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51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459681.3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区分变压器和套管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激励源、套管、高压电容、套管末屏接地线、第一电流传感器、高压电容接地线、第二电流传感器、区分装置以及变压器;其中,所述高压电容与所述套管并联连接,所述高压电容与所述套管具有相等大小的电容量;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二电流信号;所述区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幅值差,区分局部放电信号是来自所述变压器或者所述套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区分变压器和套管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准确区分局部放电信号的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4150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10393211.4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30/0601 , G06Q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利交易网络平台,包括专利权人客户端、买家客户端以及服务器,所述专利权人客户端、买家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评估模块,需求匹配模块,议价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的匹配专利权人与买方,能够在交易过程中给出指导价,避免给交易双方造成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169574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573735.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日前调度区间优化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对实时电价和分布式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进行区间建模,建立考虑分布式电源及电价不确定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日前调度的区间优化模型,采用两阶段分解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本发明通过考虑分布式电源和电价的随机性与波动性,与随机优化方法相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并且只需要获得不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区间形式的最优解反映出综合能源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无需获得不确定因素的精确概率密度函数即可求解出分布式电源和电价不确定条件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36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1606428.2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气耦合系统多场景优化调度方法,通过以电‑气耦合系统总经济调度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电‑气耦合系统随机规划的优化调度模型,并基于电‑气耦合系统随机规划的优化调度模型,调整电‑气耦合系统中的负荷条件求解多场景随机规划下的电‑气耦合系统优化调度问题获得电‑气出力及相应的最小化总经济调度成本的优化调度结果,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优化调度结果进行训练,可以高效地完成优化调度过程,避免了求解时间较长、对随机场景集变动的适应性较差以及难以应用于更为复杂的随机规划场景的技术问题,即可独立于商业求解器,这使得使用求解器的时间极大缩短,大大降低了优化所需的经济开支。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3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397747.0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无模型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能量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预置综合能源服务商模型获取供能指导信号样本;将供能指导信号样本输入预置神经网络中,并根据预置损失函数进行网络训练,获取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配网的能量交换量,预置损失函数包括范数惩罚项;通过蒙特卡洛算法根据能量交换量进行奖励性模拟计算,获取最优供能指导信号;将最优供能指导信号代入预置能量优化模型中,求得最优调度方案,预置能量优化模型包括预置能量调度函数和预置约束条件。本申请解决了基于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优化技术适用性和效率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88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523476.3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侧串联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海上换流装置、线缆和陆上换流装置,海上换流装置包括升压变压器、二极管整流器和海上MMC变换器,升压变压器与海上MMC变换器串联后与二极管整流器并联。通过海上MMC变换器的交流侧与直流侧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的交流侧与直流侧并联的分布式海上风电送出方式,大容量二极管整流器输送海上换流装置全部的有功功率,小容量的海上MMC变换器为海上换流装置的海上风电场提供稳定的交流电压源,以及承担海上换流装置中海上风电场的启动电源;同时在海上换流装置中海上风电场送出功率不足时承担功率输送的功能。该直流侧串联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具有体积小、易维护、建设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75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1115156.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气体临界击穿场强计算方法,适用于突出物电极间的电场,包括:采用预设的公式,计算突出物尖端首电子产生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根据SF6气体有效电离系数和电极突出物电场强度,计算得到流注初始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采用预设的阶段先导发展模型,计算最小临界击穿场强及最大临界击穿场强,作为先导发展至击穿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根据所述首电子产生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流注初始阶段临界电场强度以及先导发展至击穿阶段的临界电场强度相叠加,确定SF6气体综合临界击穿电场强度,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不同突出物电极结构下SF6气体放电击穿特性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3202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56055.8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光伏随机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多阶段规划方法及装置,能够结合综合能源园区建设往往分期进行的特点,并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的各个规划设备对应的运行数据以及使用寿命信息构建多阶段规划模型,最大程度的考虑了负荷需求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使得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较高,减少了资源浪费;另外,本发明还考虑了规划建设时期对光伏MPPT模式下最大输出功率的随机性,采用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nal Value at Risk,CVaR)理论对综合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进行优化,提高了综合能源系统对于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79617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77280.8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电压分布的测量系统,包括电压发生器、电容分压器、变压器、电阻分压器和示波器;其中,电压发生器与变压器的进线端连接,变压器的出线端与电阻分压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容分压器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进线端连接,电容分压器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示波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电阻分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压发生器、电容分压器、变压器和电阻分压器均接地。本发明通过在变压器上施加冲击电压,测量变压器不同饼绕组的电位,可以研究试验电压作用下变压器绕组电压的分布特点,解决了目前变压器绕组电压分布仅能提供计算值而难以真实测量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21672.2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行业科技成果技术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构建技术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权重以及指标体系评估;其基于理论研究成果明确电力行业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的评估技术,研究比较现有评价、评估技术,建立符合南方电网特性的科技成果技术价值评估体系,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从科学性、经济型、社会性等方面对各类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进行恰当的评估,结合电力行业特点,针对南方电网科技项目类别及研究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建立科技成果技术价值评估方法,解决电力行业科技成果技术价值难以评估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