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55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951653.8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铝合金材料抗腐蚀性能的水浸式超声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采用水浸式超声波技术对铝合金腐蚀试验样品整体进行扫描获得C扫描图,然后通过C扫描图对试样的腐蚀等级直接进行量化评定,对腐蚀深度最大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在对腐蚀深度最大位置进行解剖和使用金相显微分析法进行观察测量获得最大晶间腐蚀深度数值;通过超声波C扫描数据快速、准确地统计腐蚀试样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本发明是一种准确、经济、便捷和能够量化评价晶间腐蚀性能的方法,其工程应用对铝加工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5719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67398.7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强度耐蚀低应力的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铝合金材料为7xxx系铝合金材料,抗拉强度为652~735MPa,屈服强度为572~706Mpa,晶间腐蚀深度为127~215μm,残余应力为-3.97~-21.84MPa。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挤压板材多步骤慢速率拉伸工艺及挤压板材多次深冷处理工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大大降低淬火残余应力,多次深冷处理技术融合了超高强度铝合金的断续时效技术和形变热处理技术,后续不需要在进行时效处理,大幅度提升了挤压板材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相比常规产品,本发明的产品强度提高了17.9%,晶间腐蚀深度降低约50%,且残余应力消除效果高达98%。
-
公开(公告)号:CN109207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52399.7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残余应力的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对7xxx系铝合金挤压板材以挤压速度2~15m/min进行多级淬火,其中:第一级弱冷喷淋淬火:将所述挤压板材从490~540℃冷却至400~450℃;第二级强冷喷淋淬火:将第一级淬火结束的挤压板材冷却至200℃~250℃;第三级强风淬火:将第二级淬火结束的挤压板材冷却至30℃~50℃;对淬火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拉伸和时效处理,然后以0.5~5℃/h降温,最后得到所述低残余应力的铝合金板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确保材料强度不损失的前提下,使板材的淬火残余应力降低至-10.7MPa~-43.0Mpa,最低仅为常规产品的1/6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7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90385.7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度低应力的铝合金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高强度低应力的铝合金管材为7xxx系铝合金管材,晶粒呈长条状,长度为30~50μm,抗拉强度为618~748MPa,屈服强度为568~702MPa,椭圆度为0.02~0.15mm。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多级淬火、慢拉伸以及多次深冷处理。本发明制得的铝合金管材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与常规的7xxx系铝合金管材相比,抗拉强度最多可提升约12%;此外,本发明产品中残余应力得到有效的消除,变形程度最多可降低至常规管材的1/25,可见残余应力消减效果十分显著;且本发明产品的晶粒尺寸得到了有效的细化,晶粒长度仅为常规产品的一半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463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116531.1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Zn-Li铝合金及其板材的制备方法,合金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Mg=3.0~8.0%;Zn=2.1~5.0%;Li<2.0%;Cu
-
公开(公告)号:CN10364318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712098.9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压罐的铝合金高筋整体壁板蠕变时效成形方法。首先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带筋板坯将发生弯曲的筋条上取合适的位置加工出“V”型开口,然后置于热压罐内进行蠕变时效。采用本发明提供的“V”型开口位置与尺寸设计,可去除多余材料而减轻构件重量0.5%~3%,并能够明显降低成形所需载荷90%~98%,大大降低加工难度与成本,成形零件外形偏差可控制在±0.5mm以内。该工艺方法能够在最高工作压力不小于10Bar,使用温度范围可满足100℃~200℃,且有足够容量的热压罐内实施。且操作简便,效果显著,易于实现高筋整体结构壁板的一次成形,从而节约成本,减少生产周期,具有实际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05762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18842.0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DC铸造铝合金铸锭宏观偏析的方法及装置,其工艺为:将电磁搅拌器设于结晶器正上方,铸造时,调整电磁搅拌器的磁力线与液穴斜边的夹角а≥90°,直至DC铸造过程结束。本发明电磁搅拌器在铝合金熔体中形成的附加流场,可削弱或消除结晶器内铝合金熔体热对流引起的铝合金熔体流场,促进结晶器内铝合金熔体和液穴凝固前沿溶质原子的均匀分布,抑制铝合金铸锭宏观偏析,同时减小液穴凝固前沿斜率以及液穴深度,促进液穴中铝合金熔体温度场均匀,以此显著提高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后续加工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铸锭合金元素相对宏观偏析可由10~17%降至5%以内,解决了DC铸造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及其后续加工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差的问题,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15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30618.3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铝合金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记录在不同温度区间的热当量的变化,从而依据热当量的变化来分辨在淬火过程中淬火反应的析出温度区间;本发明通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来测量铝合金在淬火过程中的放热反应,结合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从而获得铝合金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其他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一定冷却区间的精确冷却曲线和分辨不同淬火诱导析出相的起始和终止温度。本发明所得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具有精度高,指导意义大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847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17669.5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53
Abstract: 一种提高7系合金厚板均匀性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对高强铝合金依次进行多级固溶处理、末端淬火、预拉伸、长时间自然时效处理、低温长时时效和中温时效处理,其中多级固溶处理中,第一级,温度 400~440℃, 时间 3h~6h;第二级,温度 440~470℃,时间 1h~3h;第三级,温度 470~490℃, 时间 0.5h~2h;本发明对淬火后的厚板采用预拉伸和逐级升温的多级时效工艺,有利于厚板芯层晶内强化相的析出及晶界析出相的粗化,提高了该系合金厚板均匀性和抗腐蚀性能,扩大了高强铝合金厚板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29028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321971.7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低密度、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调整Al-Zn-Mg-Cu合金中合金元素的质量比;其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锌4.5-6.5%,镁4.0-5.0%,铜0.5-1.0%,锆0.08-0.15%,钛小于0.06%,硅小于0.3%,铁小于0.3%,锰小于0.15%,铝为余量。本发明中的新型铝合金采用合适的均匀化制度,压力加工,固溶时效后,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塑性,较低的密度,较低的淬火敏感性。采用本发明合金制得的材料(部件)峰值时效后强度大于540Mpa,材料的室温延伸率不低于10%,维氏硬度值不低于175HV,综合性能明显高于已报道的Al-Zn-Mg-Cu系列铝合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