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0912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52824.0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B13/055 , H01B3/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气体绝缘介质的改性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保电介质、缓冲气体和氧气,其中各组分体积占比为:环保电介质4%-10%、缓冲气体80%-94%、氧气2%-10%;所述环保电介质为C4F7N、C5F10O、C6F12O三种中任一种;所述缓冲气体为N2或CO2两种中任一种。将根据本发明环保型气体绝缘介质的改性配方配置出的混合气体用于气体绝缘组合设备等利用绝缘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中,具有较改性前环保电介质混合气体更高的绝缘强度,且运用改性后的环保电介质混合气体能够有效减少碳微粒的析出,增强环保电介质混合气体的绝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15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57892.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内气体绝缘介质过热故障机理分析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氟酮类环保型替代气体热力学仿真方法,针对全氟酮类环保型绝缘气体再过热故障情况下的分解产物进行仿真研究,以及进行初步构建分子结构、DFT泛函的选择、基组的选择、分子结构的优化、键能的计算以及反应热的计算。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实际实验的条件无法做到绝缘气体的完全纯净,该方法能够通过反应热力学对全氟酮类环保型绝缘气体在过热时发生分解的途径进行机理分析,进而得出全氟酮类CnF2nO气体分子在不同温度下时过热分解的产物。2、能够从微观层面分析全氟酮类CnF2nO气体分子及其分解产物在受热情况下的能量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3242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534046.6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nventor: 周加斌 , 辜超 , 雍军 , 朱庆东 , 王建 , 朱孟兆 , 王学磊 , 朱文兵 , 唐炬 , 肖淞 , 骆欣瑜 , 邢海文 , 李龙龙 , 韩明明 , 许伟 , 伊锋 , 高志新 , 顾朝亮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动变压器油中悬移微粒局部放电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变压器油预处理和真空注入过程;步骤2):变压器油循环加热和液压稳定过程;步骤3):流动变压器油局部放电耐压过程;步骤4):含悬移微粒的流动变压器油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确定;步骤5):改变试验条件并采集局部放电信号数据;步骤6):废弃已经放电的变压器油并清洗循环油路。本发明考虑了多种试验条件,通过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比较真实地模拟了实际变压器中的环境条件,采用此试验方法不仅可以加速试验进程,缩短时间成本,而且能真实可靠地测得悬移微粒的局部放电,具有较高的实际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30146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0870421.4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三峡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分解模拟实验装置,属于直流气体绝缘电气设备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直流电源系统(包括调压控制台、试验变压器、保护电阻、电容分压器、高压整流硅堆灯);气体放电密闭气室;检测系统(包括脉冲电流检测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系统);典型绝缘缺陷物理模型(包括金属突出物、自由金属微粒、绝缘子金属污染以及绝缘子气隙等绝缘缺陷模型)。本发明能有效地模拟直流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内部典型绝缘PD故障以及SF6在典型绝缘缺陷PD作用下的分解过程,为系统研究直流PD特性和SF6直流PD分解特性及分解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直流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33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086168.9
申请日:2017-11-07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设备负载能力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GIS负载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若干实验历史数据,得到原始样本向量数据;利用原始样本向量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得到触头热点温度的函数表达式;将步骤2中的得到函数表达式用于触头热点温度预测和GIS负载能力评估。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方法,可以根据已知数据,简便构造GIS触头热点温度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而对GIS负载能力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34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86187.1
申请日:2017-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523 , G01R31/1254 , G06K9/00536 , G06K9/6269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设备检测技术,具体涉及基于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GIS局部放电类型模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若干周期K种不同类型局部放电的PRPD图谱作为K个样本数据,提取各类型局部放电的特征参数;采用一对一算法在任意两个样本数据之间构造高斯核函数SVM分类器,共计 个SVM分类器;以SVM分类器在优化过程中的均方误差作为PSO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用PSO算法寻找最佳参数;采用提取的各类型局部放电特征参数训练SVM分类器,得到SVM分类器模型;利用SVM分类器模型,用投票的方式对待识别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局部放电类型模式识别。该方法可以构造识别问题的有效模型,并通过一对一学习方法,能有效解决各类不同的局部放电类型识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6142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1049389.9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六氟化硫气体分解特性的局部放电特性识别方法,它包括所述方法步骤如下:S1:检验SF6气体的纯度是否符合标准;S2:检测SF6气体中的杂质气体含量;S3:选取SF6气体局部放电后的分解组分特性进行检测识别。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准确地了解和掌握SF6设备内部绝缘缺陷类型的性质和特征,以便指定行之有效的检修策略,保证SF6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1791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16701.4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触头温度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IS外壳和环境测温的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监测模型。GIS隔离开关温升实验回路:用于给GIS隔离开关提供实验大电流,包括依次连接的大电流发生器,母线1,断路器、母线2,所述大电流发生器,母线1,断路器、母线2串接后在连接有GIS隔离开关构成实验回路;GIS隔离开关:包括GIS隔离开关以及设置在GIS隔离开关外的屏蔽罩;传感器:设置在GIS隔离开关外壳表面,用于测试实验时的外壳温度。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基于GIS隔离开关外壳和环境测温的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监测,为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监测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易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85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62843.1
申请日:2014-04-22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高压SF6环境下,复杂形状的绝缘子等部件的表面电荷难以测量的难题,公开一种运动控制机构外置的表面电荷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该系统主要包括主壳体、侧向壳体、上平行板电极、下平行板电极、静电测量探头和高速高压静电电位计。本发明提出的表面电荷测量装置,利用多功能运动控制器和步进电机等设备,可以同时实现静电测量探头和绝缘子的一种转动和一种平动,保证静电测量探头可以逐步扫描测量到待测绝缘子表面的每一个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50329.X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30B23/02 , C30B29/02 , H02B13/035 , H01F2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抑制环保绝缘气体与金属铜界面相互作用的方法,该方法方法包括对金属铜表面进行消色差铜膜沉积,所述消色差铜膜沉积是通过使用相干原子溅射外延系统(ASE),以单晶铜膜为起点,采用两步生长方法,实现多孔Cu纳米结构的表面生长,通过非相干ASE方法以保留Cu晶格结晶度的方式沉积出消色差铜薄膜(ACF)。该方法使金属铜材料表面发生晶格重建,使得Cu表面生成的ACF优先沿Cu(111)方向定向生长,进而有效提升金属铜材料在C4F7N、C5F10O、C6F12O等环保绝缘气体氛围下的表面抗氧化与抗腐蚀性能,达到了抑制气体分解与固体沉积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