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轴流风叶及风扇

    公开(公告)号:CN212563793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2149007.3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片、轴流风叶及风扇,叶片包括压力面、吸力面、叶根部、叶顶部、前缘部、后缘部,定义叶根部所在的圆柱面为叶根基元面,叶顶部所在的圆柱面为叶顶基元面,位于叶根基元面和叶顶基元面中间的圆柱面为1/2基元面,位于叶顶基元面和1/2基元面中间的圆柱面为3/4基元面;在叶根基元面处前缘部与后缘部的最大距离为l1,在1/2基元面处前缘部与后缘部的最大距离为l2,在3/4基元面处前缘部与后缘部的最大距离为l3,在叶顶基元面处前缘部与后缘部的最大距离为l4,l1<l2<l3<l4。能够有效提升出口风速,使叶片的气动性能与电机匹配,保证由该叶片制成的风扇的风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风扇机头组件及电风扇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778130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357556.7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风扇机头组件及电风扇。所述电风扇机头组件包括控制主板;电机支架,用于机头组件中驱动电机和同步电机的安装;罩壳,罩设在电机支架外侧;以及机头支架,用于控制主板与电机支架的安装;其中,电机支架穿设在机头支架上并紧固,控制主板通过紧固件紧固在机头支架上,罩壳分别与机头支架与电机支架嵌套配合,驱动电机和同步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安装在机头支架上,同时控制主板通过紧固件紧固在机头支架上,罩壳通过机头支架实现安装限位,使得在电风扇机头组件中设置的机头支架可同时实现驱动电机、同步电机、罩壳、控制主板等零部件的安装限位,整个电风扇机头组件的安装精度和紧凑型更佳。

    对接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
    6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49293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2371466.3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接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一种对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对接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的对接组件,对接组件包括:母接头,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公接头,设置在第二凹槽上,其具有卡头,卡头凸出第二凹槽设置;锁扣组件,母接头的周面上设置有过孔,沿垂直于对接方向锁扣组件于过孔处可活动地设置在母接头内,于对接到位后,卡头卡接在锁扣组件上;按钮,设置在锁扣组件上,于外力作用下,驱动锁扣组件运动,以使卡头脱离锁扣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的对接结构拆装简单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防抖动网罩及风扇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199304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445162.4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抖动网罩,包括网罩本体和支撑件,网罩本体上设置有配合部,支撑件上设置有卡合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和网罩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卡合部和配合部相卡接以使支撑件和网罩本体固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扇,包括机头,机头连接有如以上所述的防抖动网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抖动网罩,将网罩本体固定在支撑件上,通过支撑件和网罩本体多点固定,提高网罩本体的固定刚度,提高固定频率。

    角度调节结构及风扇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409350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0102764.7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调节结构及风扇,角度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件、第二装配件、定位件及调整件,第二装配件与定位件连接,定位件安装于第一装配件上,定位件与第一装配件可转动配合,定位件和/或第一装配件与调整件可拆卸配合,调整件用于调整第一装配件相对定位件的转动角度。上述角度调节结构,可将定位件安装于第一装配件上,再将定位件与第二装配件连接,并利用调整件调整第一装配件相对第二装配件的转动角度,定位件可作为中间的结构,将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的装配分解为第一装配件、调节件、定位件的组装,及定位件与第二装配件的组装两个过程,降低了装配的难度程度,不易出现装配失误,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减少物料损失。

    摇头装置及风扇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70965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102722.3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摇头装置及风扇,该摇头装置包括调节件及安装套,调节件设有第一安装腔及与第一安装腔连通并供导线插入的插入孔;安装套插设于第一安装腔,安装套设有供装设导线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一安装腔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用于固定导线的固定结构。摇头装置在使用时,电源线沿插入孔插入第一安装腔内并与第一安装部进行固定连接。由于第一安装部与第一安装腔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固定结构,在固定结构的作用下,电源线可以稳固地设置于第一安装腔的侧壁和第一安装部之间,如此,装配简单可靠。进一步地,由于电源线固设于第一安装腔的侧壁和第一安装部之间,电源线与摇头装置不会相对移动,电源线不会出现磨损线体的问题。

    风扇及网罩组件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70877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099253.4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及网罩组件,网罩组件包括安装件及罩体结构,风叶设置于罩体结构内,安装件的第二安装部穿设于罩体结构的安装孔内,使得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一限位结构与安装孔的内壁上第二限位结构限位配合,避免第二安装部在安装孔内转动,且能够有效提到装配防呆效果,提高安装效率。当第二安装部穿设于安装孔内时,使得第一安装部与罩体结构通过卡勾与卡槽卡设,进一步限制安装件向远离罩体结构的方向活动,使得安装件稳定性装配到罩体结构上。驱动件设置于安装件上,驱动件通过第二安装部上的驱动孔连接于风叶并驱动风叶转动。上述风扇及网罩组件装配过程简单,且装配效率高,装配稳定性好,有效降低装配成本。

    风扇机头组件和电风扇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99513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20102302.5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机头组件和电风扇,风扇机头组件包括连接头、主电机和罩壳,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主电机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中插有轴套,所述主电机的支撑轴插在所述轴套中,且在所述轴套的轴向上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轴套相对位置固定,所述轴套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支撑筒凹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轴套相对于所述支撑筒在所述支撑筒的轴向上移动,所述罩壳与所述主电机连接,所述罩壳至少部分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支撑筒凹凸配合的部位对应,用于阻止所述限位件脱离所述支撑筒。从而使得所述支撑轴能够稳定可靠的支撑在所述连接头上。

    风扇机头组件和电风扇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99510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20101476.X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机头组件和电风扇,风扇机头组件包括轴套和调节盒,调节盒中设有用于与轴套相互套设的安装筒,调节盒的侧壁设有第一走线孔,轴套外设有抵压件,抵压件与轴套之间设有走线通道,当轴套与安装筒装配到位时,调节盒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走线孔的部位位于抵压件上背离走线通道的一侧,且第一走线孔位于走线通道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电源线从第一走线孔到走线通道入口的前进方向与走线通道的入口到出口的前进方向不同,从而电源线在抵压件上靠近走线通道入口的一端会被抵压件抵压弯折。使得电源线与抵压件和调节盒侧壁之间存在较大摩擦力,达到固定电源线的目的。在安装轴套的同时,完成对电源线的固定过程,提高整体的装配效率。

    装配结构、支架及风扇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04548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101528.3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结构、支架及风扇,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件及第二装配件,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对接,第一装配件上设有用于与元件的一端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部,第二装配件上设有用于与元件的另一端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部。上述装配结构,由于第一装配件或第二装配件可与元件的两端分别插接,因此可先将元件与第一插接部插接配合或将元件与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再将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对接,元件与另一个插接部插接配合,实现元件的固定安装,由于在装配过程中,元件通过与第一插接部及第二插接部的插接配合实现固定,无需利用螺钉等辅助固定安装,可减少需要安装的零件数量,并简化安装,插接的装配方式简单有效,安装效率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