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8010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80048834.8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Inventor: R·K·O·贝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6/585 , A61B6/0407 , A61B6/4035 , A61B6/4266 , A61B6/4441 , A61B6/4464 , A61B6/54 , A61B6/586 , H01J35/00 , H01J35/10 , H01J35/18 , H05G1/46
Abstract: 旋转阳极X射线管因为电子束更改旋转阳极的焦斑的表面的作用,而随时间劣化。当源被用在成像应用中时,这引起了在得到的对象图像中的劣化。讨论了一种X射线管壳体组件,其允许对这样的效应的校正。尤其是,X辐射的不被用于成像的额外的射束可以被用于校正这样的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414672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36445.4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X光机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数字放射成像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二次曝光中预曝光图像的处理以及自适应优化曝光参数方法及装置、曝光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预曝光图像灰度拉伸,以位置对应找到最优阈值,将图像分割为不同区域,提取不同成分的感兴趣区域,分别计算平均灰度、信噪比、对比度,以此来自适应优化主曝光参数(mA、s、KV);通过同步控制单元为曝光过程及数据采集提供精准时序,防止延时或提前反应影响成像效果。本发明采用多种成分,多目标区域,多种图像标准,通过自适应算法来调整曝光参数,在同步控制下曝光,可以使用较少的曝光剂量获得最优质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47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32020.2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14 , A61B6/032 , A61B6/4028 , A61B6/4275 , F04C2270/041 , G01N23/046 , G01N2223/419 , H05G1/1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CT设备及其方法。该CT设备包括:电子束产生装置,包括电子枪、偏转扫描装置和限流装置,其中电子枪产生电子束,所述偏转扫描装置对所述电子束进行偏转,偏转方向随时间改变,实现环形扫描,所述限流装置具有环形布置的多个孔,当所述的电子束沿着环形布置的多个孔扫描时,输出环形分布的多个电子束;环形反射靶,与所述环形分布的电子束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电子束轰击所述环形反射靶,产生与环形分布的电子束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以及环形探测器阵列,与所述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所述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304048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72562.4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X射线诊断设备X射线剂量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降低X射线诊断设备X射线剂量的系统包括:X射线机、X射线控制器和探测器,所述X射线机用于产生X射线对人体待测试部的层面进行扫描,X射线控制器与X射线机相连,控制X射线机的X射线源曝光方式,所述探测器接收透过所述人体待测试部层面的X射线,所述X射线控制器控制X射线机,将X射线机的曝光方式设置为离散可控的脉冲式曝光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降低X射线诊断设备X射线剂量的系统及方法将传统的X射线诊断设备连续不间断曝光方式转变为离散的脉冲式的曝光方式,完全消除了X射线探测器采集间隔区间的无用剂量,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整体X射线的吸收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934525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80067285.0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西班牙电子医药质量公司
Inventor: A·迪亚兹卡梅娜 , A·戈梅兹罗德里奎兹 , F·迪亚兹卡梅娜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操作一直提供最大功率的X-射线单元,为此,在X-射线管处的电源或输入电压必须是电源电压的一半((Vbat)/2或(Vline)/2),其将被表达为基准电压(Vref);在偏离基准电压的情况下,该方法修改了所提供的电流,改变曝光时间,从而一直传递最大功率。简而言之,基于一种方法,该方法应变于(电池的或电力网的)电源电压调节管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1237741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810017369.8
申请日:2008-01-2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束CT扫描中的曝光参数快速获取与优化方法,将零件放置于旋转工作台,并使零件在该投影方位时X射线需要穿越零件的厚度最大;选择当前零件所属的零件类型、选择探测器采集投影图像的速度、设置射线穿越零件的预期最低灰度值、选择曝光优化方式;根据以上设置进行曝光参数搜索,若得到满足曝光要求的一组电流电压组合参数则结束,否则表示当前使用的锥束CT系统无法对该零件进行所要求的曝光,立即中止整个扫描。本发明可显著减少获取锥束CT系统曝光参数所需的时间,并使获取的曝光参数达到一定的优化效果,可有效降低甚至消除锥束CT扫描对操作人员专业技术经验的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707251B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510034769.6
申请日:2005-05-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株洲泰德铁道科贸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适应调整X射线源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X射线屏蔽室、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包括上位机,所述X射线屏蔽室由下位机、X射线源、光学镜头、CCD摄像机和控制电路组成。所述方法是上位机根据工件的面积和厚度值确定X射线源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以及X射线源的电流、电压值;上、下位机采用串口异步通信方法;下位机对被测工件、X射线源的位置实施调整,同时对X射线源的强度实施调整;对被测工件进行缺陷检测;上位机接收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存储、打印。本装置通过自适应调整,实现远程控制,安全、准确、可靠、检测效率高。
-
-
公开(公告)号:CN1910967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2313.X
申请日:2005-01-05
Applicant: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外壳(30)包围x射线管(1)的至少一部分。冷却系统(32、32′)提供一种冷却液通过该外壳。该冷却系统包含泵(40、40′)和测量该泵上的压强差的流量传感器系统(60、60′)。处理器(80、80′、82、82′)根据该压强差确定冷却流体流量。控制器(81、81′、82、82′、107)基于所确定的冷却流体流量以及测量到的该冷却流体的温度限制该x射线管的工作,从而防止x射线管过热并最小化x射线管工作之间的冷却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