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57052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628880.1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氮高效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单元、加湿器单元、汽水换热器单元和干燥器单元,烟气单元包括燃烧器和燃烧室,燃烧器的进口连接加湿器单元的空气出口,燃烧器的出口连接燃烧室的进口;燃烧室的烟气出口连接汽水换热器单元的烟气进口,汽水换热器单元的烟气出口连接干燥器单元的烟气进口;干燥器单元的烟气出口通过烟囱连通外界,干燥器单元的热水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管路向外溢流,另一路进入加湿器单元,加湿器单元的冷水出口通过干燥器喷淋泵连接干燥器单元的冷水进口;汽水换热器的热水通过管路向外溢流,汽水换热器的回水进口连接热水回水管路,汽水换热器的供水出口连接热水供水管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9894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48459.4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02 , F24D3/18 , F24D19/1015 , F24D19/1039 , F24D2200/126 , F24D220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利用工业余热的集中供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该集中供热系统包括工业余热采集子系统、输送热网和末端热利用子系统;工业余热采集子系统包括循环水余热采集装置、低温余热物料换热器和厂内电热泵,输送热网包括一次网供水管道、一次网回水管道、二次网供水管道、二次网回水管道、循环水供水管道、循环水回水管道和低温余热物流管道,末端热利用子系统包括热网水热量提取装置和末端电热泵。本发明通过在厂内热源侧采用循环水换热器+低温余热物料换热器+热泵的组合,能够按温度品位一次回收循环水余热、工艺物料余热等,无法通过直接换热回收的余热则利用热泵回收,实现工业余热的梯级利用和厂区内余热资源的优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0564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76375.5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 Y02P80/15 , F24D3/18 , B01D53/56 , B01D53/78 , B01D2257/404 , F23J15/04 , F23J15/06 , F23J2215/10 , F23L7/002 , F23L2900/07008 , F24D2200/18 , F24D220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净化、全热回收型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和热力站,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通过热网供回水管道与热力站连接;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加湿装置、气水热塔、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蒸汽-水换热器和凝汽器;在热电厂内,通过给空气加湿,提高烟气露点温度,在热力站采用进一步降低回水温度的方法,将热网回水降低至10℃甚至更低,两种手段集成,实现烟气余热和乏汽余热的全部回收,同时在分段烟气余热回收喷淋水路上设置加药口,在余热回收的同时实现洗涤烟气的作用,达到良好的脱硝效果,同时中和酸性凝结水,达到排放标准,集余热回收、烟气净化于一体,本发明适用于燃气热电厂、生物质热电厂等,可进一步推广至燃煤热电厂及锅炉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4244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445519.6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D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燃型吸收式换热机组,该换热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和水路系统;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热水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和直燃发生器组成;水路系统分为一次侧水路系统和二次侧水路系统两部分:一次侧水路系统依次连接热水发生器、水-水换热器的高温侧和蒸发器后返回集中热源;二次侧水路系统分为至少两路,一路连接吸收器和冷凝器,另一路连接水-水换热器的低温侧,然后两路二次网回水汇合成一路后返回热用户。本发明利用热水与燃气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共同作为机组的驱动热源,较大幅度的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侧热水的供、回水温差,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97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31008.3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节供热管道压力的系统及方法,其将高温高压,路由距离长,大高差的供热管道根据标高分为若干管段,在需减压的某一或多个管段上均安装水轮机,且水轮机的入流管道与该管段的上游管道相连接,出流管与该管段的下游管道相连接;在与水轮机相对的另一管段上安装辅助水泵,且辅助水泵的入流管道与该另一管段的上游管道相连接,出流管与该另一管段的下游管道相连接;水轮机的转轴动力连接辅助水泵的转轴。本发明利用水轮机削减下游运行压力的同时,将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驱动辅助水泵运作,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供热管道压力调节的灵活性和供热管道的安全性与可及性,降低为了解决管道超压问题而增加的初投资和供热能耗,而且减少了一次网回水在运输过程中的电能消耗,达到了废能循环再利用和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538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43856.3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烟气余热及冷凝水回收与脱硝一体化处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接接触式喷淋塔、喷射装置、臭氧发生器、水质处理装置、循环水泵、热泵和喷淋装置;直接接触式喷淋塔具有烟气出口和入口烟道,入口烟道中设置喷射装置,喷射装置通过鼓风机与臭氧发生器连通;直接接触式喷淋塔底部具有水箱,水箱侧外壁设有溢流口;水箱底部设置有循环冷却水出口,循环冷却水出口通过循环水泵连通热泵冷端入口,同时循环水泵入口连通碱液箱;热泵冷端出口连通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设置在直接接触式喷淋塔内。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集中供热热源的天然气锅炉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以及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天然气烟气的综合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82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11521.3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01K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乏汽余热回收机组,包括一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组成的吸收式热泵,凝汽器,分别与凝汽器、发生器和蒸发器相连通的乏汽管路,以及依次与冷凝器、凝汽器和吸收器相连通的热水管路;乏汽通过乏汽管路分别在凝汽器、发生器和蒸发器中释放热量,热水则通过热水管路依次在冷凝器、凝汽器和吸收器中吸收乏汽释放的热量被梯级加热。本发明通过将吸收式热泵与凝汽器进行合理组合利用,一方面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通过合理布置保证乏汽在换热管内流动顺畅,实现了在蒸发器双侧相变换热的过程,另一方面按照“能级匹配,阶梯利用”的原则将热水依次在冷凝器、凝汽器和吸收器中进行梯级加热,实现了乏汽与热水的换热过程,最终可以产生出比乏汽温度更高的热水。
-
公开(公告)号:CN10354244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45519.6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D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燃型吸收式换热机组,该换热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水-水换热器和水路系统;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热水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和直燃发生器组成;水路系统分为一次侧水路系统和二次侧水路系统两部分:一次侧水路系统依次连接热水发生器、水-水换热器的高温侧和蒸发器后返回集中热源;二次侧水路系统分为至少两路,一路连接吸收器和冷凝器,另一路连接水-水换热器的低温侧,然后两路二次网回水汇合成一路后返回热用户。本发明利用热水与燃气等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共同作为机组的驱动热源,较大幅度的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侧热水的供、回水温差,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269442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195467.2
申请日:2011-07-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集中供热领域的一种利用热泵技术提高集中供热管网供热能力的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集中供热管网,集中供热管网分为一次网和二次网,该系统还包括吸收式热泵机组,一次网供水管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发生器相连,以一次网供水作为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驱动热源;一次网回水管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相连,以一次网回水作为吸收式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二次网回水依次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吸收器和冷凝器被加热升温,作为二次网供水输出。本发明可以使一次网的供、回水温差进一步增大,提高供热管网输送热量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949612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65598.9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供冷方式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城市热网驱动的供冷方式,是一种利用热网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溶液除湿机来实现用户处的制冷除湿目的,同时,驱动制冷除湿后的热网水可用于生活热水预热,并可进一步通过地埋管将热量回灌至地下,从而逐步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回灌至地下的热量冬季可提取出用于供热。在电厂内部,采用凝汽器、蒸汽吸收式热泵和汽-水换热器组合加热的方式,实现热网回水梯级加热。该种方式较常规的分布式供冷方式及集中供冷水的方式,可以在制冷季利用闲置的城市热网资源,增加热电厂的热负荷,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并利于削减空调负荷造成的电力高峰甚至节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