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87054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30842.0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磷光化学探针技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型铱配合物磷光探针及制备方法。现有技术未有使用金属铱用于细胞标记。本发明水溶性阳离子型铱配合物磷光探针,结构式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制备2-苯基吡啶铱二氯桥配合物Ir2(ppy)4Cl2;制备3,8-二乙炔基邻菲啰啉;制备3,8-二乙炔基邻菲啰啉铱2-苯基吡啶配合物;制备目标配合物。本发明的优点是:有很好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可以很快进入细胞内;金属铱配合物的长发光寿命,通过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背景荧光的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75280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023165.2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核壳磁光双功能纳米粒子,以磁性CoFe2O4为内核,非晶态SiO2为壳层,壳层表面连接有机发光材料丹磺酰氯,粒径为25~50nm。制备方法为先用热分解的方法制备单分散磁性铁酸钴纳米粒子,然后将该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二氧化硅,接着在二氧化硅表面修饰氨基,然后通过磁性纳米粒子外围的氨基与有机发光材料连接。本发明的纳米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大小均匀,可很好地分散在水中,水溶性好;具有良好的磁性,而且具有发光功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89904C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10037326.6
申请日:2008-05-13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以苯环为核的树枝状化合物为模板剂与铜盐混合搅拌,利用树枝状化合物中存在的多个氨基的强配位作用,使Cu2+在树枝状化合物的空腔内部与外部络合,然后用还原剂还原,使二价铜转变为零价铜。本发明由于使用以苯环为核的树枝状化合物为模板剂,因此解决了现有液相还原法不能制得粒径小、分散性好的纳米铜颗粒的难题,实现了以液相还原法制得平均粒径在2~5nm、分散性好的均匀球状纳米铜颗粒。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条件温和、对设备的要求低及生产过程环保、副产物无公害,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591358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54186.8
申请日:2009-06-30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异硫氰酸根的磷光铱配合物,具有如式(I)的结构式,是阴离子型铱配合物,其中异硫氰酸根能与汞离子结合生成异硫氰酸汞,溶剂分子乙腈取代异硫氰酸根与铱配位,从而影响所生成产物的光谱性质,利用此光谱性质的改变来检测汞离子,其他的金属离子对其没有干扰。这种配合物可用于制备检测汞离子的磷光化学计量剂,定性检测汞离子。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含异硫氰酸根的磷光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4668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113026.X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与分子影像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铱配合物溶液与核素溶液混合,在磷光成像中的应用。所述金属铱配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05‑10mg/mL。所述核素溶液的活度为0.01~10mCi。本发明通过脂质体包裹的方法改善金属铱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低细胞毒性,改变其原有只能通外界激发光源激发产生强背景噪声的磷光的成像方式,拓展其在放射性核素激发磷光中的应用,在分子影像领域或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提供了金属铱配合物磷光新的激发方式,应用于荧光成像中,能够采集到更多的光学信号,光学灵敏度高,获得更好的组织穿透性,可探测到较深的组织不能探测到的光学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20576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53695.3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47/64 , A61K49/14 , A61K49/18 , A61P35/00 , B82Y5/00 , B82Y20/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牛血清白蛋白修饰的原卟啉/四氧化三锰/氧化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分散均匀的氧化氮化碳纳米片水溶液;(2)将四水合乙酸锰、三乙胺依次加入步骤(1)所得的氧化氮化碳纳米片水溶液,不断搅拌,通过原位生长法制备得到负载四氧化三锰的氧化氮化碳纳米材料;(3)将原卟啉通过搅拌负载到步骤(2)所得的负载四氧化三锰的氧化氮化碳纳米材料的表面,并加入牛血清白蛋白修饰。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可在磁共振成像和肿瘤声动力治疗中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引导肿瘤的声动力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695536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134290.2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IPC: A61K4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探针在制备肿瘤靶向光声成像信号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多功能纳米探针为由Fe@Fe3O4纳米粒子、偶联在Fe@Fe3O4纳米粒子表层的脂质体DSPE‑PEG‑RGD和脂质体DSPE‑PEG组成的MNPs‑DSPE‑PEG‑RGD纳米探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靶向性强、无毒和具有全波段吸收且在近红外区无特征吸收峰的纳米材料,通过光声影像媒介,以一种零伤害的方式,监测肿瘤病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03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74265.4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OF-808构筑Gd基磁共振造影剂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通过将具有T1加权MRI效果的Gd离子嫁接到MOF-808-DTPA上,得到高弛豫率T1加权造影剂材料,其中MOF-808-DTPA通过利用DTPA取代MOF-808上的锆簇基团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并成功制备了高弛豫率Gd基磁共振造影剂纳米材料,MOF-808-DTPA-Gd纳米粒子不仅能够稳定DTPA-Gd分子,降低Gd离子的释放,提高安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高的弛豫率,可作为T1造影剂,提高对肿瘤诊断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768224.X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态Fe3O4包覆非晶态Fe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及其制法和应用,合成的超小Fe@Fe3O4纳米粒子,Fe核无晶形,而表面氧化形成的Fe3O4外壳在高温处理下具有晶形,使得整个纳米粒子有适中的磁性强度,且无晶形Fe核相比有晶形Fe核更易通过热解形成超小粒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导致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较低的居里温度,从而可以有利地抑制T2效应,使T1对比度效应最大化,以此实现T1-T2双模态成像,通过互补的T1-T2双模态加权MRI图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51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8940.8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肠癌智能诊疗用纳米金-氧化亚铜制剂及其应用,该制剂为Au@Cu2O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分散液中形成的制剂,其中Au@Cu2O纳米粒子和分散液的质量比为(2~8)*10-6:1。所述制剂用作诊疗结肠癌的要求,作用原理是纳米粒子表面的Cu2O遇到内源性硫化氢会生成Cu2-xS,硫化铜具有光声影像造影和光热治疗的功能,而Au具有增强光声影像造影和光热治疗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剂仅在作用于结肠癌是可生成Au@Cu2-xS,能有效的提高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在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