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9915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31635.3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统计分类的冶金煤气系统实时平衡调整方法,其特征是先应用高斯过程分类器将调整单元数据对应的时刻分离为调整时刻和非调整时刻,将调整时刻对应的发生单元数据、消耗单元数据以及被调整单元作为模糊规则库的样本,建立调整样本库;然后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样本库中的各个样本转换成If-Then的模糊规则,建立完备的模糊规则库;当监测到煤气系统某一时刻即将运行不平衡,将该时刻的煤气发生单元数据和消耗单元数据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转换成If-Then的模糊规则,与所建立的模糊规则库进行比对,确定出该时刻的可调整单元;然后采用差分计算法获得煤气系统的调整总量;最后根据煤气系统调整单元的优先级和各调整单元的最大负荷能力,将调整总量分配给不同的调整单元,实现冶金煤气系统的实时平衡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1567064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11787.0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Q10/00 , G06Q50/00 , G05B19/418
Abstract: 一种冷轧薄板全流程合同生产调度方法,属于钢铁企业信息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基于两阶段的小批量合同处理方法。第一阶段对冷轧全流程的小批量合同组批处理,此阶段按照合同的交货器、产品规格、生产流向等属性对相似合同进行归并,其目标是使得连续生产不同的组批合同时,在各机组上所需的切换成本最小,从而为合同优化排产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对组批后的若干合同编制冷轧机组作业计划,此阶段的目标是在满足后续机组流向要求和各机组前库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保证待排产合同的准时交货要求。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可有效地发挥冷轧产线各机组的产能,提高合同交货的准确度,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564170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21489.7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7/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涉及到自动化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流程行业优化排产动态调度的组态平台方法。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该平台可通过画出流程行业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并配置相应的生产参数,就可与计划排产和动态调度算法模型库进行动态链接,将原始的订单合同生成优化生产合同并进行动态调度;从而达到排产和调度的目的。组态后可以自动产生流程行业的虚拟生产仿真模型,并对合同进行优化排产和动态调度。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提供的组态平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流程行业优化排产和动态调度系统开发的建模效率,生成的系统可以根据生产流程工艺规范,优化制定企业的年、月、日生产经营和作业计划,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87049.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山东省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栅格水位的洪水淹没范围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洪水过程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出各河道关键断面的流量过程,根据水位流量关系计算出各河道关键断面的水位,进而可以确定河道各栅格的水位,再通过河道栅格与流域内其他栅格的高程进行相比,即可确定各流域栅格是否被淹没,得到洪水淹没范围,相较于传统技术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NS方程,得到流域内各个位置的水深的方案,本申请显著提高了洪水淹没范围的预测效率,为快速模拟洪水淹没范围、评估洪水灾害影响、提前制定防洪措施等提供依据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25720.4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15 , G06F17/11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最大熵强化学习的钢铁工业多能流系统最优调度方法,属于信息技术领域,首先采集现场的真实工业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去噪增缺,对现场管网进行简化;其次考虑多能流系统的负荷平衡建立日前模型,建立副产煤气系统、高压蒸汽系统、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能量转换设备运行效率模型;通过能量转换设备运行效率模型,以副产煤气管网作为输入侧,高压蒸汽管网和电力系统作为输出侧建立气‑热‑电日内模型,再结合日前模型转化为日前‑日内模型;使用求解器进行求解并保存求解过程的数据,使用保存的数据通过最大熵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智能体用于近似求解过程以达到加速效果。本发明解决了因时间尺度不同产生的冲突并加快求解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32746.9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MIMO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方法,属于无线通信和天线技术领域,步骤为:1)在目标频段内获取天线1各个特征模式的模式权重系数。2)计算天线1每个特征模式在天线2端口处产生的耦合功率,判断天线1不同特征模式耦合能力的强弱。3)将同时具有高模式权重系数和高耦合功率的特征模式作为导致天线耦合问题的高耦合模式。4)将天线1的总电流与高耦合模式的特征电流进行比较。5)如果两个天线结构相同,则对天线2进行相同修改。否则将天线2重新作为发射天线,执行上述步骤。本发明首次量化了各特征模式的耦合能力,通过抑制高耦合特征模式,实现天线阵列隔离度的提升;既不需要额外的解耦结构,也不需要特殊的天线布置方式;可用于同类天线解耦、不同天线解耦、同频段天线解耦、异频段天线解耦,具有较强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4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42180.0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索道钢丝绳实时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索道钢丝绳实时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基于FPGA的索道钢丝绳实时检测装置包括:线激光发射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光电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实现了对钢丝绳的非接触性、高实时性的位置探测和磨耗检测。这不仅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被测物件的损伤,还能够在实时运行状态下进行准确测量,为保障索道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其次,结合FPGA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高速的运算速度和智能化的数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718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98538.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海南大学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口径复合材料天线反射面原位磨抛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低应力装夹模块、运动模块、加工模块、电器模块及循环模块;其中:低应力装夹模块用于实现天线反射面样件的低应力柔性装夹,所述加工模块用于通过加工工具实现天线反射面样件的加工,运动模块用于实现加工工具的空间运动,电器模块用于提供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条件,所述循环模块用于微量润滑液的循环与过滤。该装置采用了雾化添加纳米颗粒的绿色润滑液的方法减少了润滑液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及环境污染;该装置通过利用改性低熔点石蜡的相变实现了大口径天线反射面样件的低应力柔性装夹,避免了大口径天线反射面样件的多次装夹与卸载导致的重复定位困难等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7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56814.7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控制及信息技术领域,涉及到干熄焦系统烧损率计算,一氧化碳(CO)含量控制以及空气导入量的在线实时优化,是一种基于机理与数据融合的干熄焦系统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利用工业现场已有的历史数据,结合干熄炉机理公式构建机理与数据融合的干熄炉模型,将该模型作为模型预测控制(MPC)的预测模型对干熄炉进行优化控制,保证了控制的快速性与鲁棒性。本发明解决了干熄焦系统运行过程烧损率过高造成经济损失与能源浪费,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在实现干熄炉节能减排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404843.9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4B24/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内养护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效、高分散、自增强的混凝土内养护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内养护剂为双层包衣嵌套结构,内层材料为经预湿处理的高吸水性树脂,内层包衣为碱溶性封装材料,外层材料为高渗透性封堵材料,外层包衣为水溶性封装材料。本发明通过双层包衣嵌套结构,延长了内养护剂的作用周期;在高吸水性树脂内部引入高活性颗粒,提高了其本身体积稳定性;通过高渗透性封堵材料,提高了内养护分散性能和自增强性能。本发明的内养护剂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生产。而且,通过双层包衣结构,可以实现内养护剂的长期保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