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4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50329.X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30B23/02 , C30B29/02 , H02B13/035 , H01F2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抑制环保绝缘气体与金属铜界面相互作用的方法,该方法方法包括对金属铜表面进行消色差铜膜沉积,所述消色差铜膜沉积是通过使用相干原子溅射外延系统(ASE),以单晶铜膜为起点,采用两步生长方法,实现多孔Cu纳米结构的表面生长,通过非相干ASE方法以保留Cu晶格结晶度的方式沉积出消色差铜薄膜(ACF)。该方法使金属铜材料表面发生晶格重建,使得Cu表面生成的ACF优先沿Cu(111)方向定向生长,进而有效提升金属铜材料在C4F7N、C5F10O、C6F12O等环保绝缘气体氛围下的表面抗氧化与抗腐蚀性能,达到了抑制气体分解与固体沉积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89441.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7/12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绝缘气体痕量分解组分检测方法和系统,涉及痕量分解组分气体检测技术领域,获取含氟气体试样和多个训练气体数据,并对全部训练气体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气体特征集,采用气体特征集对预设的痕量分解组分分类模型进行训练,生成目标痕量分解组分分类模型,通过预先构建的双层传感装置对含氟气体试样进行痕量分解组分检测,生成痕量分解组分数据,采用目标痕量分解组分分类模型对痕量分解组分数据进行组分检测,得到含氟气体试样对应的检测数据。解决了现有的电气设备中痕量分解组分气体主要通过基于纳米材料的传感器进行检测,但忽略了含氟气体对传感器的干扰,无法准确的对含氟气体内的痕量分解组分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820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302543.9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B13/055 , H01H9/30 , H01H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替换六氟化硫的环保绝缘气体及其应用,属于带有灭弧或防弧装置的高压或大电流开关技术领域。原位替换六氟化硫的环保绝缘气体的组分包括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载气;其中,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的含量为70 mol.%‑95 mol.%,载气的含量为5 mol.%‑30 mol.%;所述载气包括氮气、二氧化碳、四氟化碳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调节组分含量,提高环保绝缘气体的绝缘耐受能力,降低产生高能电弧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放电分解产生的游离碳,使环保绝缘气体的稳定性上升。原位替换六氟化硫的环保绝缘气体的绝缘耐受能力优异,兼具高工频绝缘强度及碳析出量低的优势;在应用时可发挥优异的绝缘功能,在基本电气元件的灭弧或防弧中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1712.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4F7N局部故障分解组分检测的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气体传感技术领域。所述传感器包括气敏材料、筛选层材料和叉指电极,所述气敏材料覆盖于叉指电极表面,所述筛选层材料覆盖于气敏材料表面。本发明以SnO2、Pd‑SnO2以及MoS2‑SnO2作为气敏材料,所述气敏材料通过滴涂的方式覆盖至叉指电极表面,此后再将筛选层材料Co3(HITP)2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覆盖于气敏材料表面,由此形成双层传感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传感器能够在C4F7N背景气体的强干扰下对其分解组分C3F6、CO、CHF3进行检测,三种气敏材料分别对三种气体具备一定的响应选择性,检测下限分别为0.195 ppm、3.12 ppm、3.66 ppm;并且,所述双层结构传感阵列对混合气体具备一定的定性定量识别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7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485393.4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针对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在实时调度阶段的协调优化问题,本发明基于鲁棒优化框架和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供一种适应源荷预测信息动态更新的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实时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以实时调度周期内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计及了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的运行特性;将所构建的源网荷储灵活性资源实时优化调度模型转化为二次规划模型,调用商业求解器直接求解,得到常规火电机组实时出力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和负荷需求响应的允许波动区间、实时电价策略、输电线路实时动态增容策略、储能的实时充放电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65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17687.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带油‑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绝缘油含水量检测装置、方法。该检测装置包括油‑固摩擦纳米发电机、循环泵、导油管、流量计、第一接地装置、第二接地装置以及数据分析单元;循环泵出油端与流量计入油端相连,流量计出油端通过导油管与第一接地装置一端相连;第一接地装置另一端与油‑固摩擦纳米发电机入油端相连,油‑固摩擦纳米发电机出油端与第二接地装置一端相连,第二接地装置另一端经导油管与循环泵入油端相连,油‑固摩擦纳米发电机与数据分析单元输入端相连,数据分析单元用以分析出绝缘油含水量。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绝缘油杂质的引入将影响油‑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响应特性,通过两者间的对应关系检测绝缘油中含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1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811457892.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内气体绝缘介质过热故障机理分析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氟酮类环保型替代气体热力学仿真方法,针对全氟酮类环保型绝缘气体再过热故障情况下的分解产物进行仿真研究,以及进行初步构建分子结构、DFT泛函的选择、基组的选择、分子结构的优化、键能的计算以及反应热的计算。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实际实验的条件无法做到绝缘气体的完全纯净,该方法能够通过反应热力学对全氟酮类环保型绝缘气体在过热时发生分解的途径进行机理分析,进而得出全氟酮类CnF2nO气体分子在不同温度下时过热分解的产物。2、能够从微观层面分析全氟酮类CnF2nO气体分子及其分解产物在受热情况下的能量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68975.4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25B9/19 , C25B1/01 , C25B1/245 , C25B15/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废气的电化学降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组装电解池,所述电解池包括阳极区、阴极区、以及用于隔开所述阳极区和所述阴极区的隔膜;其中,所述阳极区采用Pt网状电极作为阳极,阳极室电解液包括AgNO3和H2SO4溶液;所述阴极区采用Cu电极作为阴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阴极室电解液包括氰化镍络合物和KOH溶液;向所述阴极区充入SF6废气;向所述阳极、所述阴极和所述参比电极加压以进行电解反应,并采集气相产物和液相产物进行分析。该方法步骤简单且环保,同时降解率高,经检测SF6的降解率达到了82~92%。
-
公开(公告)号:CN1143373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4666.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单电极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测试性能装置及方法,包括管道以及设置在管道一端内壁的导电铜膜。导电铜膜的一端与管道一端平齐或位于管道内。本发明通过电极直接和摩擦层接触,实现了收集电能无需静电感应过程,避免了电荷损失。本发明所构建的LS‑TENG在610ml·min‑1的流量下可实现对1.5V商用LED灯珠供电,持续点亮至少40个LED灯珠。与同类型器件输出电压与负载实验结果相比,本发明所研制的器件输出性能优异,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相关研究成果为构建自供能流量传感器等提供了支持,具备应用于工业或生活中管道类液体流量的监测测量或作为微纳传感器电源等领域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89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483832.9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绝缘设备金属表面处理防止C5F10O气体腐蚀的方法,步骤如下:1)对电气绝缘设备接触C5F10O气体的部件表面进行清洗,除去部件表面油污;2)对部件进行活化处理,活化部件金属表面;3)在部件表面镀铝;4)对部件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在部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本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气体绝缘介质C5F10O在较高温度时腐蚀电气绝缘设备内部的金属材料,延长电气绝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防止C5F10O与金属材料反应分解,保证绝缘气体的电气绝缘水平,避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行,防止产生毒性气体,并且操作流程简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