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机回转支承多功能试验台测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687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44252.7

    申请日:2023-09-06

    Inventor: 陈捷 张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机回转支承试验台测控系统,可以模拟挖机实际工况,对回转支承进行疲劳试验及复现故障研究,该测控系统采用以太网为总线的主从复合式设计,以PC机为上位机,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和低速控制器为下位机,本发明可以实现加载不同的轴向力和倾覆力矩、正反转的冲击试验、耐久性疲劳试验、回转支承关键参数的检测、多规格轴承安装试验以及故障信号釆集与分析;本发明不仅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实施性能好,还可以实现远程操控,打破空间限制,随时进行试验。

    一种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模型寿命试验相似准则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925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1010549.0

    申请日:2020-09-23

    Inventor: 陈捷 金晟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模型寿命试验相似准则建立方法,该方法以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寿命影响因素与轴承寿命试验的条件参数等物理量与轴承寿命分布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量纲分析法得到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试验模型与试验原型之间的等效寿命模型的相似准则。该方法仅需考虑影响寿命的各物理量参数的比值,不需要计算模型与原型的各物理量与轴承寿命的具体方程,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同时弥补了我国4MW功率以上风电轴承可靠性试验的不足。该方法的提出有望为风电主轴轴承模型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一种变工况下回转支承高精度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0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1170125.3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变工况下回转支承高精度寿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回转支承全寿命状态数据计算各物理表征信号下的性能衰退指标;(2)计算各性能衰退指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率初步得到候选寿命状态突变点;(3)比较各物理信号性能衰退指标的变化率,确定突变点候选区间,随后通过聚类算法得到具体寿命状态突变点;(4)在前3步的基础上得到回转支承全寿命的各衰退区间,并通过动态结构自适应符号化寿命预测方法对各衰退阶段建立寿命模型。本方法所建立的各衰退阶段下的符号化寿命模型可以有效比较不同性能衰退指标对于回转支承健康程度的具体函数映射关系从而确定敏感程度更高的衰退指标,并且在不同工况下的回转支承寿命预测中得到了很高的预测精度,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可转位刀片刃口钝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5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47953.4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可转位刀片刃口钝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系统部分包括视觉模块、传送装置、光源装置、拨片装置,该方法首先通过工业相机获取标定块的背光源图像,再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及边缘检测,进行像素当量标定,然后调整取景距离,采集刀片的正面环形光源图像,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检测钝化层边缘、提取钝化层轮廓,对所有轮廓坐标求欧式距离,将此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钝化层公差,拨片装置根据刀片公差是否合格将其送入对应区域。

    一种变工况下回转支承高精度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030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70125.3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变工况下回转支承高精度寿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回转支承全寿命状态数据计算各物理表征信号下的性能衰退指标;(2)计算各性能衰退指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率初步得到候选寿命状态突变点;(3)比较各物理信号性能衰退指标的变化率,确定突变点候选区间,随后通过聚类算法得到具体寿命状态突变点;(4)在前3步的基础上得到回转支承全寿命的各衰退区间,并通过动态结构自适应符号化寿命预测方法对各衰退阶段建立寿命模型。本方法所建立的各衰退阶段下的符号化寿命模型可以有效比较不同性能衰退指标对于回转支承健康程度的具体函数映射关系从而确定敏感程度更高的衰退指标,并且在不同工况下的回转支承寿命预测中得到了很高的预测精度,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的固体无机物粉末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683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00172.7

    申请日:2014-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001 B29C6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的固体无机物粉末3D打印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第一步:将上述三种材料粉末按照配比要求充分混合均匀;第二步:将粉末材料均匀平铺在快速成型机上,并充分压实;第三步:利用上述激光器选择性地熔化相关区域,当完成一层后,工作台上升一个层厚的高度;第四步: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直至制件成型完成。本发明在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过程,用激光器取代了喷头,当激光束照射到粉末表面使得温度达到粘结剂粉末熔点时,使得粘结剂粉末熔化包裹周围的固体无机物粉末,从而成形。

    一种大型风电六自由度加载的全机舱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87768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27846.6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全机舱试验台,该试验台加载部分设计为六自由度并联机构,能够模拟大型风电机组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遭受到的多方向风载荷和运动。其中加载系统包括两个支撑平台和六组液压缸组成,这六组液压缸配置于两平台之间,并与之相连,用以提供沿着和或绕着三个垂直的相互正交轴线的运动:即前后滑动(横滚)、左右滑动(俯仰)和上下移动(偏航),以及绕这些轴线的旋转运动,可以进行实时的动态加载,动态加载试验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各种极端工作条件,避免了高昂的现场测试费用和复杂的后勤支持。该试验台设计用于安装变桨轴承和主轴轴承,能够进行单轴承或整个轴系的轴承实验。通过更换试验装置的部分组件,该试验台还能够适应两种不同类型轴承的实验需求。本发明可以真实的模拟轴承负载并对两种风电轴承进行试验,不仅有助于提升风电机组的设计效率和运行效率,还推动了风力发电行业的技术进步且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

    一种大宽齿数控铣齿机主轴箱加强筋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6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8326.5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宽齿数控铣齿机主轴箱加强筋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对大齿宽数控铣齿机主轴箱进行三维建模;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模型分析,获取不同工艺条件下箱体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选取主轴箱加强筋的6个关键尺寸作为设计变量,将上述6个尺寸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获得其对主轴箱质量、最大应力、最大应变的灵敏度分析结果,选取其中影响最大的4个参数,作为需要优化的尺寸;进行多项式拟合建立优化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数学模型;设置约束条件,使用开普勒优化算法(KOA)进行局部搜索,再将其结果传递给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全局搜索,得到加强筋最优尺寸;最后以优化过的尺寸对主轴箱重新建模,进行有限元验证,实现更加准确的优化设计。

    一种基于流固热耦合分析确定静压转台芯轴最佳配合间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8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60299.8

    申请日:2024-03-07

    Inventor: 陈捷 韩绕奇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大型重载数控液体静压转台芯轴配合间隙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固热耦合方法确定芯轴最佳配合间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静压转台芯轴部件的温度场、变形场和压力场,并基于流固热耦合分析得到仿真结果,最终对仿真结果进行拟合求解,得到芯轴最佳配合间隙。本发明不仅考虑到了油腔油液对静压芯轴作用产生的变形,还考虑到静压芯轴变形后对油腔油液的油膜厚度、最大温升、压力等产生的影响。经过系统多次迭代后,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模拟出实际工作状况,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度。

    一种可自由变载的风电轴系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70540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67145.9

    申请日:2023-08-23

    Inventor: 陈捷 苏智勇 张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由变载的风电轴系试验台,包括T型槽底座、驱动装置、加载装置、陪侍轴承、试验装置等;两个试验主轴承定圈用工装固定在轴承座上,右侧驱动装置带动其动圈旋转,陪侍轴承将左侧加载装置提供的负载传递到实验轴系中,并抵消右侧动圈的旋转;本发明的试验台可以对具有两个主轴承的风电轴系整体进行试验,驱动装置保持实际倾角;并通过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特性,减少加载油缸的同时,实现轴向负载、径向负载、及倾覆力矩多方向、多角度、多组合的自由变换,更加贴合风机轴系实际受载工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