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85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93869.7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辐照后燃料芯体厚度测量方法、热导率测量方法及系统,厚度测量方法包括:采用检定合格的标准厚度量块对激光测厚平台进行水平度校正;校正完成后,测量得到未放置热导率试样的激光测厚平台高度;将热导率试样放置于所述激光测厚平台上,测量得到放置热导率试样的激光测厚平台高度,测量多次;根据多次测量得到高度测量平均值,将高度测量平均值减去未放置热导率试样的高度测量值,得到热导率试样的厚度测量值。本申请采用热室内激光测厚方式,实现了辐照后热导率试样热室内操作要求,大幅降低了高放射性试样对人员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了辐照后热导率试样的厚度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690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09114.7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UO2中空位型缺陷加速裂变气体迁移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UO2晶体学原胞,建立UO2超胞模型;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UO2超胞模型进行优化;基于优化后的UO2超胞模型,依次建立第一UO2超晶胞和第二UO2超晶胞;第一UO2超晶胞是含有一个裂变气体原子的UO2超晶胞,第二UO2超晶胞是含有一个裂变气体原子和一个O空位的第二UO2超晶胞;基于两种超晶胞,分别建立裂变气体原子在UO2中迁移前后的超胞模型,并对应计算裂变气体原子从迁移过程中的第一势垒、第二势垒;并分析辐照空位加速裂变气体迁移的微观机制过程。本发明解决尚不明确的UO2燃料中空位缺陷加速裂变气体迁移的微观机理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9993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93874.8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辐照后燃料芯体厚度测量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系统,所述厚度测量方法包括:将热导率测量完成后的热导率试样取出,转运至试样制备室进行金相试样制备;将制备好的金相试样转运至金相检查热室进行金相检测,并提取得到热导率试样的厚度测量值;判断金相图像中热导率试样的轮廓特性是否存在偏差,如果是则对厚度测量值进行修正;根据所述厚度测量值,计算得到热导率试样的厚度。本申请实现了热室内的辐照燃料芯体热导率试样的厚度测量,并且实验结果能够满足辐照后燃料芯体的热导率测量实验需求,从而为研究燃料芯体试样辐照前后的热导率变化规律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6046.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摩尔比高熵合金空位性质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法,涉及新材料点缺陷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FindIt软件查找等摩尔比高熵合金中每个金属单质的结构,得到晶格参数;2)利用ATAT软件寻找等摩尔比高熵合金的SQS超胞模型;3)利用VASP软件对SQS超胞结构进行优化;4)构建等摩尔比高熵合金空位模型;5)对金属单质及含空位的晶体模型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计算金属单质及所有含空位的等摩尔比高熵合金晶胞的能量;6)计算所有空位的形成能,并从局域环境中的不同角度分析空位的形成特点及对空位形成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揭示等摩尔比高熵合金中空位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648707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343900.5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6 , G01N23/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探针定性测试核燃料微区燃耗的方法,包括:获取核燃料样品的燃耗;基于电子探针测定所述核燃料样品表面至少两个待测区域的裂变元素钕含量,统计得到所述核燃料样品的平均钕含量,建立所述核燃料样品的燃耗与所述平均钕含量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测定所述核燃料样品表面微区处的钕含量,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即可计算得到所述微区处的燃耗。由于核燃料微区处钕含量能够准确反应该处的燃耗,且电子探针测试精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47560.5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0 , B08B5/04 , G01N23/2251 , G21F9/02 , H01J3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物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照后核燃料电镜样品表面裂变气体的热室内清除装置。本发明包括低真空舱、高真空舱、控制系统,所述低真空舱和高真空舱通过接口相连,所述控制系统与接口连接,控制接口的开闭;在低真空舱进行低真空粗抽后,当低真空舱和高真空舱的真空度达到目标值,打开低真空舱和高真空舱间的接口,通过样品杆将导轨上的样品台推入高真空舱内,进行高真空抽。本发明能够解决辐照后核燃料电镜样品测试的过程中,样品表面的裂变气体释放出来引起实验室污染,以及被电镜真空泵抽走造成电镜设备损坏的问题,能够高效、便捷地去除样品表面气孔内的裂变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81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558986.3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T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头康普顿探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单个CZT晶体内获取康普顿散射事件,由三维位置算法精确计算出康普顿相互作用位置及沉积能量;分布式探测能够实时优化确定康普顿相机的探测位置,并快速定位放射热点位置;通过接受多头康普顿相机的探测数据,为用户实时显示放射热区的能谱、放射热区活度等高线图、实时三维立体成像图等信息。以分布式探测的方式,克服了康普顿相机在轴向上的分辨率差、探测效率低的不足,实现了对未知辐射场的高轴向分辨率实时全三维立体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6718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47569.6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04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和材料辐照后检测与微观表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涂层材料扫描电镜样品的转运固定装置。本发明包括上顶盖、底座、固定夹具,所述上顶盖和底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夹具安装在上顶盖、底座之间;所述固定夹具用于夹持固定放射性涂层材料扫描电镜样品。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完成涂层样品横纵向的夹持,可有效减少实验操作人员在装样、转运、试验过程中的受照剂量,并同时减少在分析测试过程中射线对电镜设备的辐照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8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43903.9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02 , G01N1/28 , G01N1/32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研一体机制备辐照后弥散燃料纳米压痕试样的方法,属于核燃料及材料辐照后样品制备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样品且将样品转运至置有所述精研一体机的屏蔽环境中;将样品粘附于纳米压痕仪的样品台上,且将样品台装载于精研一体机的悬臂上;对样品进行逐层切割直至其高度为0.3~2mm停止;对切割完成所得样品依次进行研磨和抛光,将样品和样品台进行电连接;将样品和样品台电连接形成的整体从精研一体机的悬臂上脱落。采用该制备方法,可有效制备出表面光洁、导电性良好且厚度小于2mm,能够满足纳米压痕测试要求的辐照后强放射性弥散燃料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116189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80203.3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16C10/0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O2核燃料中孔洞迁移的相场模拟方法,通过耦合温度场T、浓度场cv以及非保守序参量场η,考虑孔洞迁移中的表面扩散和蒸汽传输扩散等行为,以及由于孔洞和基体热导率的不同,导致的温度梯度在孔洞处的畸变,实现了对UO2燃料中孔洞扩散的准确预测,为UO2燃料服役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孔洞扩散描述不准确和不全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