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基非晶粉末上直接生长碳纳米洋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258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48863.4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铁基非晶粉末上直接生长碳纳米洋葱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成分为Fe76Si9B10P5铁基非晶粉末均匀的摊铺在方舟的中,置于管式炉中心恒温区,将石英管密封。通入氩气,排除空气,而后升温至反应温度,通入碳源气体和载气的混合气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反应后随炉冷却,即得到在铁基非晶粉末上即生长出碳纳米洋葱。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不需要任何预处理或极端条件下直接在铁基非晶粉末基体上得到了碳纳米洋葱,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繁琐的催化剂前躯体的制备过程或极端的反应条件。制备得到的碳纳米洋葱结构易于分离提纯,以得到纯净的碳纳米洋葱材料。

    修饰的碳纳米管与铁氧体及聚酰亚胺复合吸波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9425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11179.1

    申请日:2011-07-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饰的碳纳米管与铁氧体及聚酰亚胺复合吸波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过程包括:采用氩气等离子体修饰碳纳米管,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将修饰后的碳纳米管与铁氧体制备成复合粉末;复合粉末与4,4-二辛基二苯胺和均苯四甲酸二酐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铁氧体/聚酰亚胺三相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优点,在不影响其聚酰亚胺本身良好耐热性的前提下,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制备出轻质,高频吸波材料。在本发明中,制备碳纳米管/铁氧体/聚酰亚胺三相复合吸波材料,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制备出具有吸波性能的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

    铝基内原位生长制备尖晶石晶须/铝复合块体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4734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10261809.1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内原位生长制备尖晶石晶须/铝复合块体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过程包括:将铝粉与镁粉、硼酸粉混合加入到混有氧化锆磨球的不锈钢球磨罐中进行球磨预处理;向球磨预制粉末添加铝粉后进行机械混合制得完全混合粉末,将该完全混合粉末加入到模具中在一定压力下压制成型;将成型块体置于石英加热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恒温煅烧得到尖晶石晶须/铝复合块体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铝基体内部的尖晶石晶须在块体烧结过程中同时原位生长,晶须与基体结合紧密,晶须产率稳定,在铝基体内部分布均匀,显著提高了晶须/铝复合块体材料的硬度以及耐磨性,使其就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纯铜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变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4716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220134.0

    申请日:2011-08-0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纯铜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相场与位错密度耦合计算模型,输入有关参数,实现了实时预测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变过程、流变应力的变化、动态再结晶转变分数以及平均晶粒尺寸的变化情况,大大节约研发成本,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所开发出的预测纯铜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变的方法,实现热变形过程中晶粒组织的实时观测,并得到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动态再结晶动力学转变规律以及晶粒尺寸随应变变化的转变形式,对于合理制定加工工艺和优化制品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铝基内原位生长制备尖晶石晶须/铝复合块体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4734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61809.1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内原位生长制备尖晶石晶须/铝复合块体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过程包括:将铝粉与镁粉、硼酸粉混合加入到混有氧化锆磨球的不锈钢球磨罐中进行球磨预处理;向球磨预制粉末添加铝粉后进行机械混合制得完全混合粉末,将该完全混合粉末加入到模具中在一定压力下压制成型;将成型块体置于石英加热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恒温煅烧得到尖晶石晶须/铝复合块体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铝基体内部的尖晶石晶须在块体烧结过程中同时原位生长,晶须与基体结合紧密,晶须产率稳定,在铝基体内部分布均匀,显著提高了晶须/铝复合块体材料的硬度以及耐磨性,使其就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车用散热器冷却扁管的铝合金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1328552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10023072.2

    申请日:2008-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散热器冷却扁管的铝合金材料,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主要特点是在一定成分的铝锰合金中加入适量的以Ce为主的混合型稀土RE进行熔炼和浇注,经实验,这种含有混合型稀土的铝合金材料观察其金相组织,稀土元素对于第二相如共晶相、脱溶沉淀相均有细化作用,添加稀土后的铝锰合金的组织中没有发现大量存在电化学腐蚀小圆坑,说明添加稀土后铝锰合金的耐蚀性提高;采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测试技术对合金材料的腐蚀行为进行测试,表明铝锰合金添加稀土元素后耐蚀性有所提高,本发明描述的铝合金材料可以直接通过拉拔制作成铝扁管,也可以用来加工成板材制作成散热器翅片,这种散热器翅片在高温钎焊时不塌陷。

    还原法制备金属镍纳米颗粒掺杂MgB2超导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0804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153124.8

    申请日:2008-11-1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还原法制备金属镍纳米颗粒掺杂MgB2超导材料的方法。首先,制备Ni(OH)2-B先驱粉,将Ni(NO3)2·6H2O粉和B粉在蒸馏水中充分混合搅拌,并用NaOH溶液滴定,然后将沉淀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水;将干燥后的Ni(OH)2-B先驱粉放入管式炉中,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进行煅烧,使Ni(OH)2分解后得到NiO-B混合粉体;升温通入H2,流量使NiO被充分还原得到Ni-B混合粉体;将称取符合原子比Mg∶B=1~1.5∶2的Mg粉与Ni-B粉末混合压片于差热分析仪(DTA)中650℃~850℃烧结30~60分钟后冷至室温。本发明制得的镍颗粒平均直径为5nm,且均匀分布在B基体内部,所得试样成分稳定,不容易形成团聚,形态特征明显。与其他金属掺杂物相比,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掺杂效果明显等优点。

    原位合成碳纳米管/镍/铝增强增韧氧化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3223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710056691.7

    申请日:2007-02-0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该方法过程包括:首先将氢氧化钠或氨水滴加到混有六水硝酸镍和铝粉的溶液中反应生成Ni(OH)2/Al/Al(OH)3,再将所制得的三元胶体于脱水煅烧得到NiO/Al/Al2O3;然后利用氢气将所得NiO/Al/Al2O3还原为Ni/Al/Al2O3,停止通入氢气,通入甲烷与氮气混合气在一定温度下催化反应数小时,从而得到碳纳米管含量可控的碳纳米管/Ni/Al/Al2O3复合粉末;最后分别采用粉末冶金与热挤压两种方法制备碳纳米管/Ni/Al/Al2O3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得复合粉末能很好地控制镍、铝与氧化铝的比例,并能很好地解决铝及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问题,并且碳纳米管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形成网状结构,因此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化学共沉积制备纳米金刚石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0689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710057117.3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共沉积法制备纳米金刚石(ND)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该方法包括过程如下:ND粉在H2SO4/HNO3混合酸中浸泡处理后,在质量浓度为80%HF中超声分散使其表面功能化。再将功能化后的纳米金刚石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Cu(NO3)2.3H2O,继续超声分散后形成稳定的悬浊液。向混合液中滴加氨水,形成Cu(OH)2和ND的共沉积体。然后将共沉积体加热烘干,再经煅烧生成CuO和ND混合粉;然后用氢气还原生成Cu和ND混合粉;对制得的混合粉经初压、烧结、复压,得到ND/Cu复合材料。本发明优点是采用化学共沉积工艺,提高了纳米金刚石在铜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基体与增强体浸润性好,界面无污染,结合强度高,因而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