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环式真空泵回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14783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346829.1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液环式真空泵回水系统,它包括真空泵本体(1)和外接的气水分离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水分离器(8)的另一端与换热器(9)相连接,在所述的换热器(9)尾部接有增压泵(10),在所述的增压泵(10)上接有若干根管道与所述的真空泵本体(1)筒壁上的回水口(10.1)相连接,在每根所述的管道上接有流量监测装置(11),在所述的增压泵(10)后方的管道上接有压力监测装置(12);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受到工作液温度和汽化压力的限制,其腔体内部容易发生汽蚀的缺点,具有有效补充工作液量,降低液环温度的优点。

    凝汽器进水端弧面微漩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352118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1137456.9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凝汽器进水端弧面微漩导流装置,包括微漩导流板以及与所述微漩导流板配套使用的凝汽器进水端水室;所述微漩导流板贴合于所述凝汽器进水端水室;所述微漩导流板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圆孔,所述导流圆孔与所述凝汽器进水端水室上的凝汽器进水管相适应;所述微漩导流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导流凸起,所述弧形导流凸起与水流方向相反。所述微漩导流板为高分子树脂材料导流板。在凝汽器进水端设置微漩导流装置可以有效的优化凝汽器冷凝水进水室相关流场,在管束入口处增加冷凝水流速并形成漩流,可使胶球加速并准确进入管束内部,减少水室胶球停滞区域,解决了胶球清洗收球率低,凝汽器管束清洗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

    水平切向排气的液环真空泵端盖

    公开(公告)号:CN204532828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92454.3

    申请日:2015-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水平切向排气的液环真空泵端盖,它包括位于盖体(6)上的吸入口(1)和排出口(2),所述的吸入口(1)垂直于盖体(6)的方向接出,所述的排出口(2)水平于盖体(6)的方向接出,所述的排出口(2)的管径与吸入口(1)的管径尺寸相同,所述的排出口(2)的管道上部为圆形结构,所述的排出口(2)的底部为向下倾斜的扩径管结构,所述的排出口(2)与分配板排气孔(3)顶部相切;在盖体(6)内侧设置有分配板(4),在所述的分配板(4)上设置有分配板排气孔(3)和分配板吸气孔(5);它克服了现有的排气带水现象,电机功率大,具有减小由于真空泵叶轮及圆盘的汽蚀现象的优点。

    一种强排式前置混凝抽真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335626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1712796.0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强排式前置混凝抽真空系统,所述的凝汽器(1)顶部设置的第一气水出口(1.1)通过管道与前置混凝器(2)一侧设置的气水入口(2.1)相连接,所述的前置混凝器(2)顶部设置的第二气水出口(2.3)通过管道与所述的真空泵组(3)内设置的进气管(3.1)一端相连接;所述的进气管(3.1)另一端与真空泵本体(3.2)相连接,所述的真空泵本体(3.2)一侧通过管道与气水分离器(3.4)连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前置冷凝装置直连外部大气造成了凝汽器漏气风险,使其真空更难维持的缺点,具有通过排水泵强制排水的方式回流至所述的凝汽器,实现了资源再利用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