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索网结构的天线展开动力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8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224604.3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索网结构的天线展开动力学分析方法,其步骤包括:1)选择天线桁架单元与索网的材料参数与几何参数、索网拓扑结构及索网节点初始位置;2)根据拉格朗日第二方程构建索网的动力学模型。3)构建天线桁架的动力学模型;4)构建桁架单元与索网的约束方程,建立天线整体动力学模型;5)求解动力学模型,得到运动形态及索网作用力。本发明能够对含索网结构的天线展开过程精确分析,得到索网形态的动态变化情况;能够精确得到展开过程索网作用力变化曲线,分析索网张力非线性因素对天线展开的影响,为可展开天线电机与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基础,避免展开过程天线展开不稳定或不到位现象。

    一种基于双剪刀桁架机构的索网抛物柱面可展开天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4911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54536.8

    申请日:2018-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剪刀桁架机构的索网抛物柱面可展开天线装置,金属丝网反射面采用柔软的镀金钼丝或钨丝编织成网;支撑索网包括横向柔索、纵向柔索和竖向调节索,每根纵向柔索呈抛物线形,与横向柔索编织形成前、后抛物柱面形网面,竖向调节索连接前、后网面;通过柔索编织形成的抛物柱面形支撑索网;金属丝网固定在索网上形成抛物柱面反射面,调节支撑索网中柔索受力对金属丝网反射面形面精度进行调整;采用可展开桁架对支撑索网实施悬挂实现天线的展开;所述可展开桁架机构整体呈方形,由多个可展开单元A串接而成。本发明不需要增加复杂的驱动机构和额外的同步机构,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天线设计的复杂程度。

    一种双层平行四边形环形可展开桁架

    公开(公告)号:CN10859866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59676.0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平行四边形环形可展开桁架,由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单元组成,其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单元包括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为内层平行四边形结构和外层平行四边形结构,内层平行四边形结构和外层平行四边形结构分别位于相互平行的不同平面内;相邻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单元共用一根竖杆并通过铰链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可展开结构。本发明的环形可展开结构中的铰链与竖杆采用滑动副连接,并且每个滑块均固连一根长杆,结构展开过程中,滑块沿竖杆滑动,长杆沿竖直方向伸出,可以大大地增加整个结构的展开高度。

    环形交叉索网天线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0610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14335.7

    申请日:2018-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环形交叉索网天线,包括环形桁架和由索相互交错构成的前索网和后索网,所述环形桁架包括数量相等的多个竖直杆和斜杆,前索网圆周上的节点与环形桁架顶部的竖直杆和斜杆的连接处对应连接,后索网圆周上的节点与环形桁架底部的竖直杆和斜杆的连接处对应连接,前索网和后索网为抛物面且对称设置,前索网与后索网非相交部分对应的节点通过柔性绳连接,前索网与后索网相交部分对应的节点通过支撑杆连接。该环形交叉索网天线采用环形可展开结构,因而重量小,型面精度好,收纳比高,避免了过高的拱高,避免了过大的天线收拢尺寸,减小了天线的质量,前后索网面采用对称索网结构提供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网状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索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3372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025302.9

    申请日:2015-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状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索力分析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选择网状可展开天线周边桁架单元个数和几何参数、索网的材料参数D、几何参数S、索网拓扑结构、展开过程离散的工况数M;计算桁架与索网连接点位置随着展开角变化的运动轨迹;计算各个工况下各索单元的受力情况;拟合索网对边界连接点的作用力随着展开角的变化曲线F(θ);最后将变化的索网作用力作为载荷代入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本发明将天线的展开过程看成一系列离散的受荷机构平衡形态,研究每个平衡形态的张力分布,准确得到展开过程索力变化曲线,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为地面工程实现索网张力对展开过程的影响机理分析提供有效支撑。

