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3747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195299.0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Inventor: 陈良亮 , 张卫国 , 朱金大 , 徐石明 , 顾国栋 , 李勇健 , 倪峰 , 张浩 , 赵明宇 , 杨凤坤 , 邓超 , 刘华锋 , 刘昭慧 , 杨芳 , 石进永 , 宋旸 , 唐雾婺 , 吾喻明
IPC: H01M10/615 , H01M10/6563 , H01M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池充换电站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燃气主动加热电池箱。其包括电池箱和电池箱底部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储气罐、进气泵、排气泵和密闭的燃烧室,储气罐、排气泵和进气泵分别通过管道与燃烧室相连,燃烧室设置用于点火的点火塞和用于监控燃烧室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电池箱和燃烧室之间设置热缓冲片。本发明无须使用电能可主动加热电池箱,避免了动力锂电池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使用锂电池而造成的锂电池的破坏;热缓冲片可保证电池箱安全升温,较好的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工作环境温度较低时,汽车启动时电池电阻大,启动困难的问题,加热方式环保节能,安全可靠,加热装置简单轻便;其适应极寒恶劣环境,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052107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187140.4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徐石明 , 万曦 , 卢恒 , 蔡光程 , 高玉明 , 张华栋 , 李建祥 , 张浩 , 陈良亮 , 赵明宇 , 储毅 , 孙广明 , 汪映晖 , 路致远 , 张高阳 , 李充 , 李浩 , 刘现涛 , 何阳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的电动汽车自适应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充电桩识别控制:在充电桩内安装一个wifi模块,在电动汽车上安装一个wifi车载终端,完成充电桩识别控制;(2)参数配置控制:在电动汽车与充电桩建立基于wifi的通信后,在充电开始前,电动汽车从充电桩获取其能够提供的服务,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后,继续从充电桩获取充电参数,加权计算出充电需求曲线,通过wifi发送给充电桩,按此充电需求曲线进行计划充电,得到充电计划表;(3)充电过程控制;(4)充电结束控制。本发明能够忽略充电桩的不同及各地充电参数的差异满足充电的需要,同时降低了电网运行风险,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3641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54633.X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机和充电仓集成的水冷式散热系统,包括水循环模块、水冷模块和散热模块。其中水冷模块固定在充放电机柜中,水循环模块和散热模块固定在充电仓中。所述水循环模块放置在充电仓最右侧;所述水冷模块放置在充放电机内;所述散热模块固定在充电仓工作室与人工休息室的中间板上;所述水循环模块、水冷模块及散热模块通过水管连接,并通过管道阀门控制水冷系统的工作状态,以构成整个水冷式散热系统。本发明将充放电机和充电仓水冷散热集成一体化,占用空间小、设备简单,且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231568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86649.3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38 , Y04S10/16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化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电源板、CPU板、CPU扩展板、总线背板,至少包含AC采样板、AS采样板、FT3串口采样板的其中之一。该装置不仅支持IEC61850-9-2标准的网络传输和点对点传输,同时还支持IEC60044-8及其扩展协议的点对点传输;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发送,具有级联功能,能够接收采样数据并与装置内部的数据进行融合;具有智能化的PT并列和电压切换功能,通过GOOSE报文发送和接收状态信息和告警信息,支持GOOSE网络控制功能;支持IEEE1588高精度网络对时功能,支持GMRP协议,自动进行VLAN划分;具有智能化的调试功能,能够灵活组态配置、动态仿真、自动诊断、自动校验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964548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543538.9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综合智能组件,其包括主变压器高压侧遥测、遥信、同步相量、故障录波功能;中压侧遥测、遥信、同步相量、故障录波功能;低压侧遥测、遥信、同步相量、故障录波功能;主变压器本体的遥测、遥测和状态监测功能。本发明变压器综合智能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变压器自我状态感知与基于自检测信息的运行状态智能评估和智能控制,使得运行管理人员准确了解设备状态信息并根据其状态安排设备的运行和检修,能够有力的保证电力变压器自身的安全运行和电网的安全运行,降低设备的维护费用,这对电网的运行和实现对变压器设备的精益化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87509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710016954.5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能量需求类型的多能源需量统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园区或用户为单位的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所设计的方法为基于多系统中能源转换模块和能量输出模块中的能量流动、转换和需求类型进行分类,以此为分析依据,从等价值法、当量热值法及等效电法中选取合适的能源折算方法,对能源供给模块中的多类型能源分别进行统计核算,并进一步综合求和获取用户多能源需量的总和,该方法可有效克服单一能源折算方法存在的弊端和逻辑矛盾,从而保证能源统计更为公正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37016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458741.8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态多目标框架的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储能调度方法。对于一个包含可再生能源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可采用大容量储能系统平抑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波动,同时应对不确定的用户负荷量。本发明依据静态多目标框架,并采用萤火虫算法计算出冷热电联产系统的最优储能方案,从而实现冷热电联产系统的最优经济运行,并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6107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1008798.4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在线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电池样本进行全区间直流内阻测试,计算得出电池在不同SOC点的直流内阻;步骤2:确定电池直流内阻的稳定SOC区间;步骤3:在电池循环使用过程中,对电池进行一次脉冲充/放电,并记录电流突变过程中的电池电压变化;步骤4:根据步骤3记录的数据,用公式R=△U/△I计算电池不同时间的内阻;步骤5:根据不同电池不同时间的内阻值,计算并分析电池极化内阻变化;步骤6:将内阻和容量对循环次数进行微分,得到内阻与容量的变化率分布图;步骤7:综合判定电池健康状态,并最终采用极化内阻和内阻变化率两个数据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双重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8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94828.0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储式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车网互动优化方法,包括构建充电站日前车网互动优化模型,计算充电站日前储能设备计划出力值;计算下个控制时段各充电桩的实际出力值以及储能设备出力值。本发明可以有效缩减站级电动汽车充电时间,提升站级储能设备的经济收入以及确保站级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在站级台变的额定功率范围内,继而达到保护配网台变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861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08798.4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在线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电池样本进行全区间直流内阻测试,计算得出电池在不同SOC点的直流内阻;步骤2:确定电池直流内阻的稳定SOC区间;步骤3:在电池循环使用过程中,对电池进行一次脉冲充/放电,并记录电流突变过程中的电池电压变化;步骤4:根据步骤3记录的数据,用公式R=△U/△I计算电池不同时间的内阻;步骤5:根据不同电池不同时间的内阻值,计算并分析电池极化内阻变化;步骤6:将内阻和容量对循环次数进行微分,得到内阻与容量的变化率分布图;步骤7:综合判定电池健康状态,并最终采用极化内阻和内阻变化率两个数据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双重判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