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860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491982.1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天然气管网和热力管网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本发明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其包括步骤:1)构建含多能流耦合设备和储能设备的能源中心设备模型;2)构建含电力网络、天然气管网和热力管网的能源网络模型;3)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周期内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约束和运行约束,建立计及天然气管网和热力管网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本发明所提方法能够提供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的技术方案,在增强系统灵活性的同时,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2495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1322703.0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交易机制和柔性负荷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步骤:以能源中心模型为基础,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耦合环节进行建模,输入能源为电能和天然气,输出电能、热能和天然气以供应负荷需求;将碳交易机制引入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中,综合考虑整个能源供应环节的碳排放,并设立了过排放罚金机制;将柔性负荷应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经济运行中;在上述基础上,引入电力系统网络约束、天然气系统网络约束和能源中心内部约束,建立了以碳交易成本、柔性负荷调度成本和系统能耗成本为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本发明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系统能耗和碳排放,显著提升系统的综合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523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16336.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调度参数计算、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在计算用于控制设备运行的目标控制参数时,会使用到碳交易约束因子的参数值,即在计算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时引入了碳交易机制,碳交易机制可以限制碳排放,从而降低设备运行时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本发明在计算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时,考虑了环境因素,从而确定出的运行控制参数更加符合环境要求,也即在使用计算得到的运行控制参数控制设备运行时,更加符合环境对设备运行的要求,从而确定的设备的运行控制参数计算更准确,则依据运行控制参数进行的设备运行控制也会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274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15829.4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分布式多能源调度方法。本发明提出产消者通过ORC系统进行分布式多能源调度的方法,首先给出一种包含ORC系统的能源中心架构,建立ORC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然后,在传统的集中式调度模型基础上,并根据在调度过程中是否包含可信赖的第三方机构,提出两种可行的分布式调度机制;基于所提出的分布式调度机制构建调度优化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分布式优化。最后,采用IEEE 123节点配电系统对所提出的分布式调度机制进行说明,分析通过ORC系统进行多能源转换和调度的优化结果,并对两种分布式调度机制进行比较。本发明所提调度方法可充分利用季节性的能源互补特性,并满足迭代次数、运算时间等技术指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20124.2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交直流配电网负荷组成时变性的负荷动态建模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步骤1、将直流配电网近似解耦为直流逆变型电源;步骤2、对直流配电网各负荷组成分别进行简化等效,并进一步建立PCC点的广义综合负荷等效模型;步骤3、历史数据聚类和分类器训练;步骤4、基于故障录波仪记录的故障数据进行总体测辨法辨识,将辨识的结果建立模型参数库;步骤5、指定所需仿真场景,并根据分类结果选择先验性模型参数。本发明考虑不同时变性场景下的交直流配电网各负荷组成在暂态仿真中的参数选择问题,进一步为输电网层面的暂态仿真提高较为可靠的动态负荷模型,使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下的广义负荷模型的通用性迈出一大步。
-
公开(公告)号:CN109149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09280.7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1/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传统的基于确定性场景的优化配置方法无法保证系统在出力波动情况下的安全稳定性,也无法分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灵活的控制方式对稳态性能的影响。本发明采用非支配遗传算法作为优化求解算法,在优化配置方案的评估分析过程中,采用齐诺多面体对不确定功率注入进行建模,并通过线性化潮流计算系统状态变量的所有变化范围,从而判断优化配置方案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安全水平,得到满足安全约束的鲁棒配置方案。本发明方法的计算速度快,通过一次潮流计算和线性变换可以获得不确定条件下状态变量的所有可能值,并且能够适应高维变量空间,提高了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求解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8700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1001068.7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输配电价的电网规划方法。现有的电网规划原则、投资决策方法、电网规划方法等规划体系难以适应输电管制约束、新能源并网等复杂不确定性环境的新要求。本发明构建考虑输配电价的电网规划模型和建立该电网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利用基于半不变量法的随机潮流方法校验约束条件,将不确定性概率优化问题转化为确定性优化问题;使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对所述的电网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求得最优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案。本发明采用的电网规划模型实现了在规划过程中对电网成本及输配电收益的核定,降低电网企业无效成本,进一步提高了顺应电力市场化建设下电网规划方案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863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01698.6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故障控制方法及系统。现有的故障下系统控制策略只能在一定风电场电压和频率范围内进行故障控制,无法保证将直流电压限制在最高限值附近。本发明的故障控制方法包括针对部分功率变换型电源采用的正负序双同步旋转坐标系电流控制器,推导出不同控制目标下新能源电源的稳态电流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由于海上新能源设备的特殊性,设计输电系统控制策略;采用低穿平抑电阻消耗直流线路上的多余功率,抑制直流电压的升高,防止过电压对柔直输电线路造成伤害,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79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1441.5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园区需求响应控制策略。目前大多数智能需求模型建立的适用主体为单一的居民用户,忽视了实际用户群体的多元性以及不确定性,并未涉及多个用户聚合而成的园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对智能用电园区的柔性负荷按照需求响应方式不同进行分类;2)对不同的柔性负荷建立相应需求响应策略模型;3)对整个智能用电园区建立相应需求响应策略模型;4)计算园区用户在不同需求响应策略下的效果。本发明以用户用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在不同电价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对所有需求响应资源进行优化调度,达到同时缩减用户用电成本与改善负荷用电行为的效果,使智能用电园区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市场竞争机制下的需求响应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77929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611021441.5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园区需求响应控制策略。目前大多数智能需求模型建立的适用主体为单一的居民用户,忽视了实际用户群体的多元性以及不确定性,并未涉及多个用户聚合而成的园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对智能用电园区的柔性负荷按照需求响应方式不同进行分类;2)对不同的柔性负荷建立相应需求响应策略模型;3)对整个智能用电园区建立相应需求响应策略模型;4)计算园区用户在不同需求响应策略下的效果。本发明以用户用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在不同电价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对所有需求响应资源进行优化调度,达到同时缩减用户用电成本与改善负荷用电行为的效果,使智能用电园区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市场竞争机制下的需求响应当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