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97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76767.7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优化整定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用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建立以低频振荡阻尼比最大为目标的参数优化方法,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同步发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优化整定,在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的前提下,获取电力系统稳定器最优参数,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因此,本发明所提方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82306.8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设备的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实时调度时配电网的有功功率和预备调度时配电网有功功率的值;构建以配电网有功功率差额波动方差最小作为目标的第一优化调度模型;建立基于分布式光伏设备出力与弃光的第一约束,以及基于储能设备荷电量与储能设备充放电功率的第二约束;基于第一约束和第二约束,对第一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第一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充放电计划。本申请能够有效减少因光伏设备出力不稳定或过剩而导致的弃光现象,确保储能设备在合理的充放电范围内运行,避免过充过放现象,从而延长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对电网负荷需求的精确匹配,减少功率波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61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12769.8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24B27/033 , B24B5/12 , B24B5/16 , B24B47/14 , B24B23/02 , B24B23/08 , B24B27/00 , B24B55/02 , B24B4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氧化装置,包括:蓄水管为U型。第一打磨管内腔内壁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第二打磨管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机构位于蓄水管左侧并与蓄水管转动连接,安装机构用于定位第一打磨管、第二打磨管。抽气机构位于蓄水管左侧并与蓄水管相连通,驱动机构位于蓄水管内部并与蓄水管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转动板与蓄水盒的搭配,这样其整个安装机构上可以外设外侧打磨的第一打磨管,利用第一打磨管进行外部打磨,也可以通过安装盘安装内侧打磨的第二打磨管,实现多重方式的打磨,且转动板上可以安装打磨条,两个转动板之间形成V型夹持,且角度可以调节,这样能对不同拐角、弧形面进行打磨。
-
公开(公告)号:CN1172767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35682.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2 , H01M50/24 , H01M50/264 , H01M50/2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脚,所述固定脚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载框,所述载框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一弹簧。将锂电池插入壳体的内侧,并将锂电池向下按压使其底部与硅胶垫的顶部紧密接触,再通过转动转杆,使转杆带动第二转板转动,使第二转板带动按压头转动,使按压头全部朝向内侧,使按压头的底部置于锂电池的顶部,再通过防护外壳与底座卡接,使防护外壳的底部与密封圈的顶部紧密接触,将内部结构全部防护起来,这样即使外部受到撞击或者挤压,内部的结构也不会受到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7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77543.8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N3/08 , G16Y40/1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设备协同的配电物联网异常检测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安全领域。方法包括:采集正常状态下的配电物联网的多终端设备的状态数据并做归一化处理;构建基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归一化处理后的正常状态下配电物联网的多终端设备状态数据进行训练;选取正常状态下配电物联网的多终端设备状态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模型重建后的误差最大值为阈值;将待测状态下的配电物联网的多终端设备的状态数据归一化处理后输入训练好的基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神经网络模型,将输出结果与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待测状态为正常或异常状态。本发明可以实时检测配电物联网的安全状态,对优化电网防护策略,提高配电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04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910714853.4
申请日:2019-08-0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德鑫 , 李军徽 , 胡达珵 , 王帅 , 吕项羽 , 田春光 , 王佳蕊 , 燕博 , 张晓驰 , 葛长兴 , 李成钢 , 王伟 , 张海锋 , 刘畅 , 张家郡 , 高松 , 孟涛 , 姜栋潇 , 庄冠群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大规模VRB优化运行的能量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大规模储能效率数学模型的建立;根据大规模储能效率数学模型及储能单元模块功率‑效率拟合关系,确定能量管理系统总效率;对各采样时刻储能单元个数和储能单元模块功率的求取,等内容。通过基于储能不同功率充放电仿真数据,拟合了功率‑效率关系,结合大规模VRB储能系统结构,依据具体储能充放电功率命令合理选择储能参与充放电模块个数的优化运行模式,通过算例分析显示,控制策略能有效提升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有利于储能荷电状态的均衡,避免了同一储能单元进行过充或过放的状况,减小了储能系统的寿命损耗。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176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98814.9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8
Abstract: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电流保护设施及方法属于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保护技术领域,设施包括通信通道、方向元件、快速重合闸、检同期自动重合闸。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电流保护设施能够对保护原线路电流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整定,其保护装置设定为两种工作模式:三段式方向电流保护和新型电流保护。不投入闭锁功能时为传统的电流保护工作模式。本发明选取最为恶劣的短路情况进行仿真实验,通过线路上装设的电流检测装置,可以得到流经各个保护的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5170.X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母线耐腐蚀测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铜包铝复合母线耐腐蚀性评估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控制机以及固定于控制机上方的容器框,容器框的内部填充有用于对铜包铝母线进行浸泡的腐蚀介质,容器框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容器框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容腔的分隔组件。该铜包铝复合母线耐腐蚀性评估测试装置,通过分隔组件将容器框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容腔,以便于同时对铜包铝复合母线进行多种温度下耐腐蚀评估测试工作,通过推动组件对铜包铝复合母线进行推动工作,使得铜包铝复合母线在通过分隔组件分隔成的多个容腔内部进行位置的调节,形成递增式温差耐腐蚀检测工作,且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腐蚀介质,即形成不同的耐腐蚀评估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91915.1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压调节与峰值需求控制方法,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S1、建立配电系统模型、光伏逆变器模型、储能模型,将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的协调控制可以表述为最优潮流问题;S2、建立深度强化学习学习框架;S3、利用软行为者‑批评算法解决电压调节和峰值负荷管理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并为白天和夜间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奖励函数。该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压调节与峰值需求控制方法,通过协调光伏逆变器与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有效地解决了配电网中由于光伏发电波动和负荷变化引起的电压超限和峰值负荷问题,所提算法通过两阶段深度强化学习控制框架,实现了对光伏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的动态协调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66993.4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 H02J3/26 , H02J3/38 , H02P9/00 , H02P9/10 , H02P9/30 , H02P101/00 , H02P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经高压直流外送系统送端频率主动支撑协调控制方法,属于大规模风电经高压直流外送系统频率稳定领域。首先,根据各种调频资源的功率调节裕度和扰动引起的不平衡功率,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的高压直流系统送端系统频率支撑需求;其次,提出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多时间尺度调频控制策略以及考虑调频死区的双馈风电机组和高压直流系统频率支撑协调控制策略;最后,根据同步机组和风电场的功率调节裕度,设计了双馈风电机组和高压直流系统控制环节中的关键控制参数,使其能够针对不同场景自适应切换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作用,在发挥双馈风电机组和高压直流系统快速响应能力的同时实现各机组功率调节能力的充分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