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266809U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20610651.6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闸闸室以及水闸,所述水闸闸室(1)包括预制底板(10)和支撑于所述预制底板(10)的多个预制边墩(12),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边墩(12)相对且间隔设置以能够使得流经所述水闸闸室(1)的水通过。该水闸闸室的底板和支撑在底板上的边墩通过预制的方式制备成型,然后将预制成型的底板和边墩进行现场装配,由此缩短了水闸闸室的建造工期。由于所述水闸中设置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闸闸室,因此提高了水闸建造的效率,缩短了水闸建造工期,并且提高了水闸的整体的稳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169684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736509.6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PCCP管道张拉装置,该张拉装置包括第一部、第二部、驱动件和支撑件,驱动件(1)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件上,容纳通道(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一端口和位于第二部上的第二端口,第二部用于顶靠在PCCP管道锚固结构的锚板(13)上,第二部和安装于锚板的夹片(4)之间形成有间隙以允许夹片朝向第二部移动,钢绞线(2)从第二端口穿入容纳通道并从第一端口穿出容纳通道,第一端口设置为能够连接工具夹片(5),驱动件连接第一部,驱动件能够在从第二部到第一部的方向上运动以带动第一部远离支撑件。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张拉装置,在进行张拉时能够避免钢绞线被刮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55004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747064.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市南水北调干线管理处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奇 , 沈来新 , 石维新 , 窦铁生 , 王东黎 , 杨进新 , 刘江宁 , 张海鹏 , 温苏伟 , 赵丽君 , 程冰清 , 张岩 , 吕兵 , 李记兴 , 刘金玲 , 温朝臣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PCCP管道预应力加固结构,该PCCP管道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管道(1)、缠绕于管道外周上的钢束(2)、设置在管道上的垫板(3)以及设置在垫板上的锚固部,锚固部具有沿管道的周向依次分布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锚固部上设置有底部凹槽(13)、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钢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侧面穿过第一通孔并缠绕管道,第二部分从第一侧面穿过底部凹槽并缠绕管道,第三部分从第一侧面穿过第二通孔。本申请使得钢束沿锚固部的通孔的方向延伸,以缓和钢束和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的端面的棱边之间的接触,避免钢束在张拉过程中的破损和应力集中。
-
公开(公告)号:CN206418488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408938.8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及其连接件。该连接件(100)包括:一对固定板(101),该对固定板(101)沿纵向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地间隔设置;隔板(102),该隔板(102)沿纵向方向延伸且连接在所述一对固定板(101)之间,在所述隔板(102)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一对插槽(103),该插槽(103)沿纵向方向延伸且相对地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区域的所述固定板(101)的内侧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使用方便且连接强度好,可以使地下连续墙接头处承受各种外力的能力与墙体相当,进而可充分发挥多段墙体整体受力优势,更好地保障墙体结构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5387692U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20123953.1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坝体和河道跌水,所述坝体包括至少通过石笼(1)堆叠设置形成的坝层(2),其中,所述石笼(1)包括笼体(11)、装填至该笼体(11)内的块状物料(12)以及灌注至该笼体(11)内的胶凝材料(13),该胶凝材料(13)至少充填相邻所述块状物料(12)之间的缝隙以将所述笼体(11)内的所述块状物料(12)粘结为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灌注有胶凝材料(13)的石笼(1)形成坝体和河道跌水,可以在工期紧张或抢险工程中首先使装填有块状物料(12)的笼体(11)发挥作用,能够在水下快速施工;待汛期过后的干场条件下灌注胶凝材料(13),因而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780858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33323.X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基坑,所述防水基坑包括沿基坑(2)的轮廓施工的地下连续墙(1)以及向基底施工的基坑封底结构,所述基坑封底结构与所述地下连续墙(1)接合,以使基坑的内部与外部隔离在所述地下连续墙(1)的先施工槽段(12)与后施工槽段(11)之间通过工字钢接头(3)形成接缝,所述工字钢接头(3)的朝向所述后施工槽段(11)一侧的翼缘长度要大于朝向所述先施工槽段(12)一侧的翼缘长度。基坑的内部与外部隔离,工字钢接头与后施工槽段之间形成弯曲的渗径,能够增加基坑内外侧渗水的难度,而形成全封闭的防水体系,可以有效的防止基坑内外地下水连通,有效避免了由于施工降排水造成的对基坑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1347454Y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20176755.7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安科管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F1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阴极保护测试探头。该探头包括:混凝土结构体,模拟混凝土管的混凝土芯;在混凝土结构体中设置彼此间隔开的处于无应力状态的第一钢丝、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多根电缆,包括第一钢丝电缆、参比电极电缆和辅助电极电缆,相应电缆的一端与对应第一钢丝、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分别电相连,而各电缆的另一端从混凝土结构体伸出;外护层,覆盖在混凝土结构体表面;所述混凝土结构体、第一钢丝、外护层均采用与所模拟混凝土管相同的材料。该阴极保护测试探头能够准确的测量混凝土管穿越不同物性的土壤环境时内部钢丝的自然腐蚀电位、阴极保护电位、腐蚀电流密度、腐蚀速率等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216866480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22967342.9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6B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的防火分隔装置。该防火分隔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综合管廊的附加设备的孔洞上的挡火板,所述挡火板的外侧设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用于盖在所述孔洞的端部,所述挡火板远离所述防滑板的一侧设有加强底板,所述挡火板与所述加强底板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挡火板和加强底板的形状可根据孔洞的实际形状进行设计,能够满足各类孔洞的需求,且在挡火板的一侧设置加强底板,增加挡火板的强度,避免挡火板在外力作用下损坏,挡火板的外侧设置防滑板,进而将挡火板密封在孔洞内,避免挡火板脱离孔洞,使得挡火板有效起到防火分隔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3597033U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22978218.8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埋式综合管廊,包括沿竖向分层布置的主舱区和端部分舱区,主舱区内形成有主舱室,端部分舱区位于深埋式综合管廊的竖向端部位置且形成有沿横向依次隔开布置的多个端部分舱室。本实用新型的深埋式综合管廊可充分利用主舱区上方或下方空间,即利用管廊的竖向端部空间形成端部分舱区,该端部分舱区相对于主舱区而言空间较小,但由于深埋式综合管廊的临时支护和永久结构均稳定性好,可在其内布置重量稳定管线或运行期受力变化较小管线。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深埋式综合管廊空间利用率高,无须为了增设舱室类型而过度扩大断面面积,有利于节省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1690834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325956.X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水带。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连接管、进水管和排气管;止水带本体,包括结构区和位于结构区两侧的防水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止水带本体内,所述连接管的上具有与所述止水带本体外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的防水区;进水管与排气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气管安装在所述止水带本体的结构区上且与所述连接管相互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止水带本体内部设置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置连接到防水区的出水口,在利用进水管对连接管施加水压,利用排气管排空连接管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内水压下降情况便可判断止水带的防水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