使闪络间隙自触发电压高于并联支路上两个触发间隙的自触发电压之和。本发明可有效减少串补系统运行过程中火花间隙的自触发,并解决了闪络间隙半球形石墨电极表面积污引起的自触发电压下降的问题,实现串联火花间隙自触发电压的自保护功能。

    一种基于扫频法的大型电力设备阻抗特性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7147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209122.2

    申请日:2012-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扫频法的大型电力设备阻抗特性测试方法,属于电力设备测量技术领域。本方法适用于大型电力设备的阻抗测试,通过测量信号源内阻与被测设备的分压比,以获得外电路的阻抗特性,具有频带较宽,精度较高,所受干扰小等特点。本方法的测量过程包含设备连接、电缆参数标定、阻抗测量和后处理计算等四个步骤;测量考虑了仪器内阻和电缆阻抗,通过波过程理论,从测量阻抗反推出受试设备特征阻抗;测量系统包括阻抗分析仪、测量工具包和同轴电缆等。本发明方法降低了测试干扰和引入的误差,提高了阻抗的测量精度。

    一种两相浸没式液冷装置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1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6559.3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相浸没式液冷装置,用于散热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密闭容器,密闭容器内设置有冷却液;冷凝循环机构,冷凝循环机构用于冷却密闭容器内的冷却液;热源,热源浸没于冷却液内;运动机构,运动机构包括运动部和驱动部;运动部至少有部分浸没于冷却液内,运动部的浸没部分与热源连接固定;驱动部与运动部传动连接,驱动部的传动用于移动和/或转动热源,以改变热源周边冷却液的分布。驱动热源移动后,热源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使得热源从原来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中,且带动其周边的冷却液运动,避免冷却液一直静止不动,提高冷却液的热传递能力,进而提高两相浸没式液冷的散热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