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223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847025.8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5B11/075 , C25B1/04 , C23C8/62 , B01J27/047 , B01J27/04 , B01J27/051
Abstract: 一种自支撑过渡金属硫化物薄膜电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电极材料技术领域。该电极包含活性材料和金属基底,所述活性材料为过渡金属硫化物薄膜,金属基底为过渡金属箔片,活性材料原位生长在金属基底上。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自支撑过渡金属硫化物薄膜电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为表面辅助的化学气相传输法:将过渡金属箔片和硫粉真空密封在石英管中进行一步反应,在金属箔片表面原位生长过渡金属硫化物薄膜。该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过渡金属箔片不仅提供金属源,也是薄膜形核长大的基底,原位生长确保二者紧密结合;真空下反应,薄膜均匀纯净、结晶性好。得到的自支撑电催化电极,具有催化活性高、导电性好、稳定性强和制备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881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65583.5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重构电磁表面技术的单层反射、透射双向辐射波束扫描天线,包括:馈源和由多个双向相控辐射单元所组成的阵列;馈源用于发射或者接收电磁波;双向相控辐射单元用于调制反射波相位和透射波相位。所述双向相控辐射单元自上而下包括金属层、介质板、直流偏置电路层,其中金属层设置有数字控制器件,所述直流偏置电路层用于为数字控制器件提供工作电压和控制数字控制器件的工作状态。所述双向相控辐射单元的反射和透射极化方向相同,且与馈源极化方向正交,在阵面透射传播方向上,天线的透射电磁波和和馈源入射到阵面的电磁波极化方向正交隔离,采用交叉极化实现相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2819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68155.0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01J27/18 , B01J27/188 , B01J27/19 , B01J27/182 , B01D53/90 , B01D5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O2基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适量的包括CeO2的金属氧化物粉体或者包括Ce的可溶性盐溶液的金属盐溶液;取适量的可溶性磷酸盐和锆的可溶性盐制成混合水溶液,所述混合水溶液中Zr4+和PO43-的摩尔比为0.5~2,Zr4+和PO43-的离子浓度之和为0.1~5mol/L;Zr4+和PO43-在混合水溶液中形成多孔的杂多酸物质;使用浸渍法将杂多酸物质吸附在金属氧化物的表面,或者使用溶胶-凝胶法借助络合剂将Ce的可溶性盐溶液与杂多酸物质络合在一起形成溶胶,最后均经过干燥、焙烧后制备催化剂粉体。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60%~95%;杂多酸物质的质量分数为5%~40%。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抗水热老化、抗硫化的能力较强,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360614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263006.3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8J5/00 , B82Y40/00 , C08L25/06 , C08L69/00 , C08L33/12 , C08L23/12 , C08L79/08 , C08L63/00 , C08L67/02 , C08L61/16 , C08L81/06
Abstract: 一种长度可控的聚合物纳米柱阵列的制备方法,首先用PDMS聚物浸润AAO模板,待其填满AAO模板的纳米孔洞后,用叔丁醇TBA溶解孔中预设量的PDMS预聚物,然后加热AAO模板,待PDMS预聚物固化后,就得到了孔深减小的AAO模板;然后用聚合物流体浸润PDMS填充的AAO模板,待聚合物固化后脱模,就得到聚合物纳米柱阵列;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聚合物纳米柱的长度不依赖于原始模板的孔深,既能用聚合物熔体也可用聚合物溶液浸润模板制备纳米柱阵列,而且所用的模板可以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74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452515.9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接入认证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接入认证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对第一量子通信设备的接入认证请求,第一量子通信设备通过网络控制中心将第一量子通信设备验签公钥发送给第二量子通信设备;第一量子通信设备利用第一量子通信设备签名私钥对第一传输数据进行签名,得到第一传输数据签名;第一量子通信设备将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一传输数据签名直接发送给所述第二量子通信设备,以使得第二量子通信设备能够利用第一量子通信设备的第一量子通信设备验签公钥对第一量子通信设备进行接入认证。