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特性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882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2489.1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墨特性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喷墨特性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上位工控机保障喷墨启动控制高效,喷头驱动板确保喷墨稳定精准及时;相机装置捕获指令完成图像捕获,供后续分析;迭代操作结合图像融合算法,实现对阵列化喷头快速连续精准测量,助力特征识别;图像识别方法得出墨滴特性利于精确分析,运动台移动重复操作全面获取特性生成喷墨特性,有力支持喷墨系统优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一种压电薄膜喷头和喷墨打印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26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91561.5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压电薄膜喷头和喷墨打印设备,压电薄膜喷头包括均设置在喷头内部的第一进墨流道、回墨流道和多个第一墨水腔体,每个所述第一墨水腔体包括喷墨准备腔体、墨腔弹性振动板、进墨节流部、回墨节流部和喷孔,所述第一进墨流道与所述喷墨准备腔体通过所述进墨节流部连通,所述回墨流道与所述喷墨准备腔体通过所述回墨节流部连通,所述墨腔弹性振动板用于挤压所述喷墨准备腔体使墨汁从所述喷孔喷出,所述进墨节流部底面设有第一隔离孔,所述第一隔离孔连通外部空间与所述进墨节流部。第一隔离孔连通外部空间与进墨节流部,从而快速消除墨水内外腔压力余波杂波,实现喷头挤墨腔内外压力的快速平衡。

    OLED喷墨打印薄膜高精度成膜一致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582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70527.8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OLED喷墨打印薄膜高精度成膜一致性控制方法,涉及喷墨打印的技术领域,包括:在本申请中,提出一种OLED喷墨打印薄膜高精度成膜一致性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大面积显示器制造中的一致性薄膜成膜。首先,根据基板单子像素表面形貌数据和墨水雾化特性参数,得到基板上均匀成膜的湿膜;然后,通过结合宏观腔体物理场仿真分析以及微观子像素槽内湿膜固化仿真分析,确定一致性固化成膜的工艺参数,并根据该工艺参数对基板上均匀成膜的湿膜进行干燥固化,得到目标干膜。以此,参考对宏观腔体物理场以及微观子像素槽内湿膜固化进行分析得到的工艺参数,对均匀成膜的湿膜进行干燥固化,得到成膜厚度一致、均匀成膜的目标干膜。

    超声雾化器多参数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898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56899.0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参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声雾化器多参数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初始设计参数构建初始三维模型;对初始三维模型进行流体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仿真分析结果;比较仿真分析结果和预设的目标颗粒直径,若不匹配,则依次调整初始设计参数所包括的初始长度、初始直径和初始倒圆,得到调整参数;基于调整参数调整初始三维模型,并对调整后的初始三维模型进行流体力学仿真分析,得到调整分析结果;比较调整分析结果和预设的目标颗粒直径,若匹配,则基于调整参数生成超声雾化器的设计方案;本申请公开的方法,可提高超声雾化器的设计效率和开发效率,且可使所设计的超声雾化器可满足特定场景使用需求。

    打印喷头、喷墨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设备与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0873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58172.1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打印喷头、喷墨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设备与存储介质,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一种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包括变形反馈件、墨腔工作件和喷嘴;所述墨腔工作件的顶端为墨腔弹性板,所述变形反馈件设置于所述墨腔弹性板上;所述喷嘴设于所述墨腔工作件的底端,所述喷嘴的内部与所述墨腔工作件的内部相连通。本申请通过打印喷头设置变形反馈件,实现对所述墨腔弹性板施加的形变应力的闭环控制,有效提高了喷墨打印过程中喷出的墨滴均匀性,并且相较于当前保障墨滴均匀性的方式更加简便。

    OLED像素层喷印落点位置规划与喷印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1704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10155863.5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OLED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OLED像素层喷印落点位置规划与喷印控制方法。该方法获取墨水特性和打印基板特性;基于墨水特性和打印基板特性,对打印基板像素槽进行划分,得到划分区域;基于划分区域,生成打印点位;确定打印点位的打印喷嘴标识;根据打印点位、打印点位的打印喷嘴标识以及预设打印方向进行打印。整个方案基于多维度的打印相关属性,对打印基板的像素槽进行划分,基于划分区域来生成打印点位,相比传统的基于墨滴体积得到的打印点位更加准确,确定打印点位对应的喷嘴标识,精确控制每个打印喷嘴,根据精确的打印点位以及打印点位的对应的打印喷嘴标识以预设打印方向进行打印,可以显著提高打印的准确性。

    一种喷头墨滴落点观测与统计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41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30681.9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性能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喷头墨滴落点观测与统计设备及方法。所述喷头墨滴落点观测与统计设备包括:基片、传送装置、检测装置和清洁装置,所述基片上设有测试图形,用于记录墨滴落点的位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吸附平台、第二吸附平台和首尾相接的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上,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传送结构运动,所述基片设置在所述传送结构上,所述第一吸附平台和第二吸附平台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背向所述基片一侧,所述第一吸附平台和第二吸附平台用于吸附固定所述基片。本方案具有在长时间不更换最小基片的情况下,长时间地采集墨滴落点数据,对喷头性能进行测评的优点。

    喷墨补印路径规划方法、喷墨打印机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674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0986.1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墨补印路径规划方法、喷墨打印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显示标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确定所述喷墨打印机的目标喷头所在打印行的第一个缺陷子像素坐标;确定所述第一个缺陷子像素坐标与所述目标喷头中各个正常喷孔之间的拓扑几何关系以得到第一补打位移集合;基于所述第一个缺陷子像素坐标确定剩余缺陷子像素与各个所述正常喷孔之间的拓扑几何关系以得到剩余补打位移集合;确定所述第一补打位移集合和所述剩余补打位移集合之间的目标补打位移,并根据所述目标补打位移对所有缺陷子像素进行补充打印。通过将本发明,大幅降低了对喷墨补印规划的计算量,极大地提升了喷墨打印机的补印效率。

    气压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2041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73240.7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压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测量技术领域,所述气压测量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气压传感器采集的气压数据,其中,各所述气压传感器部署在所述喷墨打印设备的至少两个气压测量位置区域处;通过对所述气压数据进行动态滤波处理,生成滤波气压数据;根据各所述滤波气压数据之间的观测距离,生成各所述气压传感器之间的支持度;根据各所述支持度,对所述滤波气压数据进行加权聚合,得到所述喷墨打印设备对应的目标气压数据。本申请解决了无法兼顾气压测量的测量准确性和测量效率的技术问题。

    一种弹性渐变的非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72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513537.8

    申请日:2021-05-11

    Inventor: 徐婷 许高 张不扬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弹性渐变的非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轮毂、内缓冲层、支撑结构、外缓冲层、填充料以及带束胎面复合层;内缓冲层的内表面与轮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撑结构设置在内外缓冲层之间,由具有记忆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螺旋交织或编织形成;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固定条和环形支撑件;固定条的一端与内缓冲层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与环形支撑件或外缓冲层固定连接;环形支撑件与固定条固定连接;填充料位于支撑结构与内外缓冲层相结合形成的镂空区中,填充料与镂空区内表面固定连接;带束胎面复合层设置于外缓冲层外侧,外缓冲层外表面与带束胎面复合层内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非充气轮胎的承载、散热及减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