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2712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5926.X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B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序子集算法的SPECT成像方法。本发明的成像方法,将SPECT探测器和准直器排列成等边多边形设置在转动机架的通孔周围,多边形的边数对应一个子集内的角度数,旋转转动机架进行数据采集,每进行一次数据采集进行一次OS-EM迭代,进行OS-EM的多次迭代后,计算机重建出满足图像分辨率的图像。本发明采用SPECT探测器和准直器的多边形设置,搭配有序子集算法,通过硬件分组的方法,可以高效发挥该算法的优势,不需要采集全部360个角度,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光子计数,缩短了采集时间;其次,本发明采用转动机架,减少了探测器和准直器的需求量,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81592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100192.3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及其配准方法。本发明的图像配准装置包括:定位基座、封闭腔体、试管及密封盖;其中,封闭腔体固定在定位基座的一个侧壁上;试管为一端开口的细管,其中注有显影剂,放置在封闭腔体内,且试管的轴线平行于检查轴;密封盖将封闭腔体密封,在进行FMT配准时内部充满介质;定位基座采用不透明的材料;封闭腔体和试管采用透明的材料。本发明基于刚体配准,参数相对简单,配准精度高,并且可灵活、准确的实现四模态成像装置中任意双、三及四模态组合的配准,尤其提高了FMT与其他模态图像配准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73528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04837.3
申请日:2014-01-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束CT系统探测器几何校正装置及其校正方法。本发明的校正装置包括:校正板、调节台、探测器、X射线源装置和X射线源台;其中,X射线源台和调节台分别位于两端,X射线源装置位于X射线源台上;探测器的底面放置在调节台的水平的台面上,校正板位于X射线源装置和探测器之间放置在调节台的台面上;校正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形成通孔阵列,通孔为圆形,每个通孔的尺寸相同,并且轴向平行。本发明采用设置有通孔阵列的校正板,可以快速有效地对锥束CT系统的探测器进行几何校正,完全不需要计算,方便快速。本发明采用校正板,先对探测器的几何位置进行校正,然后再校正旋转台的位置,操作简单快速。
-
-
公开(公告)号:CN11789639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1535546.2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场和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的通信系统和方法,通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FPGA模块、存储器模块以及用户计算机;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磁共振数据,将采集的磁共振数据发送到FPGA模块;FPGA模块,用于对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储器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流水线分层调度机制,从FPGA模块调取预处理后的磁共振数据并存储,将存储的磁共振数据发送到用户计算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场和超高场的多通道磁共振成像中谱仪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系统,通过采用流水线分层调度机制,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时延问题,提升系统实时性和数据采集效率,扩展容量,满足了高场和超高场核磁信号的数据通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71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544882.3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超高场磁共振成像设备及总线系统,旨在解决基于传统的并行总线数据通信无法满足多通道需要处理数据的带宽需求以及传输速率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的总线系统包括:主控单元、网络接口单元、背板以及下级处理单元,背板包括并行总线,主控单元与网络接口单元通过串行总线连接,网络接口单元与背板连接,背板与下级处理单元通过并行总线连接。本申请通过并行与串行总线相结合的通信总线的通信连接,使得主控单元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有效提高传输速率,使下级处理单元能够满足多位数数据位宽数据的通信,提高通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07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910795223.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B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散斑衬比波形传导时间差的血液流速测量方法。本发明对配准后的图像分别进行血管分割和激光散斑衬比分析,得到血管分割图和激光散斑衬比图像;通过血管分割图得到血管段长度,通过激光散斑衬比图像得到激光散斑衬比波形,得到传导时间差,从而求得血液流速;进一步,通过血液流速和传导时间差进行动脉与静脉血管分类;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散斑衬比波形的信号质量,引入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进行噪声滤除工作;本发明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血液流速测量、脑部血液流速测量、微循环分析和液体传输等领域;能够实现更为精准的流速测量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49410.4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于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的主控系统,主控系统隶属于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还包括辅控系统;主控系统包括序列与数据交换区、微控制单元、存储区、可编程逻辑阵列、PNS和SAR值智能优化控制计算单元;PNS和SAR值智能优化控制计算单元用于接收微控制单元发送的温度变化数据,基于温度变化数据计算出PNS水平和SAR值,将PNS水平、SAR值分别与预设PNS阈值、预设SAR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控制操作。本申请通过实时地、准确地计算PNS水平和SAR值,并基于PNS水平和SAR值进行控制操作,能确保主控系统在应用于超高场磁共振成像时受试者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687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399033.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测器和发射成像设备。探测器包括多个闪烁晶体,多个闪烁晶体在横向平面内形成晶体阵列,晶体阵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上耦合有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端上耦合有多个第二光电传感器,每个闪烁晶体具有对应第一端的第一面和对应第二端的第二面,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闪烁晶体的其中一者的第一面上耦合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其中另一者的第二面上耦合有第二光电传感器,以使第一光电传感器与第二光电传感器错位设置。本发明提供的探测器通过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的错位设置实现了闪烁晶体的DOI计算,而且由于每个闪烁晶体至少耦合有一个光电传感器,这样的探测器对γ光子的检测灵敏度与常规探测器相近。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513946.0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6T17/00 , G06T7/33 , G06N3/045 , G06N3/044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4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光学相干血管造影成像方法。本发明利用OCTA设备采集得到的样品的OCT三维结构图像,生成网络模型训练所需的原始数据集,剔除配准效果较差的整组OCT结构图像,采用OCTA算法进行造影成像生成训练数据集,建立机器学习网络模型并训练机器学习网络模型,从而通过机器学习网络模型进行OCTA造影;本发明在OCTA领域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能够生成信噪比更高、血管连接度更好的血管造影图,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OCT图像中常见的散斑效应;标签图像是由算法自动生成,扩大了这一方法的适用性而不受到不同系统带来本身系统误差的影响;能够使用更小的探测功率进行成像减少伤害,或在成像时减少成像所需的数据量,能够更快的完成扫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