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1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1035.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天津平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负荷工况电网侧储能多时空尺度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多时间尺度和多负载电网输出模型;步骤2:采用基于GBO算法的电网储能协调优化控制,实现多负载模式电网储能多时空尺度协同优化控制;步骤3:实例分析;本发明具有采用GBO算法、结合多时空尺度、实现精细化和智能化控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06154.4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鹏 , 唐晓骏 , 于琳琳 , 谢岩 , 司瑞华 , 李立新 , 郝元钊 , 毛玉宾 , 蒋小亮 , 郭长辉 , 霍启迪 , 程昱明 , 李甜甜 , 秦军伟 , 田春笋 , 朱劭璇 , 张丽华 , 邵红博 , 晏昕童 , 王传捷 , 谷青发 , 袁佳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直流方案选择方法和系统,包括:确定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典型输送方式;计算直流近区交流母线的三相短路电流,若采用常规直流的典型输送方式,三相短路电流不超标,若采用柔性直流的典型输送方式,三相短路电流超标;则选择常规直流为直流输电方案;若采用上述两种典型输送方式,三相短路电流均不超标,则校核直流落点近区交流线路发生严重故障后系统的稳定情况;若采用上述两种典型输送方式,系统均保持稳定,则选择常规直流为直流输电方案;若采用常规直流的典型输送方式,系统失稳,若采用柔性直流系统稳定,则选择柔性直流为直流输电方案。解决受端交流电网落点相同时,如何选择直流方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14473.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站与常规电源协调调峰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火电机组和储能设备特性,设立约束条件,建立考虑储能系统成本和火电机组出力标准差改善量的系统调峰配置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镜像扰动法生成遗传算法初始种群,然后提出一种燕群觅食算法求解系统调峰配置模型,利用动态视野考量燕群中个体的觅食和循迹策略,更新个体状态,最后采用综合熵权法和冲突指标法的双层决策指标选择最优系统调峰配置方案。本方法收敛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均匀性和宽广性,能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情况下,优化储能电站与常规电站协调调峰的电力系统调峰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72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0842323.0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N2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高可信度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智能化评估系统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NGBoost集成学习模型构建暂态稳定分类器;利用暂态稳定数据集对暂态稳定分类器进行迭代训练,建立暂态稳定评估模型;采用暂态稳定评估模型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状态进行在线评估,输出暂态稳定评估结果及其可信度;将暂态稳定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与可信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暂态稳定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大于可信度阈值认为暂态稳定评估结果可信,否则,采集下一工频周期的数据重新进行评估。本发明利用暂态稳定评估模型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时序评估,在较短的评估周期内便可得到海量样本的高可信度评估结果,方便调度员基于可信的评估结果,快速把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444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56695.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堆叠自编码器的配电网规划成效评估器,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梳理常用的配电网规划成效指标,按照供电可靠性与投资效益两个维度进行区分;步骤2:构建基于关联度配电网规划成效指标体系,通过计算配电网规划指标与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联度,选取关联度最强的指标作为配电网规划成效指标;步骤3:在MATLAB仿真软件中生成大量规划方案样本,计算给定条件下的配电网规划成效结果;步骤4:训练生成配电网规划成效评估器,实现快速评估;本发明具有快速获取规划成效结果并获取最优规划方案、有效解决传统模型计算方法支撑数据量大,难以在实际中应用、导致规划成效指标主要依靠经验推算,无法满足规划决策需要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1186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35423.9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征 , 王棨 , 吴军波 , 姬正骁 , 王松 , 许长清 , 张海宁 , 张琳娟 , 张平 , 周楠 , 邱超 , 郭璞 , 卢丹 , 李锰 , 余晓鹏 , 田春筝 , 毛玉宾 , 白宏坤 , 王利利 , 吴博 , 刘永民 , 黄景慧 , 王文豪 , 李珊 , 卜飞飞 , 方精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用能源信息综合简化处理方法,属于电力物联网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程序开始,读取ROM设置,进行时钟、接口等环境初始化;连接网络服务器,根据属性ID和口令进行登录,下载最新网络拓扑与设置参数,读取预置参数;进入定位处理子流程,收集定位信息;进入拓扑处理子流程,结合空间定位信息;业务数据处理子流程实现对所承载开展的业务信息的透明传递,根据预置策略进行处理;监控信息处理子流程实现对远程/本地管理接口数据;根据预置策略对各类结果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用于超宽带脉冲无线电UWB与电力线载波PLC融合于嵌入式综合处理单元APU技术,实现家用能源信息服务网络的可靠通信、拓扑动态重构与终端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65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913292.6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网建设水平与经济结构及其增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首先构建电网建设水平与经济结构及其增速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和一级指标,目标层为评价结果,一级指标包括能源环境、用电产业结构、电力建设水平和电力投资水平四个方面;其次构建电网建设水平与经济结构及其增速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二级指标的类型包括占比指标、增速关系指标与期望指标;然后将二级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区域电网发展规划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采用变权重统计方法得到该区域某时间段内各指标评价值;最后采用多目标融合决策中的逼近理想解方法分析二级指标的影响,评价该区域电网建设水平与经济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3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74639.2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同故障类型的受端电网最低惯量需求评估方法,步骤为:S1:采集受端电网系统数据,所述系统数据包括发电机和线路数据;根据发电机和线路数据构建第一模型;第一模型为包含受端电网多种类型机组和交流联络线的多机频率响应模型;S2:基于拉氏变换和后向差分算子对第一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第二模型;S3:为第二模型设置第一条件,基于第一条件和第二模型结合改进的牛顿拉夫逊算法计算受端电网的最低惯量需求。本发明方法能够确保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增强电网频率稳定性,保障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88736.2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河南九域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储能价值‑经济性综合评估方法,属于储能系统动力学价值链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1、确定系统边界和评估目标;步骤2、建立储能项目生命周期的经济性评估体系;步骤3、进行储能综合替代价值识别和评估;步骤4、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储能价值‑经济性评估模型;步骤5、基于价值评估和经济性评估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各类状态变量判定基准,是否超过阈值T;通过多变量综合判断给出评价结论。本发明创造通过建立包含储能价值子系统和经济性子系统的动态模型,实现对储能系统在全寿命周期内的价值和经济性的统一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07624.2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储高渗透率工况下电网暂态电压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并网点的电压变化情况,结合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并网点、汇集点短路比,对关键点处所在并网点附近所需无功补偿量进行预估计算;再通过光储协同控制,并考虑不同光伏无功裕度状况,开发光伏逆变器无功补偿能力并实现其输出功率的平滑处理,实现并网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