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地下低温储罐周围土体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9673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626670.3

    申请日:2016-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地下低温储罐周围土体的系统,属于土壤加热技术领域,包括用于给地下低温储罐周围土体加热的地埋管、交换地埋管内循环的水与外部环境之间热量的地源热泵空调以及连接地埋管和地源热泵空调的连接总管;地埋管布置在地下低温储罐四周和底部,地埋管和连接总管构成一密闭循环系统。该系统在运行时,循环的水通过连接总管进入地埋管与地下低温储罐周围土体进行热转换,土体温度升高,水温度降低;低温的水再通过连接总管贯穿地源热泵空调,与地源热泵空调周围的环境进行热交换,水温度升高,环境温度降低,升温后的水通过连接总管重新进入地埋管,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既加热了地下低温储罐周围土体,又帮助地源热泵空调制冷。

    用热棒减少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期围岩冻融圈范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765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01207.6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用热棒减少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期围岩冻融圈范围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隧道开挖后施工初期支护,根据隧道内气温、围岩温度、隧道断面等确定埋设热棒数量、布置形式、埋设位置、钻孔深度;步骤2:在热棒的埋设位置从隧道内部钻孔,钻孔直径大于等于热棒外径,采用机械顶入安装法将热棒埋设至钻孔开孔中;步骤3:在铺设隔热保温层或施作二衬前拆除热棒。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提高隧道支护结构热阻方式进行保温隔热的不足,通过采用热棒把隧道内空气中的热量引到隧道围岩较远处将减少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期围岩冻融圈范围,保持多年冻土区隧道围岩在施工期间的稳定性,以达到安全、经济、高效、环保、施工简便、主动防护的效果。

    一种制作用于剪切渗流耦合试验节理试样的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430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69513.6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用于剪切渗流耦合试验节理试样的模具及方法,该模具包括底板、放置在底板上的侧围体以及覆盖在侧围体顶部的盖板,所述侧围体包括四块依次抵接的侧挡板,每块侧挡板的一端与相邻一块侧挡板的中部抵接,并通过螺钉及定位销固定,所述盖板通过螺钉与四块侧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最终得到的节理试样的材质包括质量比为1:(1.1-1.3):(2.0-3.0):(0.08-0.15):(0.04-0.1)的树脂混凝土包括环氧树脂、水泥、砂、二丁酯及乙二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精确地制作出所需要尺寸的岩石节理试样;且该节理制作方法操作安全、简便;可大批量生产样本,试样效果良好,且节理试样的制备及养护周期短,节理强度高。

    不同采样间距下的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统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5690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23385.5

    申请日:2017-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175

    Abstract: 一种不同采样间距下的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定所需分析的工程岩体结构面,沿着试验方向绘制出n条相互平行的二维轮廓剖面线,分别获取该n条曲线的二维数据参数;2)选取其中第i条二维剖面线,然后以采样间距Δx计算该二维剖面线的一阶导数均方根Z2:3)当Δx数值介于0.005~0.05cm之间时,计算第i条二维剖面线对应的粗糙度系数特征值JRC1i;当Δx数值介于0.05~采样间距最大值之间时,计算第i条二维剖面线对应的粗糙度系数特征值JRC2i;4)然后对其它n-1条曲线,同样按照步骤2)和步骤3),最后统计出结构面沿着试验方向,采样间距为Δx的粗糙度系数平均值 或 本发明准确性较好。

    一种系列多尺度方形岩石结构面摩擦角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4963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410527302.4

    申请日:2014-10-08

    Abstract: 一种系列多尺度方形岩石结构面摩擦角测量装置,包括机架、测试平台和方形岩石结构面下盘固定组件,测试平台包括转动台,转动台一侧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可转动地套装在机架上,转动轴的端部与转动把手联动,转动台上表面设有试样定位线和中心定位点,定位点为方形岩石结构面的中心点,以定位点为平面坐标系原点,沿着方形岩石结构面的每条对角线各分布两排螺栓孔,每排螺栓孔的相邻螺栓孔之间等间隔排列;方形岩石结构面下盘固定组件包括4个直角形固定板,转动台上安装竖直角度盘和铅垂线,竖直角度盘的中心处悬挂铅垂线。以及一种系列多尺度方形岩石结构面摩擦角测量方法。本发明能够固定下盘结构面、易控制、且测试结果的精度高。

    岩体渗透性Dice相似度量预测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78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98605.3

    申请日:2016-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一种岩体渗透性Dice相似度量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岩体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峰值斜率指数、破碎岩体平均间距、结构面方位角的权重;(2)进行岩体力学参数的归一化;(3)将所有归一化后的岩体力学性质分类区间用直觉模糊表达;(4)渗透性研究地区的岩体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峰值斜率指数、碎岩体平均间距、结构面方位角进行归一化;(5)将所有归一化后的实测岩体力学性质进行直觉模糊表达;(6)依据Dice相似度量方法,分别计算不同分类等级条件下测试直觉模糊特征向量与标准直觉模糊特征向量的相似性,相似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渗透性等级为该研究区域的渗透性分类结果。本发明能实现岩体渗透性相似度量分类。

    含多组裂隙的岩石模型试样制作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6769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5784.7

    申请日:2017-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6 G01N2001/366

    Abstract: 一种含多组裂隙的岩石模型试样制作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制作模具还包括两块侧板和长条板,所述两块侧板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侧,所述两块侧板的前端之间、后端之间布置至少两块长条板,所述长条板固定在底座上,相邻长条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长条板上自上而下设置用于固定裂隙的孔,所述侧板和长条板围成模具型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成型效果好、能充分考虑岩体裂隙不同空间位置及多角度的含多组裂隙的岩石模型试样制作模具。

    监测沉井壁位移的方法及监测沉井壁不均匀位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95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1046.5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及一种监测沉井壁位移的方法及监测沉井壁不均匀位移的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该监测沉井位移的方法包括:布设激光收敛仪一、设置水平监测点M、设置反光板、布设激光收敛仪二、设置沉降监测点N、读取读数、计算结果等步骤,该方法不仅测量精度高,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而且仅需一人即可完成监测,安装及监测过程中均不影响沉井正常施工,对监测人员专业技能要求低,节省人员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

    能源隧道复合式地温能防冻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9882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64935.9

    申请日:2016-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1/26 E21D11/38

    Abstract: 一种能源隧道复合式地温能防冻加热系统,包括隧道加热段,供热管路铺设与隧道加热段对应的隧道内,供热管路两端分别与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连接,第二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与热泵末端连接形成供热循环管路,隧道换热段对应的隧道包括隧道初衬、隧道二衬、隧道仰拱和路面,路面上方为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回填层位于隧道仰拱上,在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隧道仰拱和回填层之间均设置热交换层,路面上方、下方的热交换层之间通过转换接头连接,热交换层的第一入水口与第一供水管连通,热交换层的第一回水口与第一回水管连通,第一供水管和第一回收管与热泵前端连接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本发明适用性良好、换热效率更高、节省成本和节约施工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