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587124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14107.5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M7/539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5395 , H02M2001/0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样周期在线预测的固定开关频率数字滞环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滞环比较跟踪控制理论,应用于两电平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控制及其数字方案的实施。所述方案可以在线预测采样周期,实现最小采样频率,通过一种实时的“预测?校正”算法,固定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频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系统鲁棒性好,同时降低了硬件设备的采样频率需求,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11308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41498.8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全直流光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n个DC-DC变换器模块和一个MMC集中式逆变器,所述每一个DC-DC变换器模块连接有独立的控制回路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保证每一个DC-DC变换器相连的光伏电池组都工作在输出功率最高点。本发明通过多个DC-DC变换器模块输出端串联构建直流母线,通过集中式的MMC逆变装置实现大功率的并网发电功能。本发明中的直流母线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损耗,从系统结构层面提高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2399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082218.7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解耦谐振调节器阵列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闭环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从最基本的闭环控制结构出发,引入带解耦功能的新型谐振调节器阵列,实现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的闭环控制。该控制方法不但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整体补偿性能,且可以方便地实现选择次谐波补偿及高次谐波的有效补偿。控制系统无需繁琐的谐波分离算法,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大大改善了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的补偿性能,具有较为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72371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03194.6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电流检测的有源滤波器结构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利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从公共连接点处电压分离出各次谐波信号,经过PCC处谐波电压闭环控制间接产生谐波指令,而不是从负载电流或电源电流直接提取谐波指令,因此该APF相比于一般的并联型APF节省了三个电流互感器,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优势,可以应用到负载电流或电源电流不可被检测的工业场合。串联电抗器接入电网使较小的谐波电流就在PCC处产生较大的谐波电压,从而提高谐波信号的检测精度,使该APF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该APF填补了一般并联型APF不能应用在负载电流或电源电流不能被检测的工业现场的空白,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83188.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速与桨距角联合减载的风电一次调频方法及系统,在定桨距角时,计算转速减载次优功率跟踪曲线;在中低风速条件下,利用得到的转速减载次优功率跟踪曲线实现转速减载;计算风速‑桨距角曲线;在高风速条件下利用得到的风速‑桨距角曲线实现桨距角减载;基于桨距角减载实现对双馈风机的转速、桨距角联合一次调频控制。本发明充分发挥两种减载调频方式的优势区间,克服转速减载无法用于高风速区间,以及桨距角减载响应速度慢、需频繁动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61818.3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多层级电压协同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获取日前预测数据、日内多周期滚动预测数据、以及考虑电能质量和经济运行的含变电站层‑馈线层‑等效台区层的多目标跨层电压优化模型;将日前预测数据输入多目标跨层电压优化模型,输出用于调节变电站层‑馈线层‑等效台区电压层的第一调控指令,第一调控指令包括开关动作控制指令和有功‑无功控制指令;利用日内多周期滚动预测数据的时间尺度对多目标跨层电压优化模型的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在时域进行削减,得到日内多周期滚动优化模型;采用分布式原始对偶次梯度方法求解日内多周期滚动优化模型,得到用于调节变电站层‑馈线层‑等效台区电压层的第二调控指令,第二调控指令包括有功‑无功控制指令;根据第一调控指令和/或第二调控指令进行配电网多层级电压协同优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兼顾配电网电能质量和经济效益,避免电压越限同时更好地利用多种调节资源实现效率最高,且采用分布式算法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1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15406.4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开关并网时基于谐波注入的故障分区定位方法及系统,控制柔性开关向故障点注入谐波;检测故障处的谐波电压,完成故障分区定位;当检测到配电网故障线路故障时,触发反时限欠压保护。本发明针对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对柔性开关并网运行时进行故障定位及准确动作的问题,控制柔性开关向故障点处注入谐波,并联合反时限欠压保护对故障点进行定位与分区,在不增加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故障点定位与隔离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同时保证故障点最近的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失电影响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6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47360.9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柔性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式柔性合环开关失电转供平滑切换方法及混合式柔性合环开关。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发生失电过程,若否,则为正常工作模式;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当失电故障发生时获取输出电压相位信息,并转入失电侧变流器控制策略,输出相位、幅值可控的电压,对失电负载进行支撑;将输出电压相位信息与待切转供的第一电网相位进行同步,判断同步是否完成,若未完成,则重新进行同步,若完成,则进行下一步骤;将第一、第二变流器脉冲闭锁,机械开关支路导通,切换为机械开关支路转供,失电转供切换过程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切换过程中电压幅值、相位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电压跳变所导致的变压饱和及励磁涌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15910.6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式柔性合环可控移相器,包括多绕组变压器、电力电子变换器,其中,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主绕组并入馈线,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副边绕组串联接入待互联馈线;具体地,以A相馈线首先串联接入B相副边绕组1,再串联接入C相副边绕组2,最后再通过变压器串联接入电力电子变流器输出电压A相;以B相馈线首先串联接入C相副边绕组1,再串联接入A相副边绕组2,最后再通过变压器串联接入电力电子变流器输出电压B相;以C相馈线首先串联接入A线副边绕组1,再串联接入B相副边绕组2,最后再通过变压器串联接入电力电子变流器输出电压C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控制灵活、响应快速、调节准确、以及成本低及体积小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