    一种可折叠索网反射面太阳能灶具

    公开(公告)号:CN10735599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71059.X

    申请日:2017-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索网反射面太阳能灶具,包括底座支架、支撑杆展开收拢机构、索网反射面和灶具放置机构,其中,底座支架上连接支撑杆展开收拢机构,灶具放置机构贯穿支撑杆展开收拢机构并与底座支架相连,索网反射面设在支撑杆展开收拢机构上,灶具放置机构中放置灶具的圆环的中心位于索网抛物面的焦点上,保证抛物面反射光均照射在受热物体上。该装置解决了目前太阳能灶具中多采用刚性固定结构,从而造成的太阳能灶总体质量过大、占用空间大、携带不便的问题。其方便折叠与简单拆卸,使用时操作安装简单方便。

    一种自回弹多维可重构高参数星载可展开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724862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267964.6

    申请日:2017-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回弹多维可重构高参数星载可展开天线,设置有:一个中心轮筒;上可变体抛物线辐射肋和下可变体抛物线辐射肋缠绕于中心轮筒上;上形状记忆索网和下形状记忆索网及记忆调节索在抛物面基体上成形为抛物面索网结构,与上可变体抛物线辐射肋和下可变体抛物线辐射肋的沿径向的热力学性能可控模式构建天线的力平衡系统;金属反射丝网覆于上形状记忆索网的表面。本发明增加了辐射肋抗弯刚度,整体结构的内力大幅降低,可有效降低整体结构的刚度需求与重量;采用形状记忆索网结构可实现形状记忆拉索的自监测及自适应调节,与多自由度可变体辐射肋的同步调控实现天线整体的多维可重构功能,可进一步提高抛物面索网结构形面精度及在轨稳定性。

    一种空间可展开大型充气薄膜遮光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23899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571616.8

    申请日:2017-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可展开大型充气薄膜遮光罩结构,包括固接在空间相机底座的遮光罩底座,和沿遮光罩底座分布的收拢筒,在收拢筒上套有充气管骨架,还包括张拉在充气管骨架表面用于充气管骨架展开控制的调整索‑杆,以及粘接在充气管骨架外侧构成遮光罩的索网加强的遮光薄膜;在遮光罩底座上设有与充气管骨架对应并连通的充气罐;其中,遮光罩底座上的充气罐和收拢筒按照正n边形顶点位置的沿径向方向依次向内排列的方式与遮光罩底座固定连接。本发明展开过程仅利用调整索的索长/索力进行反馈控制,无需其他驱动和传感装置,且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储存空间要求低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符合航天器的轻量化要求。

    一种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722175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267963.1

    申请日:2017-04-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回弹可重构星载可展开天线,设置有:一个中心轮筒;多个可变体抛物线辐射肋缠绕于中心轮筒;薄膜反射面呈环形凹凸状收拢于缠绕态的可变体抛物线辐射肋之间。本发明采用由增强型聚合物制造的可变体抛物线辐射肋,展开结构只有可变体抛物线辐射肋与可缠绕的碳纤维中心轮筒,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回弹功能,无需传统缠绕肋天线由中心轮筒与齿轮传动机构构成的复杂展开收拢结构,增加了天线的服役可靠性;在反射膜面背面附着形状记忆作动器层,在空间热辐射作用下的变形趋势相互抵消,有效缓解膜面在空间热辐射作用下热变形,提高反射膜面在轨精度;采用蜂窝式结构,也可有效降低天线重量。

    一种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索网反射面形面精度的鲁棒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6666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259347.2

    申请日:2015-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索网反射面形面精度的鲁棒调整方法,包括建立索网反射面天线结构参考模型,计算得网面节点位置关于索长的敏度矩阵,测量实物反射面上各节点位置,计算将反射面节点调整到对应的最佳吻合抛物面上时的期望节点位移,求得最佳鲁棒索长调整量,将该调整量施加到实物反射面上,测量得到调整后实物反射面的节点位置,将最佳鲁棒索长调整量同时施加到参考模型上,得到参考模型调整后的反射面节点位置,进行参考模型修正;重复步骤,直至精度不再提高,即完成天线索网反射面形面精度的鲁棒调整。本发明考虑到了误差因素的影响和调整量的鲁棒性,确保了调整过程的收敛性,可显著提高天线索网反射面的形面调整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