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6643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1052037.4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模拟体,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封头、压力壳体中段、压力壳体下段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连接压力壳体中段,所述压力壳体中段连接压力壳体下段,所述压力壳体下段连接下封头,所述压力壳体中段内设置中段筒体和波纹管,所述中段筒体下端连接波纹管所述压力壳体中段的壳体和中段筒体、波纹管之间限定了中段空腔;压力壳体下段内设置下段筒体;下段筒体内设置堆芯模拟体;所述压力壳体中段设置进口通道,所述中段筒体上设置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延伸到压力壳体中段的外壳;所述堆芯模拟体包括电加热元件;流体由进口管道流入,流过中段空腔后,进入下段筒体,流经堆芯模拟体并加热,后依次通过波纹管及中段筒体,最终经出口管道流出。本发明的模拟体能够有效地模拟反应堆内流道长度、流道横截面积以及表面热流密度,可用于新型反应堆安全及运行特性的验证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25726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809983.2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回路,包括热源流体回路和再循环水回路,所述热源流体回路为再循环水和给水提供热源,所述再循环水回路包括换热器、循环泵,换热器将湿蒸汽出口的湿蒸汽冷却成给定温度的饱和水后通过屏蔽泵分成冷回路和热回路,所述冷回路用于将温度较低的饱和水回流到U形管的冷端,所述热回路用于将温度较高的饱和水回流到U形管的热端。本发明所述试验回路不仅能够避免湿蒸汽在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在直接冷凝回路影响加热效果,而且通过屏蔽泵将饱和水分成将温度较高的饱和水分给热回路,通过热回路回到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内U形管的热端继续加热蒸发,提高了U形管热端的加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25726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809982.8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轴向预热器蒸汽发生器的试验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合理安排带轴向预热器SG模拟体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循环泵启动顺序,在升温过程中,对二次侧多次进行泄压的方式实现了无稳压器的SG模拟体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确定了SG试验中一次侧和二次侧的起泵压力,可以有效防止循环泵气蚀;明确了SG试验中一次侧和二次侧的起泵顺序,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局部升温过快;明确了二次侧建立初始液位的具体步骤,确保试验可以按照预定工况进行。本发明通过重新设计试验流程和步骤,在不能使用稳压器的带轴向预热器SG模拟试验中能够确保试验的正常开展,在SG相关模拟试验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19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009530.2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环路耦合导热的非能动余排排出系统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反应堆模拟体及一回路系统、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海水系统,其中:反应堆模拟体及一回路系统:用于模拟反应堆的在停堆或者工况事故状态下的热力学状态;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用于将反应堆模拟体及一回路系统产生的热量排出,将热量通过应急冷凝器传递给海水系统;海水系统:模拟海水输入,并将应急冷凝器的热量带走并排出。本发明通过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二次侧产生的蒸汽通过自然循环管道排放到应急冷凝器进行冷却形成欠热水的过程中增加一个余热排出回路控制阀门,从而可以模拟出多种工况下的余热排出情况,可以通过余热排出回路控制阀门调节出不同的排出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248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004909.8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反应堆一回路模拟试验装置热边界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反应堆模拟体、堆芯模拟体,反应堆模拟体上设有压力测量装置,反应堆模拟体的进口端分别设有反应堆进口温度测量装置和流量测量装置,反应堆模拟体的出口端设有反应堆出口温度测量装置,通过获得反应堆模拟体的进出口温度、系统压力、流量数据,计算流体在反应堆模拟体中加热功率Q实,然后调解堆芯模拟体的电功率,计算获得的反应堆模拟体的电加热功率与调节后堆芯模拟体的电功率的相对误差小于等于2%。本方案可实时测量热补偿情况,并基于此对试验装置热边界条件准确控制,显著提高试验堆原型模拟的准确性及试验装置应用于原型的有效性,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40936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1052010.5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模拟装置及其组装工艺,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模拟件和堆芯模拟件,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模拟件包括下封头、筒体和上封头;上封头、下封头与筒体连接,所述堆芯模拟件包括多根电热元件,下封头的下部壁面的内壁和外壁均为平底结构,下封头的下部壁面设置有若干贯穿内壁和外壁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置导向管,所述电热元件插入导向管内。本发明提出了一套新的反应堆模拟装置及其组装工艺:堆芯模拟件由数量众多的电热元件配合金属卡套而集成,解决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电加热、绝缘、密封和元件单根可独立拆装等技术问题;反应堆模拟装置其它结构设计同时解决了实现实验功能、参数模拟以及密封、拆装和水压试验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7027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99956.1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22B3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紧凑式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热工参数稳定控制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通过管道依次经过高速离心泵、立式预热器、调节管路后进入到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给水入口,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蒸汽出口通过管道经过冷凝器后回到储水箱。本发明通过在高速离心泵的输出管路上设置一个大流量调节支路和小流量调节支路的方式,实际运行中根据流量范围,控制气动开关阀进行选择,每个支路上均设置适应于多级节流孔板,其目的增大离心泵出口与紧凑式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出口蒸汽的压差,至少大于0.4MPa以上,从而避免紧凑式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出现流动不稳定性现象,实现二次侧给水流量的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43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56978.3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 G01F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精确测量堆芯流量的外置式下降腔布置装置及测量方法,所述外置式下降腔布置装置包括堆芯模拟段,所述堆芯模拟段的下端通过下法兰与下降段管路连通,所述下降段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所述堆芯模拟段上端通过上法兰与上封头连通,所述下降段管路上设置有进口管道,所述上封头上设置有出口管道,还包括旁流管路,所述旁流管路一端与下降段管路连通,另一端与上封头连通,所述旁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本发明通过设置与堆芯模拟段配合的下降段管路和旁流管路,完全模拟实际的反应堆的流体管路,分别对流经下降段管路和旁流管路的流量进行测量,避免现有模拟体忽略旁流管路导致的测量不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321586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630539.X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模拟二回路汽轮机耗汽的试验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减压阀、喷雾头,还包括冷凝器,喷雾头设置在冷凝器内部,蒸汽减压阀与喷雾头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压力测量装置。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模拟汽轮机的耗汽过程,解决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中二回路模拟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24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710007136.9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瞬变运动条件下的棒束通道热工水力实验装置,包括电热组件、绝缘组件、流道组件以及密封组件,所述电热组件和绝缘组件均设置在流道组件中,且绝缘组件设置在电热组件和流道组件之间并与流道组件紧密贴合,流道组件设置在密封组件中并形成无缝连接。本发明是基于运动条件下棒束燃料堆芯研发的实际需求,根据棒束通道热工水力实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装置特定的电性能、绝缘和密封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棒束通道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解决电加热、绝缘和密封性能问题,能够在运动条件和高温、高压条件下稳定运行,开展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确保海洋条件反应堆安全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