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0412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10137131.9

    申请日:2008-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气体扩散层的碳纸或碳布中憎水材料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气体扩散层存在较大浓度极化和欧姆极化从而降低燃料电池的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气体扩散层中的多孔材料层由多孔纤维层和生长在多孔纤维层的纤维上的碳纳米须组成;本发明的方法是:清洗并干燥多孔纤维层;在纤维表面负载钴、镍或钴镍合金的纳米颗粒;在纤维表面生长碳纳米须;憎水处理;将浆料涂覆在支撑层的表面上再烧结。本发明的气体扩散层憎水材料分布均匀,降低了气体扩散层的浓度极化和欧姆极化,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性能,本发明的方法所需设备简单,容易实现。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7183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36943.1

    申请日:2008-08-15

    Abstract: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燃料电池阴极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Pt催化剂颗粒大、粒径分散不均匀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方法如下:一、将过渡金属化合物与Pt化合物分散到多元醇中,调节pH值;二、还原,得胶体溶液;三、将经酸化的碳载体均匀分散在多元醇中,得碳载体浆料;四、将胶体溶液均匀分散到碳载体浆料中,调节pH值,洗涤,真空干燥后即可。本发明产品颗粒尺寸为1~3nm,电化学比表面积为60~110m2/g。本发明具有颗粒细小、粒径分散窄、催化剂利用率高及电流密度显著提高优点,并且减少了贵金属催化剂的担载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5900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44805.3

    申请日:2007-12-12

    Abstract: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阳极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Pt催化剂价格昂贵,资源有限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在臭氧处理器中,恒温处理,然后加入到有机小分子醇与超纯水的混合溶液中;二、将化合物前驱体,加入到步骤一制备的溶液中,调节pH值;三、将步骤二的溶液在反应釜中还原;四、将产物洗涤,在真空条件下干燥。本发明的催化剂颗粒尺寸为3~5nm,具有60~100m2/g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在相同电位的条件下本发明的催化剂比相同工艺制备的Pt-Ni/MCNTs催化剂电流密度可提高2~5mA/cm2,本发明减少了贵金属的用量,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61837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200510009699.9

    申请日:2005-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阳极Pt-Ru/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载体置于压力为0.1~1.5MPa的水蒸气中处理3~12小时,取出真空干燥;将上述处理后的碳载体加入去离子水和异丙醇溶液中,分散均匀;将Pt和Ru的前驱体加入分散均匀的含碳浆液中,使Pt和Ru的前驱体均匀分散在碳载体上,Pt和Ru的前驱体分别为H2PtCl6和RuCl3;将分散均匀的碳载体、Pt和Ru前驱体浆液用缓冲溶液调节pH值为7~10;将获得的浆液升温到70~90℃,加入还原剂,还原1~5小时即制得Pt-Ru/C催化剂;本发明制备出的催化剂颗粒较小(为3-5nm),且分散均匀。

    单体电池内压自动平衡并共用安全阀的双极性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514500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3133542.X

    申请日:2003-05-21

    Abstract: 单体电池内压自动平衡并共用安全阀的双极性蓄电池,它涉及单体电池内压自动平衡的共用安全阀的双极性蓄电池的结构。本发明的若干个中间单体电池(14)固定在左侧边单体电池(15)和右侧边单体电池(16)之间,在左侧边单体电池(15)和右侧边单体电池(16)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压板(7),在一侧的压板(7)上开有通孔(12),在压板(7)上的通孔(12)内固定有安全阀(6),气室(13)之间通过通孔(4)相互连通,由憎水材料制成的孔环(3)固定在双极性基板(8)上的通孔(4)内。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高、适合高功率密度工作,可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一种电池极耳或集流体断裂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6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92075.6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一种电池极耳和集流体断裂无损检测方法,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在电池恒流充放电过程中,采用磁传感器对被测电池外部磁场分布B(i,j)进行测试;计算求解电池对应工况状态下的电池外部磁场分量Bz(i,j)在x和y方向的梯度分布#imgabs0#和#imgabs1#正常电池体现为均匀连续的梯度变化,若在极耳/集流体某一位点出现外部磁场分量梯度的骤升/骤降变化,则可判断电池极耳/集流体在此处发生断裂。通过应用本发明,能够准确判定极耳和集流体断裂发生位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的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308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04492.5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的方法与应用。具体利用电解液添加剂促进正极补锂剂分解以达到补充负极化成时锂损耗的目的,通过将正极活性物质、粘接剂、导电剂与正极补锂剂混合制备得到补锂正极极片。该方法不同于固相成分作为催化剂促进补锂剂分解,减少了电池非活性材料占比,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且补锂后,正极补锂剂的副产物气体在化成阶段被负压抽除,不会影响电池的结构和性能,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且补锂效果好的特点。

    一种层状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0052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057220.4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层状多孔硅颗粒在垂直方向上呈层状结构,水平方向上呈现均匀分布的多孔结构,所述层状多孔硅材料的粒径尺寸为0.5~50μm,其任意相邻层间均存在纳米级宽度的狭缝空隙,所述狭缝空隙的宽度为5~100nm,平面上孔径为5~50nm。其制备方法为:盐酸刻蚀CaSi2制备硅氧烯材料;层间吸附填充剂;300~750℃煅烧得到氧化硅材料;镁热还原并用酸洗涤副产物得到层状多孔硅。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易于产业化大量生产,并且得到的层状多孔硅材料可以直接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用于检测硫含量的氧化锌-二氧化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941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75319.1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一种用于检测硫含量的氧化锌‑二氧化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传感器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柴油硫含量检测方法便携性差、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所述传感器包括绝缘的氧化铝陶瓷基底,陶瓷基底上覆盖一层叉指电极和采用磁控溅射法沉积在陶瓷基底上的氧化锌‑二氧化钛薄膜,该氧化锌‑二氧化钛薄膜可以在柴油中稳定存在,会随柴油中硫化物含量而改变氧化锌‑二氧化钛薄膜的电导率。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氧化铝陶瓷上制备的氧化锌‑二氧化钛复合薄膜均匀致密,附着力强,在柴油中长时间浸泡不会出现脱落的问题。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制备的基于磁控溅射制备的氧化锌‑二氧化钛的硫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