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54526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10078628.3
申请日:2007-06-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5C3/36
Abstract: 一种同槽电解MgO和SrO制备镁锶合金的方法,属于镁合金材料制备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以MgO和SrO为合金元素供体,金属卤化物为电解质,采用电脱氧法析出镁和锶获得Mg-Sr合金,电解温度650-850℃,电解槽工作电压2.5-4.5V。本发明以MgO和SrO或它们的前驱体原料,通过电解还原,直接获取Mg-Sr合金,工艺流程比传统方法大大缩短,且环保性好,制造成本低,经济性好,制备所得的镁合金产品为锶含量0.05-25%wt的高纯度Mg-Sr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0398679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054216.1
申请日:2006-04-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真空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工艺过程包括;先将煅烧镁矿石、氧化锶或其前驱体、氧化钙、硅铁(或其他硅合金、铝、铝合金)、萤石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计量后粉碎并混合均匀,然后压制成球团并装入反应罐进行真空热还原,收集还原生成的金属Mg、Sr蒸汽并冷凝为凝聚态Mg-Sr合金。与现有的真空硅热炼镁和真空铝热炼锶技术相比,在配料中同时添加了待还原的镁、锶的氧化物或其前驱体,通过镁、锶的同步真空热还原,直接实现Mg-Sr合金的低成本、高效率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086078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078630.0
申请日:2007-06-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5C3/36
Abstract: 一种电解MgCl2和MnO制备Mg-Mn合金的方法,属于镁合金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熔融盐电解和C+MnO复合阳极将镁和锰从镁和锰的化合物中电解共同析出,得到Mg-Mn合金,该方法顺序步骤为:配制由MgCl2和MX组成的电解质;制备C+MnO复合阳极;将已配制好的电解质加入电解槽中,加热熔化成为电解质熔盐,将C+MnO复合阳极和钢板阴极分别导入熔盐,通直流电电解,电解温度700-800℃,电解电压2.7-4.6V,获得Mg-Mn合金。本发明以MgCl2和MnO为原料,通过电解还原,直接获取Mg-Mn合金,工艺流程比传统方法大大缩短,制造成本低,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086077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078629.8
申请日:2007-06-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5C3/36
Abstract: 一种电解锶化合物制备含锶镁合金的方法,属于镁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电解法将锶从锶化合物中电解析出形成合金,步骤为:在电解槽中熔化镁或金属镁及其合金元素,获得液态镁;配制电解质并将其加入液态镁的顶部或底部,加热熔化成为电解质熔盐;控制电解槽内的温度为680-960℃,将直流电解电源的阴极导入液态镁,阳极导入电解质熔盐,将电解电压调整为3.5-6.5V,通电电解,得到含锶镁合金。本发明无需使用高纯金属锶,工艺流程比对掺法大幅缩短;且减少了烧损,产品性能及其稳定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699178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510057057.6
申请日:2005-05-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F11/18
Abstract: 一种高纯碳酸锶制备方法,涉及碳酸锶制备方法,具体用天青石、无烟煤、催化剂氯化钙混合物高温焙烧还原获得硫化锶,硫化锶热浸取过滤后,加入氢氧化钠与硫化锶发生碱析反应生成八水氢氧化锶晶体,再用重结晶工艺提纯氢氧化锶,最后氢氧化锶纯溶液在超声波作用下与通入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高纯碳酸锶粉体;石灰乳与硫化锶碱析反应残留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化锶沉淀,其中氢氧化钠循环用于碱析反应。其主要优点是:高纯SrCO3的制备工艺路线最短;基本不消耗化工原料,生产成本低;除杂工艺简单;不引入其它杂质离子;三废处理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693501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57082.4
申请日:2005-05-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有色金属熔炼用变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变质剂质量百分比为:含变质元素的化合物5-15%,硅酸溶胶0.1-1%,其余为硅酸盐或石墨砂粒,其中所述的含变质元素的化合物为钠、锶或稀土的碳酸盐、氧化物、硝酸盐、氯化物或氟化物,也可为它们的任意比例的组合物。变质剂制备方法为:先制备含变质元素的化合物-水微纳米分散体系,再经浓缩后加入到混有硅酸溶胶粘结剂的硅酸盐或石墨砂粒中,在105-600℃加热并搅拌0.3-3小时,得到砂粒状的变质剂,冷却后密闭包装,备用。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变质剂对铝合金、镁合金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元素利用率高,变质后金属力学性能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201864763U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20608717.1
申请日:2010-1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2B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热还原装置,涉及有色金属真空冶金装置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真空罐1、抽气系统7、水冷系统10、感应电源9、感应加热器2、反应容器3;还包括隔热通气板4、冷凝罩5、顶盖6和冷凝控温系统8,隔热通气板4盖住反应容器3且接触位置密封,冷凝罩5罩在隔热通气板4上方且接触位置密封,顶盖6与冷凝罩5间隙配合,冷凝控温系统8与冷凝罩5固定密封连接。本装置的优势是冷态真空度可达10-2Pa,还原温度可达1800℃,冷凝罩冷却控温范围是30~60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