根据一些实施例,保证了传输数据在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45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299877.0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湿法刻硅制备微芯环腔的方法,步骤如下:取一片硅片,硅片表面为二氧化硅氧化层,使用光刻和氢氟酸刻蚀的方法,在硅片表面得到覆盖有光刻胶的二氧化硅圆盘图形;其次使用氢氟酸‑硝酸混合溶液作为刻蚀溶液对得到的覆盖有光刻胶的二氧化硅圆盘图形进行湿法刻蚀,得到微盘腔;最后将微盘腔表面光刻胶去除,并使用激光器对其进行热回流,完成微芯环腔的制备。本发明使用氢氟酸‑硝酸刻蚀替代了制备流程中的干法刻蚀,提高了各向同性,使得该刻蚀方法适用于超高品质微芯环腔的制备,在1550nm波段实现了108以上的品质因子,这与相关报道中的品质因子相当。本发明同时还具备成本低、刻蚀设备简单、维护容易、对温湿度鲁棒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53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35806.7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双向通信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光器,用于产生光脉冲;强度调制器,用于对光脉冲进行调制;衰减器,用于将调制后的光脉冲进行衰减处理,获得衰减后的光脉冲;环形器,用于控制衰减后的光脉冲的传输方向和路径,并将光脉冲发送到干涉仪,干涉仪用于对接收到的光脉冲进行干涉处理,获得干涉后的光脉冲,并用于将自光纤信道接收的光脉冲进行干涉处理,获得第一干涉结果和第二干涉结果;第一单光子探测器,与环形器相连,用于探测第一干涉结果;以及第二单光子探测器,与干涉仪相连,用于探测第二干涉结果。根据本申请的方案,在QSDC系统中使用对称性设计,具有成本低、光纤链路消耗少、组网便捷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936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63437.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40/30 , G06F40/295 , G06F16/36 , G06N3/0442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基于BERT‑BiLSTM‑CRF模型和注意力的电网IT运维实体识别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电网IT运维数据,并进行文本实体标注;步骤2,采用BERT对步骤1得到的文本实体进行预训练,并使用BiLSTM网络和CRF网络进行序列标注,结合Self‑Attention机制对BiLSTM网络进行优化,构建BERT‑BiLSTM‑CRF模型;步骤3,使用电网IT运维数据训练BERT‑BiLSTM‑CRF模型,当模型产生的损失值满足设定条件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者达到提前停止训练的条件时,终止模型的训练;步骤4,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电网IT运维数据进行命名实体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电网运维数据集上命名实体识别的精准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达到93.78%,93.85%,93.81%。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效果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19683.3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4B10/7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包括:多个节点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节点控制单元和第二节点控制单元,所述多个节点控制单元通过多条量子信道耦接;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多个节点控制单元分别耦接,配置成接收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单元发送的与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单元通信的请求,选择所述多条量子信道中的第一量子信道,并向所述第一节点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节点控制单元发送信道切换指令。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系统,在量子通信网络的每一个节点布置节点控制单元,通过中央控制单元与各个节点控制单元的协同配合,保证了量子直接通信的通信效率与通信安全;同时通过预设算法选择量子信道,避免了量子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3960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769024.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oIP系统,包括:呼叫组件,配置成用户通过所述呼叫组件发出指令或进行语音通话,所述呼叫组件将指令的内容或语音通话的内容编码在量子态上,生成量子光脉冲并发射;接听组件,配置成接收所述量子光脉冲,将所述量子光脉冲携带的信息解码,转换成指令的内容或语音通话的内容;量子信道,连接所述呼叫组件与所述接听组件,配置成使所述量子光脉冲通过所述量子信道进行传输。本发明所提供的VoIP系统,将VoIP网络电话的标准协议下的数据帧编码到量子态上,通过发送量子光脉冲进行传输。量子信道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传输信息的双方共享测量基矢和位置信息实现,保障了传输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了VoIP网络电话通讯系统更高级的指标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