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970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914380.5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自动化电缆通道结构性修复装置,属于非开挖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结构性修复设备;包括通道修复设备主体,通道修复设备主体与集成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电性连接,通道修复设备主体底端设置平移组件,通道修复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制浆与泵送系统;通道修复设备主体的周侧滑动设置有若干组喷涂臂组件,且喷涂臂组件同样与集成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仅需要操作人员1‑2人就能实现缺陷电缆通道的长距离连续修复,施工操作便捷,人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370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992936.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小断面短距离矩形顶管背土效应防治方法,包括步骤:S1、在待施工地层段前后端挖掘形成始发井和接收井,并确定在待施工地层段内的顶进法施工位置;S2、利用水平定向钻分别在顶进法施工位置上部两端顶角的上方钻取定位孔;S3、将两C形轨道分别与水平定向钻的钻头固定,并确保两C形轨道分别与两定位孔一一对应,回拖所述水平定向钻,直至每一所述C形轨道分别铺设在对应的定位孔内;S4、在始发井内利用液压油缸将支撑钢板顶进两C形轨道之间,直至支撑钢板的前端延伸至接收井内;S5、向两定位孔内灌入水泥浆以填充间隙加固土体,待水泥浆固化后在顶进法施工位置处进行矩形顶管施工。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工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10291249.8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卡连接式预制拼装顶管管节,包括管节本体,管节本体对半分为上管节和下管节,上管节断面上浇筑预埋若干上接头,下管节断面上浇筑预埋若干下接头,上接头与下接头数量相同且上接头在上管节断面上所处位置与下接头在下管节断面上所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上接头包括上底座、滑块、两弹卡钳、两回拉板以及若干弹卡弹簧,下接头包括下底座,上管节断面与下管节断面贴合对齐后,每一上接头嵌入其所对应下接头形成弹卡连接结构,以锁紧上管节与下管节。管节本体对半分为上管节和下管节,便于转运、吊装,上管节与下管节通过弹卡连接结构锁紧,可以快速完成拼装,操作简单,利于自动化施工,同时满足建筑结构连续性和防水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1851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18561.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湖北经济学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H04B10/079 , G06N20/0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光信道误码率预测方法,包括建模及训练阶段和部署推理阶段,所述建模及训练阶段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对数化、数据动态偏置、数据幂指变换、数据平稳性检验、数据差分、模型定阶、模型构建、模型检验、模型评价,所述部署推理阶段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对数化、数据动态偏置、数据幂指变换、数据差分、推理引擎推力、数据幂指恢复、数据动态偏置恢复、数据指数化、输出预测结果,该预测方法提出“数据对数变换可差分化方法”,解决了误码率数量级变化导致的不可“差分”问题,解决光信道误码数据中“突变数据”“不平稳数据”导致无法进行自回归的问题,以此实现了基于ARIMA模
-
公开(公告)号:CN1171185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18561.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湖北经济学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H04B10/079 , G06N20/0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光信道误码率预测方法,包括建模及训练阶段和部署推理阶段,所述建模及训练阶段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对数化、数据动态偏置、数据幂指变换、数据平稳性检验、数据差分、模型定阶、模型构建、模型检验、模型评价,所述部署推理阶段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对数化、数据动态偏置、数据幂指变换、数据差分、推理引擎推力、数据幂指恢复、数据动态偏置恢复、数据指数化、输出预测结果,该预测方法提出“数据对数变换可差分化方法”,解决了误码率数量级变化导致的不可“差分”问题,解决光信道误码数据中“突变数据”“不平稳数据”导致无法进行自回归的问题,以此实现了基于ARIMA模型的光信道误码率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3856.5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13 , G06F17/11 , G06F17/10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矩形顶管的顶进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S1:获取矩形顶管,将矩形顶管管节进行轴向分区,获得管节轴向分区;将矩形顶管管节进行径向分区,获得管节径向分区;S2:根据不同的管节轴向分区和管节径向分区,计算获得各管节轴向分区的顶管管周摩阻力;S3:根据太沙基理论计算获得矩形顶管管端的迎面阻力;S4:通过矩形顶管管端的迎面阻力和各管节轴向分区的顶管管周摩阻力,计算获得各管节轴向分区的顶进力。本发明采用有效应力计算顶进力的方法,并考虑将管节轴向和径向进行分区并取相应摩擦系数计算顶进力,使得顶进力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相符,对合理预测顶进力从而指导现场施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89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25469.0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异形断面管幕的柔性接头、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柔性接头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尾端为铰接部,所述第一接头的前端设有第一卡接爪和第二卡接爪,所述第一卡接爪和第二卡接爪组成一个半封闭式类棘爪结构;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相互咬合在一起;所述第二接头的尾端为铰接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均通过交接部连接支护钢管,从而实现异形断面管幕的横向连接,同时提供了相应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目前在各类异形断面地下结构和高水压复合地层实施管幕支护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7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508363.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湖北经济学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H04B10/2513 , H04B10/50 , H04B10/556 , H04J3/16 ,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APol‑CRZ‑FSK光调制、解调技术及其产生的DWDM系统。该方法通过激光器CW发射光信号送入MZM1进行载波抑制获得两个频率信号,通过MZM2和MZM3依次进行调制和脉冲切割,接下来发送给MZDI处理后,通过相位调制器控制预啁啾量,最后发送给偏振交替装置产生APol‑CRZ‑FSK信号;N路()信号通过DWDM系统合波、放大、传输、色散补偿后,接收侧将信号分波,通过带通滤波器滤滤出两个频率中的一个,直接检测实现信号的解调。本发明与传统的FSK、APol‑FSK调制格式相比,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抗性优势;可作为面向6G的传输网高速光调制技术的一种候选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48798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59652.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管节管壁涂蜡装置及涂蜡方法,包括立柱、承台、连接杆和涂蜡板;多个立柱,沿环向分布;每个立柱上均设有承台;每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立柱上的承台连接;每个连接杆上均安装有涂蜡板。本发明利于增大混凝土管壁的光滑度,从而减小顶管机顶进过程中的混凝土管节外壁与土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利于解决由于顶进力过大导致的破坏混凝土管节结构以及损坏顶管机问题,有利于顶管机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53703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2936.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小断面短距离矩形顶管背土效应防治方法,包括步骤:S1、在待施工地层段前后端挖掘形成始发井和接收井,并确定在待施工地层段内的顶进法施工位置;S2、利用水平定向钻分别在顶进法施工位置上部两端顶角的上方钻取定位孔;S3、将两C形轨道分别与水平定向钻的钻头固定,并确保两C形轨道分别与两定位孔一一对应,回拖所述水平定向钻,直至每一所述C形轨道分别铺设在对应的定位孔内;S4、在始发井内利用液压油缸将支撑钢板顶进两C形轨道之间,直至支撑钢板的前端延伸至接收井内;S5、向两定位孔内灌入水泥浆以填充间隙加固土体,待水泥浆固化后在顶进法施工位置处进行矩形顶管施工。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工期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