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03913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097007.0
申请日:2005-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喷墨印花的纳米级聚合物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微乳液以高含量的软单体丙烯酸丁酯为主要聚合单体,使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柔韧性;加入带有交联基团的共聚单体,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使交联基团发生反应,形成立体空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膜,将颜料粒子牢固地附着在织物纤维上,防止聚合物膜发粘,并赋予喷墨印花织物良好的耐水洗和耐摩擦等色牢度;添加可聚合的表面活性剂,使得聚合物微乳液在软单体含量很高的条件下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微乳液的平均粒径小于100nm,纳米级的微乳液颗粒间不易发生团聚。本发明在聚合物微乳液的制备过程中,采用单体饥饿加料方式,从而使获得的纳米级聚合物微乳液粒径小,分布窄。
-
公开(公告)号:CN11126178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0060677.X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对称封端电子受体的有机太阳电池,它包括衬底、阳极、阳极修饰层、活性层、阴极修饰层和阴极,其中活性层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的共混膜,电子给体是PM6,电子受体是一类以苯并噻二唑类梯形稠环结构为核,茚二酮和氰基茚酮分别为两端的吸电子端基的小分子非富勒烯受体。借助于不同的封端基团,该类电子受体更易实现吸收光谱、能级和堆积方式的调控和优化。因此,基于不对称封端电子受体制备的有机太阳电池同时具有高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密度,同时抑制了能量损失,能量转换效率(PCE)最高为16.37%。另外,相对于中心稠环核不对称的非富勒烯受体,不对称封端电子受体的合成更为简便,有利于降低有机太阳电池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852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61345.9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409/14 , C08F2/46 , G03F7/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豆素类双光子引发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引发剂的特征在于利用长链/支链结构使得双光子引发剂在光刻胶树脂中的溶解性提升,获得更高的双光子聚合引发效率。该新型双光子引发剂的合成步骤如下:步骤一、溴代噻吩与酰胺类化合物反应,在噻吩上引入酰基;步骤二、在第一步产物的基础上引入酯基;步骤三、步骤二的产物与水杨醛衍生物进行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生成新型双光子引发剂;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双光子引发剂灵敏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表现出良好的双光子聚合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18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57958.8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L5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它从下而上包括衬底、阳极、阳极修饰层、活性层、阴极修饰层和阴极,其中阳极修饰层为两种聚合物PEDOT:PSS和PTAA依次在阳极表面涂覆而成的双层薄膜。由于双层聚合物薄膜构建了有利于空穴收集的台阶式能级排布,本发明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实现了高的光电能量转换效率(18.7%);更重要的是,利用双层聚合物薄膜的化学惰性和良好的力学柔性,抑制了钙钛矿活性层的受热分解和热应力导致的晶体破坏,本发明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在惰性气氛中100℃高温下加热120小时效率仍保持初始值的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27549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409496.1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环戊双噻吩衍生物为电子受体的有机太阳电池,它包括衬底、阴极、阴极修饰层、活性层、阳极修饰层和阳极,其中活性层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的共混膜,电子给体是PBDB‑T,电子受体是环戊双噻吩衍生物DFPCIC。利用DFPCIC良好的分子平面性和合适的能级结构等特性,本发明制备的有机太阳电池同时具有高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能量转换效率(PCE)最高为10.14%。同时,基于PBDB‑T:DFPCIC的有机太阳电池还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此外,DFPCIC容易合成,有利于降低有机太阳电池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911859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110219584.8
申请日:2011-08-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的生物传感器,包括具有原子尺度的导电材料作为敏感单元而达到原子级的检测分辨率和微纳米流体器件而控制被检测分子的运动与形态结构。第二电泳电极或微泵、第二储藏室、第二微纳米分离通道、基板、第一绝缘层、敏感功能层、第二绝缘层、第一微纳米分离通道、第一储藏室、第一电泳电极或微泵顺次放置,敏感功能层的中心设有纳米孔,第一绝缘层的中心设有第一绝缘层开孔,第二绝缘层的中心设有第二绝缘层开孔,基板的中心设有基板开口,在敏感功能层上设有测量电信号的电接触层。本发明的原子层厚度的敏感功能层使传感器的分辨率达到原子尺度,与微纳米流体器件集成可以控制DNA或RNA的运动及其结构形态,这样可以得到稳定的信号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897750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110215856.7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将预先合成的石墨烯薄膜小片放置在衬底上,然后在此衬底上以此石墨烯薄膜小片作为大面积石墨烯薄膜生长的诱导点,采用来自于含有碳原子的气体碳源、固体碳源、液体碳源或者其复合碳源材料而释放的碳原子来生长石墨烯薄膜。本发明方法使石墨烯薄膜可以直接生长在实际应用石墨烯薄膜的衬底上,这样使用时就不需要转移石墨烯薄膜;所生长的石墨烯薄膜的层数、结构、尺寸容易控制;生长石墨烯薄膜的温度可以在0℃至2000℃之间;制备出的石墨烯薄膜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适合用于大规模地制造高性能的光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911859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219584.8
申请日:2011-08-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的生物传感器,包括具有原子尺度的导电材料作为敏感单元而达到原子级的检测分辨率和微纳米流体器件而控制被检测分子的运动与形态结构。第二电泳电极或微泵、第二储藏室、第二微纳米分离通道、基板、第一绝缘层、敏感功能层、第二绝缘层、第一微纳米分离通道、第一储藏室、第一电泳电极或微泵顺次放置,敏感功能层的中心设有纳米孔,第一绝缘层的中心设有第一绝缘层开孔,第二绝缘层的中心设有第二绝缘层开孔,基板的中心设有基板开口,在敏感功能层上设有测量电信号的电接触层。本发明的原子层厚度的敏感功能层使传感器的分辨率达到原子尺度,与微纳米流体器件集成可以控制DNA或RNA的运动及其结构形态,这样可以得到稳定的信号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89775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215856.7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将预先合成的石墨烯薄膜小片放置在衬底上,然后在此衬底上以此石墨烯薄膜小片作为大面积石墨烯薄膜生长的诱导点,采用来自于含有碳原子的气体碳源、固体碳源、液体碳源或者其复合碳源材料而释放的碳原子来生长石墨烯薄膜。本发明方法使石墨烯薄膜可以直接生长在实际应用石墨烯薄膜的衬底上,这样使用时就不需要转移石墨烯薄膜;所生长的石墨烯薄膜的层数、结构、尺寸容易控制;生长石墨烯薄膜的温度可以在0℃至2000℃之间;制备出的石墨烯薄膜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适合用于大规模地制造高性能的光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986145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298015.2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孔电学传感器。它包括基板、第一绝缘层、纳米功能层、电接触层、第二绝缘层、纳米孔;在基板上依次设有第一绝缘层、纳米功能层,在第一绝缘层上和纳米功能层边缘上设有电接触层,在纳米功能层上设有第二绝缘层,在基板、第一绝缘层、纳米功能层和第二绝缘层的中心设有纳米孔。本发明的纳米功能层的厚度可以控制在0.3~0.7nm之间,达到检测单链DNA中的单个碱基的电学特征的分辨率要求,从而适于便宜、快速基因电子测序。本发明的纳米孔电学传感器解决了将纳米功能层集成于纳米孔的技术难点,其制备纳米功能层的方法简单;解决了DNA碱基穿越纳米孔时由于碱基可能存在的不同取向而导致对碱基与纳米功能层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