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8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23714.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马琳 , 李红云 , 赵玉芳 , 吴琼 , 崔晓红 , 邹引 , 武玉龙 , 郎庆凯 , 何红太 , 张帆 , 于磊 , 王月香 , 桂菲菲 , 熊鹏 , 刘宾 , 王小军 , 吕晓芸 , 黄志勇 , 张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全域机器替代巡视装置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智能巡检技术领域。全域采集设备采集变电站的全域机器监测数据,包括设备运行环境监测数据、设备巡视数据、设备在线状态数据和设备指令,设备巡视数据包括视频图像数据,能够有效利用部署在变电站站端站内站外的全域采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纯依靠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变电站远程巡视工作,有可能会导致变电站设备缺陷识别失败、设备状态无法真实研判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54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630763.X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 G01R31/08 , G01J5/0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诊断方法及系统,通过将超声波频谱图片、可见光图像以及红外热成像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生成电力设备的诊断信息;本发明基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图像对设备故障进行定位,根据多种不同类型的图像,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生成电力设备的诊断信息,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准确率,解决了现有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仪仅依靠超声波信号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导致在进行故障定位时准确率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5164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572523.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安装于主变压器接地的中性点处霍尔元件,采集中性点全波电流信号,所述全波电流信号包括直流偏磁电流、偏磁响应电流和工频不平衡电流;通过安装于主变压器接地的中性点处小气隙电流互感器,采集中性点交流电流信号;对所述全波电流信号和所述交流电流信号进行差分处理,获得中性点处的直流偏磁电流值;根据第一预设方式,计算磁密增量;根据所述直流偏磁电流值和所述磁密增量确定变压器直流偏磁监测结果。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准确测量直流偏磁电流值的同时,实现全面评估变压器受到直流偏磁的响应及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690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8076.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目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导线绝缘皮破损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训练图像集和训练文本集;基于图像特征提取网络对训练图像集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训练图像特征集;基于文本特征提取融合网络对训练文本集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训练文本特征集;基于文本特征提取融合网络对训练图像特征集和训练文本特征集进行融合,得到训练特征集;基于训练特征集对目标检测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目标检测网络;基于图像特征提取网络、文本特征提取融合网络和训练好的目标检测网络实现导线绝缘皮破损检测。本发明通过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相融合来提高架空线路导线绝缘皮破损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31441.0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配电线路缺陷在线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巡视图像数据集;对所述配电网巡视图像数据集中的配电网巡视图像进行曝光较正处理;对校正后的配电网巡视图像数据集中的配电网巡视图像,采用小波包函数进行降噪处理;对降噪处理后的消噪配电网巡视图像数据集中的配电网巡视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处理,确定更新后的配电网巡视图像数据集;利用更新后的配电网巡视图像数据集和FasterR‑CNN算法,确定架空配电线路缺陷识别模型;利用架空配电线路缺陷识别模型对实时获取的配电网巡视图像进行缺陷识别。本发明能够提高识别效率与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7123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79697.1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中性点偏磁电流测量装置及方法,利用安装于被测站点中的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线上的霍尔传感器来以预设采集频率采集偏磁电流,进而实现偏磁电流的准确测量。本发明还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中性点偏磁电流统计方法,获取统计站点目标时段内每一采样点的偏磁电流,目标时段至少包括一个单元时间。然后根据目标时段内每一采样点的偏磁电流,计算目标时段中每一单元时间对应的特征值,特征值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绝对值最大值、绝对值平均值和正值分布概率,进而利用该统计方法能够获得偏磁电流的变化规律,为偏磁电流的治理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10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148864.0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待检测输电线路图像;根据待检测输电线路图像,确定待检测输电线路的三维模型;根据待检测输电线路的三维模型,确定待检测输电线路的横截面信息;根据待检测输电线路的横截面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输电线路覆冰三维模型,确定待检测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及等值覆冰厚度。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输电线路覆冰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进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广泛地应用在电力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09002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99363.6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浦江县供电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浦江光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赛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kV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的超声波检测装置和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有效地检测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配网设备真型平台和接入真型平台的架空导绝缘层线树枝磨损模型;所述的模型包括架空导线、树枝和模拟电阻,所述的架空导线包括外部的绝缘层和内部的芯线,绝缘层上设置有磨损区,树枝架设在磨损区表面;树枝靠近树干的位置通过导线连接模拟电阻的一端,模拟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本发明将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模型接入配网设备真型平台,确定最优的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角度,提高检测的效率,能发现最细微树枝磨损情况,减少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58657.7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SF6在线监测装置、方法及系统,包括:SF6监测传感器,用于采集变电站SF6在线监测数据;物联网模组,包括窄带物联网模组和加密芯片,所述加密芯片用于加密SF6监测传感器采集的变电站SF6在线监测数据,所述窄带物联网模组用于发送所述加密芯片加密后的变电站SF6在线监测数据;云平台,用于接收加密后的变电站SF6在线监测数据,对加密后的变电站SF6在线监测数据进行解密,对解密后的变电站SF6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可实现对变电站SF6在线监测数据的统一处理,减少了监测数据的传输环节,有利于降低监测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提升了运维效率,保障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59553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1123225.1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覆冰测量系统及方法,涉及输电线路测量技术领域。在系统中多旋翼飞行装置设置有超声波探头。飞行装置控制器向多旋翼飞行装置发送飞行控制指令,以使得多旋翼飞行装置飞行至覆冰后的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处;飞行装置控制器向多旋翼飞行装置发送超声波采集指令;多旋翼飞行装置通过超声波探头采集覆冰后的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处的超声波信号,并将超声波信号发送至地面监控装置;地面监控装置根据覆冰后的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处的超声波信号,确定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覆冰厚度。本发明可以解决当前的覆冰测量方式大多需要操作人员携带测量仪器爬塔测量,较为复杂和危险,且间接测量的方式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