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838651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538630.9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净化模块及生态净化组件,生态净化模块的本体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内部设有净水填料;框架结构的底部设有底层遮挡板,框架结构的其中两个供水流通过的侧部分别为迎水侧部和背水侧部;迎水侧部上设有可沿着框架结构的横向移动的第一挡水板组,背水侧部上设有可沿着框架结构的横向移动的第二挡水板组;第一挡水板组和第二挡水板组的结构相同,第一挡水板组包括至少两个挡水板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第一挡水板组和第二挡水板组能够实现生态净化模块在净化模式或者更新模式之间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204530947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20870496.3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源生态系统,包括排水渠,所述排水渠底板上沿水流路径镶嵌有多块凸起石块构成拦截单元,所述排水渠下游连接一集水井构成沉淀单元,所述集水井一侧设有配水堰及配水池构成布水单元,所述配水堰的高度低于排水渠的底板高度,所述配水池底部的高度低于配水堰的高度,所述配水池连通多根配水管,配水管上设有配水孔,所述布水单元下方设置砾石处理单元,砾石处理单元内填充粒径大小不一的砾石,砾石处理单元底部设置承托板,承托板上开设泄水孔,所述承托板下方设置排放渠。本实用新型可以模块化运行,且具有成型时间短、净化效果好的特点,可用于处理高流速、高颗粒态浓度的初期雨水面源径流,降低雨水径流对受纳水体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6298868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304474.6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设置于堤岸挡墙上,所述堤岸挡墙设置于河道的岸边,该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包括:躲避单元,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堤岸挡墙的墙体迎水面上的躲避凹槽,所有的所述躲避凹槽由所述堤岸挡墙的下部至所述堤岸挡墙的上部依次设置;连接通道,将相邻所述躲避凹槽连通;处于最上方的所述躲避凹槽通过一水陆连通部贯通至所述堤岸挡墙的顶面。本实用新型躲避凹槽是设置于堤岸挡墙内部的,躲避凹槽受水流冲击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水生生物的躲藏;躲避凹槽的设置未缩窄过水断面,对洪水的过流不会形成阻碍,且有利于两栖型水生动物在不同躲避凹槽之间运动有利于两栖型水生动物在水域和陆域之间的活动场所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204849581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253634.8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架桥梁径流利用系统,由布水单元、处理单元、排水单元、调蓄单元、输水单元及动力单元构成。通过梁下空间、梁柱设置布水单元、处理单元、排水单元,在地面设置调蓄单元,在梁柱、梁侧布置输水单元,利用梁侧布置动力单元。系统可根据径流污染负荷灵活装配处理模块和模块内的填料。在桥面两侧设置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利用高架桥梁通道上充足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并将电能进行存储。桥面径流经系统处理调蓄后,通过可再生电能转输至桥面再利用。径流在整个系统内部可以循环周转,节约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204738225U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20253633.3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面源处理系统,包括:布水单元,设置于桥梁梁体下方并与梁面地漏连通,包括布水横管及布水竖管,布水横管底部连接配水支管;处理单元,由若干隔板分为并排的至少三个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内设置处理填料,首端处理模块顶部连接配水支管,末端处理模块底部设置出水孔,所述隔板上设有过流缺口,相邻过流缺口错位设置构成迂回状过流通道;排放单元,排放单元转输布水单元超越排放的径流和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径流至系统外部。本实用新型利用梁面下部的梁侧空间、主梁之间、梁底空间布置,系统可根据处理径流污染物的不同需求灵活装配处理模块和模块内的填料,处理后的径流和超越的径流进入排放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209872680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408026.8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净化和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的一种人工介质底栖动物联用地表水净化装置,技术方案为:人工介质底栖动物联用地表水净化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的顶面设置上横梁,多组人工介质填料密排悬挂在上横梁上填充上部分;下部分设置大型底栖动物养殖网箱,养殖网箱内人工投放养殖大型底栖动物。其充分结合了人工介质填料的拦截净化和大型底栖动物的摄食净化功能,在高效发挥地表水水质净化的同时,降低了有机污染污泥的淤积量。
-
公开(公告)号:CN206879462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534587.3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D44/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载式水生植物收割装置,包括船体、安装在船体上的主体框架、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的驱动轮、以及收割栅,所述收割栅包括呈环形的传动件和收割筋,所述传动件套在驱动轮上、并由驱动轮驱动移动,所述收割筋安装在传动件上、并与传动件的移动方向相交。驱动轮带传动件及收割筋移动,收割筋与水生植物缠绕、并将水生植物牵引、扯断,且随着收割筋的继续移动,将扯断后的水生植物传送至船体的对应位置。本实用新型中船载式水生植物收割装置方便了水生植物的收割工作,且其整体结构简单,特别是收割栅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加工成本较低,且整体体积也较小,便于该船载式水生植物收割装置在水域狭小地段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712011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538883.6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拦水净化装置,该装置沿着河道的横截面方向设置,拦水净化装置的迎水侧和背水侧供河道中的水流穿过,拦水净化装置包括:拦水净化坝,拦水净化坝的本体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内部设有净水填料,框架结构的其中两个侧面为第一水流面和第二水流面;第一水流面分为覆盖有第一挡水板的第一挡水区和未覆盖第一挡水板的第一流水区;第二水流面分为覆盖有第二挡水板的第二挡水区和未覆盖第二挡水板的第二流水区;止水囊与拦水净化坝的底面连接;坝体旋转轴与拦水净化坝连接;驱动机构与坝体旋转轴连接;升降机构承接所述拦水净化坝。本实用新型的拦水净化装置可以设置为净化模式、更新模式或洪水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205328708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0972624.X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净水表流湿地系统布局,包括引水模块、进水渠、出水渠和净化模块组件;所述的进水渠和出水渠分别位于所述净化模块组件两侧;所述的进水渠和出水渠的一端均与引水模块相连通;所述的进水渠和出水渠分别包括一过水腔,所述过水腔外平行设有多个各自独立的透水腔,每个所述透水腔均与所述过水腔分别通过第一共墙相连,且所述第一共墙设有至少一个过水开关;所述净化模块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净化模块,每个所述净化模块至少部分与相应所述透水腔通过第二共墙相连,且所述第二共墙为透水墙;所述净化模块由多条通风沟和多条配水沟分隔成多个湿地单元;本复合型净水表流湿地系统布局能提高净化效果,且能够降低植物倒伏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088006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752322.1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型复合表流湿地系统,包括湿地区域主体,所述湿地区域主体外围设置进水渠和集水渠,所述湿地主体内由若干交叉设置的通风河和配水河构成多个湿地单元格,所述通风河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湿地区域的夏季主导风向。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净水型复合表流湿地植物系统倒伏率、系统内部温度过高等问题,并可促进水生植物收割效率的提升,保障系统水质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